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字子全,陇西郡 狄道县人(字及籍贯均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时曹魏将领。蜀后主刘禅 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出攻祁山。王双率领军队追击诸葛亮,为魏延所斩。
子松为射声校尉、都乡侯。【吴录曰:松善与人交,轻财好施。镇巴丘,数咨陆逊以得失。尝有小过,逊面责松,松意色不平,逊观其少释,谓曰:“君过听不以某鄙,数见访及,是以承来意进尽言,便变色,何也?”松笑曰:“属亦自忿行事有此,岂有望邪!”】黄龙三年卒。蜀丞相诸葛亮与兄瑾书曰:“既受东朝厚遇,依依於子弟。又子乔良器,为之恻怆。见其所与亮器物,感用流涕。” 其悼松如此,由亮养子乔咨述故云。
《三国志》中,东汉末年军阀张济之妻,张绣之婶,未言其姓名。 《三国演义》里姓邹,常称作邹氏,或邹夫人。出现在第十六回,被曹操强纳,生出之后张绣造反,曹操兵败宛城,曹昂、典韦、曹安民战死等诸多之事。
王生,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蜀汉诸葛亮首次北伐失败后,曹真料定诸葛亮再次入寇必然会攻打陈仓,于是命王生和郝昭镇守陈仓,后来在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中成功抵御住蜀军攻势。真以亮惩於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
张承(178年-244年),字仲嗣,三国时期的东吴官员,重臣张昭之子,妻子为诸葛瑾的女儿。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官职为濡须都督、奋威将军,爵位为都乡侯。
袁术将。建安二年,术称帝於淮南。秋九月,术侵陈,曹公东征之。术闻公自来,弃军走,留其将就、桥蕤、李丰、梁纲。公到,击破就等,皆斩之。 袁术将。建安二年,术称帝於淮南。术起兵功曹公,术自引军三万,使就、李丰、梁刚为...
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出生于武陵临沅,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刘备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但是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先帝(昭烈帝刘备)一再失策、导致荆州覆灭、关羽身死、夷陵之败损兵折将等等,他还诽谤众臣,最终廖立被废为民,最后在得知诸葛亮的死讯时,廖立郁郁而终,其妻小返回蜀地。
黄祖(-208),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部下的江夏太守。在与长沙太守孙坚交战时其部下将孙坚射死,因此与孙家结下仇怨,之后黄祖在208年与孙权的交战中败北,被杀。据《后汉书·祢衡传》记载,黄祖有一子黄射,为章陵太守。
三国时魏将。袁术欲经徐州北投袁绍,曹操遣刘备督朱灵、路招截击袁术,军未至袁术已病死。朱灵、路招等人还后,刘备杀徐州刺史车胄据徐州。赤壁之战时路招为赵俨这都督护军的七军之一。关中之战后曹操军围安定降杨秋,曹操回邺后留夏侯渊督朱灵、路招等屯长安。
何太后,(?--189),又称为“何皇后”。南阳宛人,性情强忌,是何进、何苗的妹妹。因被选入宫而发迹,生皇子辩(少帝),光和三年立为皇后(何皇后)。少帝继位后,为皇太后,董卓进京,废少帝刘辩,不久又毒杀了少帝及何太后。
毌丘俭之子,官至治书侍御史,俭反,逃走新安灵山上,别攻下之,灭三族,唯有宗等四人在吴仕官,太康中,回晋,宗字子仁,有父风。
荀攸(157-214)字公达, 颍川 颍阴(今 河南 许昌)人。 三国时期 魏臣, 荀彧之侄。 曹操的重要谋士之一。荀攸在 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出任济南...
