赵法箴(1935.5.13-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水养殖专家。出生于山东省莱州。195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现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农业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产学会顾问等。近年来,赵法箴团队培育出中国对虾“黄海一号”,并已通过国家原良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成为我国第一个人工选育的海水养殖动物优良品种。
周宏灏(1939年5月29日),湖南长沙人,遗传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专家。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首席教授,是我国遗传药理学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
钟世镇是广州第一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常委,中国解剖学会第六届副理事长。是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他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体系,创办并主编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担任了美国《Clinical Anatomy》(临床解剖学)和法国《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外科与放射科解剖学)期刊执行编委,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这个新兴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
周后元(1932.12.22- )药物化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衡南县人。1956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
曾溢滔教授长期从事人类遗传性疾病的防治以及分子胚胎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是我国基因诊断、血红蛋白疾病研究和胚胎工程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张改平,男 ,1960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内黄县人,博士后,研究员。1996年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河南农业大学校长。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8月被聘为河南农业大学校长。201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任命张改平为河南农业大学校长。2013年12月9日当选为河南省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副主席,荣获中国科协“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6年6月12日,农业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五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名单,张改平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成员。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195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副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洪琪(1942.8.23- )水利水电施工专家。上海市人。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水电十四局总工程师。现任云南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主持和参加建设鲁布革电站、漫湾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大朝山电站、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等大型水电工程20余座,探索并完善了各种地下工程和各类土石坝施工技术。高压长斜井快速施工技术、岩锚吊车梁施工技术、无钢衬高压钢筋混凝土分管施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创立多种项目管理模式,探索并完善了紧密型联营体的运行模式,丰富和发展了项目法施工科学管理的内涵。“广蓄项目法施工科学管理”获全国电力行业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优秀施工企业经营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创造或主持创造的科技成果有10项获国家、部省科技进步奖,有11项获国家专利、国家鲁班奖、优质工程奖及科学管理优秀成果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