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洛阳(今属河南)人。垂拱时,与来俊臣同撰《罗织经》,专事陷害无辜。
韦迢,唐朝京兆人,为都官郎,历岭南节度行军司马,卒赠同州刺史。与杜甫友善,其出牧韶州,甫有诗送之。存诗二首。
王伏胜,唐朝宦官,唐高宗时期揭发道士施行诅咒害人的“厌胜”之术,后与废太子李忠谋反被处死。<br />
吕才(606—665),博州清平(今山东聊城高唐县清平镇)人。唐代哲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音乐家,是位多才多艺的学者、自然科学家。
郑愔(?- 710)唐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久败邙,被诛。
清河公主李敬,字德贤。唐太宗女,母不详,生于武德七年(624年),卒于麟德元年(664年),享年41岁,陪葬昭陵,封土为圆锥型。嫁程知节之子程怀亮。公主于贞观二年诏封清河郡公主,食邑三千户,年约五岁,是目前所知唐太宗李世民诸女中受封年纪最小者。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李珏(785-853年),字待价,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监察御史李仲塾之子。早年丧父,事母至孝。举明经进士,得到华州刺史李绛赏识,进入河阳乌重胤幕府。通过制科考试,授渭南县尉、右拾遗。长庆元年(821年),出任下邽县令。唐敬宗即位,成为武昌节度使牛僧孺掌书记。唐文宗继位,授殿中侍御史,历任度支郎中、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为宰相李宗闵申辩,得罪唐文宗和郑注,外任江州刺史。开成元年(836年),甘露之变后,授太子(李永)宾客、河南尹。李固言拜相,授户部侍郎。三年(838年)正月,授同平章事,担任宰相,反对安王李溶册封皇太弟,使得陈王李成美为太子。唐武宗即位,授检校太尉、门下侍郎山陵使,处事不周,降为太常卿,出任桂州刺史、桂管防御观察等使。会昌元年(841年)三月,受到仇士良的弹劾,累贬昭州刺史。五年(845年),迁郴州刺史。唐宣宗继位,迁舒州刺史,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大中二年(848),授户部尚书、河阳节度使,出任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右仆射、淮南节度使、上柱国、赞皇公。大中七年(853年),去世,时年六十九,获赠司空,谥号贞穆。
李惟简(?-818年),字号不详,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奚族。唐朝中期大臣,陇西郡王李宝臣第三子。李惟岳反叛朝廷后,软禁于客省。泾原兵变后,随从唐德宗出逃奉天,拜太子谕德。跟随名将浑瑊血战奉天,讨灭朱泚,频战屡捷,加授御史中丞,赐号“元从功臣”,封武安郡王,图形凌烟阁。唐德宗回京后,授左神威大将军。唐宪宗即位,进封为检校户部尚书、左金吾卫大将军。元和六年(811年),出任凤翔陇右节度使,颇有政声。元和十三年(818年),卒于任上,赠尚书右仆射。
程咬金(589—665)字义贞,后更名知节,汉族,中国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自少勇,善用马槊,三板斧相当厉害,是一员福将。隋末农民起义爆发,投瓦岗,署为内军骠骑。武德二年,秦王世民拜其为左三统军,后因功封宿国公,太宗贞观年间,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改封卢国公。贞观十七年,累转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加镇军大将军。高宗永徽六年迁左卫大将军。此年五月,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后屡立战功。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将二十四开国功臣肖像画于皇宫凌烟阁,程咬金排第十九。麟德二年病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 陪葬昭陵。程咬金还是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是,程咬金为了生活,被迫劫道,后与十八条好汉聚义瓦岗寨反抗暴隋。
高阳公主,唐太宗爱女。公主约贞观初年生人,《新唐书》称唐太宗第十七女,母不明。约贞观中期下嫁房玄龄次子房遗爱。房遗爱拜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散骑常侍。唐高宗永徽初年晋封高阳长公主,永徽四年因谋反罪赐自尽不得陪葬昭陵,诸子配流岭表。唐显庆年间追封合浦公主。
赵仁本,陕州河北人也。贞观中,累转殿中侍御史。