公元204年,丹阳(今安徽宣城)大都督妫览、郡丞戴员(yún)谋反,杀死太守孙翊。孙翊死后,妫览想霸占孙翊妻子徐氏。徐氏为了替夫报仇、击杀叛贼,对妫览说:等到月底给丈夫设祭摆完供后,脱下孝服再与其完婚。妫览信以为真,待徐氏月底设祭之日便去其住处。徐氏却在此间组织孙翊生前亲信进行严密部署。妫览、戴员进入孙翊邸宅,即被徐氏安排好的人马击杀。
陶升:原为黑山贼之一,自称“平汉将军”。后投靠袁绍,封为建义中郎将。 后汉书卷七十四上 : 大会宾徒于薄落津。闻魏郡兵反,与黑山贼干毒等数万人共覆邺城,杀郡守。坐中客家在邺者,皆忧怖失色,或起而啼泣,绍容貌自...
字绍先,南郡枝江人,三国时蜀国霍峻之子。 昭烈帝章武二年(222年)为太子舍人(陪刘禅读书玩耍的亲随)。 后主建兴元年(223年)为谒者。诸葛亮时代迁为记室,诸葛亮死后为黄门侍郎(替皇帝颁布诏令的官员)。 刘禅...
元图 一个元图的边以由一个入点集钱和一个出点集日飞构成,它们当中的每一个可以包含任意数目的元素。同一般图不同的是,图中的边不仅可以是从一个顶点到另一个顶点的映射,而且还是从一个顶点集合到另一个顶点集合的映射。即 逢纪(...
即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三国时曹魏名将。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镇守荆北。后来刘表死后,其子刘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随见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见,问其何以迟,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于见人。曹操被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
滕胤(?-256年),字承嗣,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昌乐县)人。滕胤少时有节操,刚成年就娶公主为妻。孙权称王之后,滕胤被封都亭侯。后来历任丹杨太守、吴郡太守和会稽太守。孙亮继位之后,滕胤出任太常、卫将军。
吉太医 吉太医是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中出现的人物。(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此医乃洛阳人,姓吉,名太,字称平,人皆呼为吉平,当时名医也。曾为除掉奸雄曹操与董承嚼指为誓,密计以开药为名为曹...
伍延,吴车骑将军、都督。天纪四年,晋军侵吴。吴帝皓以车骑将军延为都督,进兵江陵,迎敌杜预。后延出陆路,为晋军所败。延见各军皆败,乃弃城走,被伏兵捉住,缚见预。预曰:“留之无用!”叱令武士斩之。
何晏(?—249年),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玄学家。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魏略》认为他可能是何进弟何苗之孙)。何晏之父早逝,曹操纳其母尹氏为妾,他因而被收养,为曹操所宠爱。少年时以才秀知名,喜好老、庄之言,娶曹操女金乡公主。魏文帝曹丕在位时未被授官职。明帝曹叡认为他虚浮不实,也只授予他冗官之职。大将军曹爽秉政时,何晏党附曹爽,累官侍中、吏部尚书,典选举,封列侯。高平陵之变后与曹爽同为太傅司马懿所杀,灭三族。何晏有文集十一卷,并曾与郑冲等共撰《论语集解》,今已佚。钟嵘《诗品》称“平叔鸿鹄之篇,风规见矣。”将何晏诗列入中品。袁宏在《名士传》中将何晏等称为正始名士。他与夏侯玄、王弼等倡导玄学,竞事清谈,遂开一时风气,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
三国时地方豪族。初,雍闿投刘备。刘备死后,闿杀蜀所署太守正昂,降于吴。吴遥署闿为永昌太守。
韦晃(?-218年),东汉末期人物,司直。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正月,韦晃与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金祎等发动叛乱,趁夜攻打在许都(今河南许昌)的丞相长史王必,焚烧大门,并射中王必肩膀。最后,被王必和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平定,韦晃、吉本等兵败被斩杀。韦晃被夷三族。
