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纪,字元图,东汉末期人物。何进欲除蹇硕,亲信张津劝他选贤良为国除害,后又广征智谋之士逢纪、何颙、荀攸等为心腹。袁绍去董卓出奔,逢纪与之俱诣冀州,甚受亲信,更为之定计,胁迫韩馥,遂使袁绍领冀州牧。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与曹操决战。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在官渡之战败回,后悔当初不听田丰之计,逢纪即时进言田丰知道袁绍兵败后取笑袁绍不听其言。审配与逢纪有私怨,官渡之战后审配两位儿子被虏,有人对审配有谗言,逢纪肯定审配的节气,袁绍以逢纪公私分明大加赞赏,逢纪与审配成为好友。建安七年,袁绍去死,逢纪、审配私下改袁绍遗命,立袁尚继位。袁谭不能继位,自称车骑将军,屯黎阳。袁尚不给袁谭多兵,使逢纪随之。谭求益兵不得,遂怒杀逢纪。
丁冲,字幼阳。沛国(郡)人,丁仪、丁廙之父。丁宫同族。 兴平中,为黄门侍郎。建安初,迁司隶校尉,以饮醉烂肠死。
东汉末年黑山军首领之一。献帝初平二年(191),与于毒、眭固合兵攻略魏郡、东郡,东郡太守王肱无法抵御,于是曹操领兵进入东郡,在濮阳击破白绕。
郑袤,字林叔,河南开封人。生于汉灵帝中平六年,卒于晋武帝泰始九年,年八十五岁。少孤,有识鉴。仕魏累官至济阴太守,就任旌表孝弟,敬礼贤能。徙广平,以德化为先,郡人均爱戴之。高贵乡公即位,(公元二六0年)封安城乡侯。以疾病失明,乞骸骨,不许,拜光禄大夫。晋武帝建国,(公元二六五年)进爵密陵侯,拜司空。固辞,以侯就弟。卒谥曰元。袤有文集二卷,(《隋书经籍志注》作《郑褎集》二卷。此依《两唐书经籍艺文志》及《晋书》本传)传于世。
东汉末上郡(至今陕西榆林东南)乌桓首领。建安中,为行单于。十二年(207),曾率其部名王向曹操朝贺。
董祀是三国时曹操的一个屯田都尉。董祀是蔡文姬的丈夫。
崔钧,字州平,即崔州平(出《新唐书卷七十二 表第十二 宰相世系二(崔氏)》:盘生烈,后汉太尉、城门校尉。生钧,字州平,西河太守。),博陵安平人。太尉崔烈(字威考)之子,议郎崔均(字元平)之弟。钧少交结英豪,有名称,历任虎贲中郎将、西河太守。献帝初,钧与袁绍俱起兵山东,讨董卓。后与诸葛亮、徐庶、石韬、孟建等人相善,与石广元(名韬)、孟公威(名建)、徐元直(名庶)为“诸葛四友”。崔钧的后代是博陵崔氏中的博陵崔氏安平房。
车胄(?-199)(che zhou),东汉末年武将,官至车骑将军,为曹操所置之徐州刺史,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十二月被刘备袭杀。其面如紫矿(音拱),手如钢钩,提古定刀。搜索复制
伏完(?-209年),琅邪东武(今属山东)人,东汉末大臣,汉献帝伏皇后之父。历官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屯骑校尉。
管亥出自《三国志》,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的将领。孔融屯兵都昌时,他率军围攻孔融,孔融派太史慈前去向刘备求救,他被刘备的援军击退。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管亥曾经一合斩杀孔融的大将宗宝,后与关羽大战数十合后被斩。
许贡,东汉末期人物,出生于东汉150年,先后任吴郡都尉、太守,为孙策于东汉200年所杀。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三国时代东吴重要将领,孙家三代元勋。早年随从孙坚、孙策征伐,又辅助孙权,稳定江东,功勋卓著。此后长期居住在吴郡,孙权为吴王,拜其为安国将军,配金印紫绶,徙封毗陵侯。每次进见,孙权都亲自迎接。黄武三年(224年)卒,年六十九;葬于顺安乡姚坞(今三官乡)。其代表作品有《说孙贲》。
夏侯兰,曹操部将,随夏侯惇参加了博望坡之战,为刘备军赵云所擒。夏侯兰是赵云的同乡,少小相知。赵云请求刘备不杀夏侯兰,因夏侯兰明于法律,推荐他成为军正,掌军事刑法。
东汉末益州牧刘璋之子。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刘备进围雒城,循率军抵抗,坚守近一年。城破被俘,刘备封他为奉车中郎将。
伍孚字德瑜,东汉吴房人(今遂平县),官越骑校尉。由于董卓专权,残害忠良,伍孚决心亲手刺杀他。于是,他身穿朝服内怀利刃去晋见董卓,伍孚把话说完,向董卓告辞。董卓起身送他到阁门口,亲切地用手抚摸着他的脊背。伍孚趁机抽出利刃向董卓刺去,没有击中。董卓奋力反抗,随即呼唤左右等人捉拿,杀害伍孚,并大骂道:“你想造反呀”伍孚大声说:“我恨不得把你这个奸贼在大街闹市之中碎尸万段,以向天地神灵谢罪”话还没说完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