孟楷,(-883)唐末黄巢起义军将领。籍贯、字号均不详。骁勇善战,881年初(金统元年底)在黄巢建立之大齐政权中任尚书仆射,为其重要助手。
顾标,唐宣宗大中元年状元,没有其他史书说他的个人事迹了。<br />
[唐](约公元七〇八年前后在世)字不详,相州临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中宗景龙中前后在世。自闻喜尉入为学士。终吏却员外郎。馔工诗,所作今存十四首。(见《全唐诗》)【途中口号(一作郭向诗)】卢僎抱玉三朝楚,怀书十上秦。年年洛阳陌,花鸟弄归人。
韦正贯字公理,唐朝政治人物。京兆万年人。任太子校书郎,调华原尉。一生为官清廉。 韦皋之弟韦平之子,少年时即失去双亲,以荫担任单父尉,不久辞官,再举贤良方正异,真除为太子校书郎。韦正贯任岭南节度使时,“南方风俗右鬼,正贯毁淫祠,教民毋妄祈。”,清廉公正,有“南海舶贾始至,大帅必取象犀明珠,上珍而售以下直。正贯既至,无所取,吏咨其清。”。
崔才人,唐太宗的才人,徐州都督府司马崔弘道的大女儿。崔才人,出自清河崔氏青州房,是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妃嫔。
崔昭矩,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人。字表谋。唐昭宗大顺二年辛亥科状元及第。
唐穆宗名为李恒,男,唐宪宗的第三个儿子,母懿安皇后郭氏,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师长安大明宫之别殿。原名李宥,先封为郡王,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进封遂王。李恒是册封为皇太子以后改的名字,这一点与他的父皇宪宗相同。元和十五年二月,唐宪宗卒,宦官拥立李恒,是为唐穆宗。在位仅五年,年仅29岁,葬于光陵。
李敬,又名“李乾”,字元果,为周朝御史大夫,他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的父亲。据《新唐书》记载:李利贞(原称理征)娶陈国契和氏女,生子李昌祖,李昌祖在陈国为大夫,居苦县。李昌祖生李彤德。李彤德之曾孙,名李硕宗,李硕宗被周康王赐采邑于苦县。<br>
李湛(809年―826年),即唐敬宗,唐穆宗的长子,初封为鄂王,后徒封为景王,先因父亲穆宗健康恶化以太子身份监国,穆宗于公元824年正月病死后,他于同月丙子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在位2年,为宦官谋杀,终年18岁,死后庙号敬宗,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葬于庄陵(位于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
令狐楚(766或768~837),令狐绹之父,唐代文学家、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壳士。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初唐名臣令狐德棻后代。唐德宗贞元七年 (791年)登进士第。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怀节度使。后为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宪宗去世,为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唐敬宗继位后,又重新提拔他为户部尚书、东都留守、天平军节度使、吏部尚书,累升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为彭阳郡公,开成元年以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不久病逝。追赠司空,谥文。
李蓉蓉生于开皇三年,是李浑之女,因文才出众而得名。她从小就受父亲熏陶,写得一手好字,琴棋书画都样样精通。后李浑被杀,李蓉蓉开始逃难,遇秦叔宝所救,嫁于其为妻。
郧国公张亮(?-646),郑州荥阳人,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出身寒贱,务农为业,“倜傥有大节,外敦厚而内怀诡诈”。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其降唐。后被房玄龄推荐入天策府。太宗兄弟相争时,被派往洛阳招募私党,被告发下狱,拒不招供,因而有功。太宗即位后,封长平郡公,授怀州总管。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但其后因好巫术而逐渐名声败坏,贞观二十年被告谋反,受诛。
达奚珣,玄宗时人,安史之乱前任吏部侍郎。<br />
党仁弘,唐朝大臣,广州都督。党仁弘原为隋武勇郎,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后,他率两千余众归高祖于蒲坂(今山西永济),后又参加了进攻隋都城长安的作战,尽全力支援了这次战争。是唐朝著名的开国元勋之一。