董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汉末年江东孙氏部将。跟随孙策讨伐山阴宿贼黄龙罗、周勃等,策自出讨,袭身斩罗、勃首,迁扬武都尉。从策攻皖,讨刘勋,伐黄祖。主策薨,袭讨鄱阳贼彭虎等众数万人,旬日尽平,拜威越校尉,迁偏将军。建安十三年,袭随权讨黄祖。袭身以刀断两绁,使祖蒙冲横流,大兵遂进。斩祖。濡须战,袭督五楼船住濡须口。夜卒暴风船覆,袭死。
      三国时期燕王公孙渊部下将军。公孙渊叛魏后被司马懿讨伐,受命迎击司马懿,被将军胡遵击败。司马懿领军突袭襄平,杨祚等被迫撤军营救。司马懿军至首山时杨祚再次被派往迎战,又败。司马懿围襄平城其间投降。  
王肃( 195年—256年),字子雍。 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南)人。三国时曹魏著名经学家,王朗之子、 司马昭岳父。早年任散骑黄门侍郎,世袭父亲兰陵侯爵位,任散骑常侍,又兼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后历任广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曹芳被废,他以持节兼太常迎接曹髦继位。又帮助 司马师平定毌丘俭之乱,再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甘露元年(260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追赠卫将军,谥景侯。王肃师从大儒 宋忠,曾遍注群经,对今、古文经意加以综合。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鉴 《礼记》、《左传》、 《国语》等,编撰 《孔子家语》等以宣扬道德价值,将其精神理念纳入官学,其所注经学在魏晋时期被称作“ 王学”。概述图片来源:
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泰州海陵)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在其手下做事。建安十六年(211年),贼寇吕合、秦狼等作乱,孙权以吕岱为督军校尉,与将军蒋钦等领兵前往征讨,生擒吕合、秦狼,被任为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取长沙三郡,而安成等四县官吏聚兵抗拒吕岱,吕岱进攻围寨,众人皆降,于是平定三郡。延康元年(220年),代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阳、浈阳贼寇王金的叛乱,升任安南将军、假节,封爵都乡侯。黄武五年(226年),平定九真太守士徽的叛乱,晋封为番禺侯。吕岱一生戮力奉公,为孙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太平元年(256),吕岱去世,时年九十六岁。
杨赐(?—185年11月4日),字伯献(又作伯钦或子献)。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杨震之孙、杨秉之子,东汉时期名臣。少时研习儒学,常常隐居教授弟子,不应州郡礼命。后为大将军梁冀所征辟,又出任陈仓令,因病没有出发。连续推辞三公的礼命。后以司空所举高第,迁任侍中、越骑校尉。建宁初年,在华光殿中侍讲,教授汉灵帝刘宏。历少府、光禄勋,升任司空,因灾异罢免。后再拜为光禄大夫,又代袁隗为司徒,因直言劝谏被免,拜光禄大夫,因屡现灾异而与议郎蔡邕等人入金商门上奏,陈述时事。后为国三老,迁少府、光禄勋、太常。光和五年(182年),升任太尉。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杨赐因与灵帝争辩而被罢免。后灵帝移居南宫,得到杨赐在事前关于防范起义的上书,感悟之下封其为临晋侯。又拜尚书令、廷尉,被杨赐推辞,以特进身份回府。中平二年(185年),代张温任司空,不久即去世。追赠骠骑将军,谥号文烈。 概述图片来源:
魏后将军。初为曹仁部曲将,周瑜军数万人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曹仁登城望,乃募得三百人,遣牛金迎战。但对方兵力较多,牛金遂被围困。曹仁亲自杀入阵中救出牛金。司马懿使牛金轻骑饵诱蜀军,刚交战诸葛亮就退兵,追至祁山。蜀将马岱入寇,司马懿遣将军牛金击退,斩千余级。公孙渊反,司马懿帅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发自洛阳,后平定辽东。牛金官至后将军。
程武,生卒年不详,程昱之子。三国时期魏臣,继承其父安乡侯的爵位。在《三国演义》中,程武在诸葛亮首次北伐是登场,是魏军参军,他定下策略对蜀军进行反击,令赵云一度身陷险境,几乎命丧。
徐庶 元直[单福](じょしょ げんちょく) ,男,日本人气动漫《一骑当千》中的角色,继承了三国武将徐庶之魂的斗士。桃源院的主人,化名单福。第一代斗士,原来的斗士等级是C级,现在已经归隐山林。是诸葛亮孔明、诸葛瑾子瑜、魏延文长和马良季常等人的师傅。与司马徽德操是老朋友。真实姓名“徐庶元直”在【DD】中判明。
丁夫人,曹操的结发之妻,由于刘夫人早逝,曹操便让没有生育的正室丁夫人抚育其子曹昂,丁夫人将曹昂视为己出。后来曹昂在宛城战死,丁夫人悲痛欲绝,常常数落曹操,曹操一怒之下,将她打发回了娘家。不久,曹操心生悔意,亲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然而丁夫人却不理睬,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和她离异。曹操新的嫡妻卞夫人很尊重她,常常在曹操出行之时,将她请来府上款待,和过去一样,令丁夫人即感动又惭愧。丁夫人去世后,葬在许都城南。
吕虔字子恪,生卒年不详,任城(今山东济宁东南)人,有勇有谋,曹操在兖州时,任命他为从事,率领家丁驻守湖陆。后升任泰山太守,与夏侯渊共同镇压济南等地的黄巾军。被推举为秀才,加任骑都尉,仍管辖泰山郡。魏明帝曹叡继位,改封吕虔为万年亭侯,增加食邑二百户,连同以前的共计六百户。吕虔去世后,由其子吕翻袭封万年亭侯的爵位。
关统,并州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关羽之孙,关兴之子,关彝之兄(或弟),在蜀官至虎贲中郎将,并娶了公主。
蒋班,三国时期人物,原为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部将。先随诸葛诞讨伐司马氏不果,逃往东吴,不久复归魏。后来参与了晋灭吴之战。
小说《三国演义》里的人物。汜水关守将,并州人氏。原是黄巾余党,后投曹操,拨来守汜水关。善使流星锤。在镇国寺设下伏兵欲谋害千里寻兄的关羽,但是寺中僧人普净暗示加以解救。最后被关羽斩杀。
审荣,魏郡阴安(今河北清丰北)人。东汉末年袁尚部将,审配兄子。曹操攻打邺城时,由他守东门,后于夜间开门放入曹兵,致使邺城陷落。
孙翊(184年-204年),又名孙俨,字叔弼,是孙坚的第三子,孙策、孙权的弟弟。《三国志》吴书六记载,其勇猛果断,很有其兄长孙策的风格,曾被大臣推荐为继承者。孙权继位后,孙翊任丹杨太守,不久被身边的人边鸿杀害。夫人徐氏还因智报夫仇的事而被称赞为奇女子。
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弟,于夫罗死后继任成为单于,曾派右贤王去卑帮助汉献帝东归,其后还于本国。后曹操借呼厨泉入朝朝见之际,将其留在邺城,派去卑去管理其国。
东汉末吴郡乌程(今浙江吴兴南)人。为当地强族,献帝初拥兵万人自固。孙策受袁术使渡江,攻破白虎等。白虎奔余杭,投靠许昭。建安二年(197),复为孙策所破。
曹宪,曹操女儿,曹嵩孙女,人美气高。
韩德是在《三国演义》中登场的人物,是魏国凉州的大将,善长使用一把大斧。根据《三国演义》描写,在227年诸葛亮首度北伐时,韩德带领西羌8万兵马,协助魏国大都督夏侯楙。韩德的身边有4位引以为豪的儿子,皆弓马娴熟、精通武艺,并跟随父亲出战。四子为长子韩瑛、次子韩瑶、三子韩琼、四子韩琪。韩德父子五人于凤鸣山与蜀将赵云对战,韩瑛、韩琼、韩琪被赵云刺杀,韩瑶被赵云生擒归阵。韩德难以忍受此一打击,退下阵来,哭着向夏侯楙述说此事。最后夏侯楙亲临前线,随同出征的韩德率先纵马杀出,只三回,被赵云刺落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