杨玄珪,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梨园乐师,精研西域各国音声,堪称一代胡乐大师,与舞姬乐奴(李念饰)偷偷相爱,私奔后生下杨玉环。<br />
扈昭宗石门还宫,加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进封齐国公,太清宫、修奉太庙等使,加弘文馆大学士,赐“扶危匡国致理功臣”名。昭宗自华还宫,进位太保、门下侍郎。时崔胤专权,以彦若在己上,欲事权萃于其门。二年九月,以彦若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广州刺史、清海军节度、岭南东道节度等使。卒于镇。
崔仁师——唐代定州安喜(河北定县)人,武德初年应制举,贞观末年任中书侍郎,参知机务。
唐朝末年党项族的首领,为李思恭的孙子。开平三年(909年)二月,被定难军军将高宗益暗杀。
李匡威(?~893年),绰号“金头王”,范阳(今北京)人,唐末割据军阀、卢龙节度使,李全忠之子。886年,继承父位成为卢龙节度使,893年率大军救援成德节度使王镕,胜利后率军回师,半路听说其弟李匡筹已经占据幽州,李匡威无奈之下,逃往成德镇投靠王镕,企图夺取王镕的辖区,被王镕杀死。
蔡国公主(一说为薛国公主),生卒年不详,唐睿宗李旦之女,唐玄宗之妹。受封为蔡国公主,也可能该封为薛国公主而造成史载的不同。蔡国公主先嫁于王守一,即玄宗王皇后的胞兄,王守一因事赐死后改嫁给裴巽。蔡国公主将自己的宅邸改为九华观,为当时胜景,诗人多有题咏。
韦夏卿,字云客,杜陵人。父迢,检校都官郎中、岭南节度行军司马。<br />
周法明(561年-622年),祖父周灵起,南梁车骑大将军,父亲周炅,南陈大都督,次兄周法尚,隋朝武卫大将军。周法明隋朝时为真定令,隋末大乱时袭据黄州,并派三子分袭三州以降萧铣。先附李密后,唐高祖武德四年五月十三日(621年6月8日)又以四州降唐,被封为黄州总管。攻萧铣安州,擒总管马贵迁。辅公佑造反,周法明带兵相讨,为张善安所拒。后周法明登战舰饮酒,张善安使人伪装成渔民将其暗杀。侄周绍范为唐朝谯国公。<br />
楚国公主(?—?),唐玄宗 李隆基女,母不详。始封寿春公主。寿春公主下嫁吴澄江。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回到长安居住在西宫,只有公主可入内。兴元元年(784年),请为道士,唐德宗诏可,赐名上善。 《新唐书 列传第八》 楚...
刘祎之(631—687),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
李廓,官宦之家,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李程之子。唐(约公元八三一年前后在世)代陇西人,字号不详,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少有志功业,而困于场屋。工诗,与贾岛友善。少有志功业,与贾岛友善。元和十三年登进士第,调司经局正字,出为鄂县令。累官刑部侍郎、颍州刺史。
朱景玄,唐朝武宗会昌(841-846)时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元和初应进士举,曾任咨议,历翰林学士,官至太子谕德。诗一卷,今存十五首。编撰有〈唐朝名画录〉。
1952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今上海评弹团),初与陈红霞拼档说唱《梁祝》,后与朱介生及薛筱卿拼档说唱《西厢记》,1956年后与杨斌奎拼档演出《大红袍》。曾参加《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十五贯》、《神弹子》、《人强马壮》、《李双双》、《假婿乘龙》等中篇演出。对弹词流派唱腔颇有研究,经其记谱、编选的《弹词曲调》、《徐丽仙唱腔选》(部分曲谱)以及《蒋月泉唱腔选》等,已先后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另有《“蒋调”并非“马调”旁支》及《苏州弹词曲调发展浅析》等专论发表。任《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上海卷》副主编。<br />
仲子陵,著名儒学家文学家,擅长做赋,代表诗作《秦镜》。
葛鸦儿,唐朝女诗人。生卒年与生平不详。她最有名的作品《怀良人》最早见于韦庄所编的《又玄集》,因此可知她大约生活在中晚唐时期。又从此诗的描写来看,她应该是一个贫苦的底层劳动妇女。《全唐诗》801卷收录其诗三首。即《怀良人》和《会仙诗二首》。其中《会仙诗》描写的景象颇具道家色彩,似不应出自一个普通劳动妇女之手。如此说来,她的身世愈加扑朔迷离。
原名拓跋思恭,是唐朝末年 党项族的首领,为 夏州(治今陕西靖边北)偏将,咸通末年据宥州(治今内蒙古 鄂托克旗),自称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