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129年-199年6月),字元方,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陈寔之子。享年七十一岁。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闺门雍和。与父亲陈寔和弟弟陈谌在当时并称为“三君”。遭父丧,哀痛欧血豫州刺史表上尚书,绘象百城,以励风俗。遭党锢后,累辟不就。董卓入洛阳,就家拜五官中郎将。纪不得已而到京师。累迁尚书令。建安元年(196),袁绍为太尉,欲让于纪,纪不受。拜太鸿胪,卒于官。纪子群尝谌子忠各誉其父公德,相争不决,质于祖父实。实道:“元方难为兄,季方(谌字)难为弟。”纪于遭党锢后,发愤著书,号曰《陈子》,凡数万言。
郝萌(-196),河内(治今河南武陟西南)人,东汉末年吕布部将。建安元年(196),郝萌在袁术的怂恿下反叛吕布,被其部将曹性以及吕布部将高顺阻止,并最终为高顺所杀。
人物生平编辑孝崇皇后郾明(?―152年),蠡吾侯刘翼的小妾,汉桓帝刘志的生母。[1]本初元年(146年),其子汉桓帝即位。汉桓帝即位的第二年(147年),追尊其父刘翼为孝崇皇,他的陵墓称为博陵,尊母亲郾明为博园贵人。[2]和平元年(1...
张闿(kǎi),陶谦的手下都尉。奉命护卫曹操之父曹嵩,因见钱起歹念,杀死曹嵩,夺去财宝逃走了。
曹毗,东晋文学家。字辅佐,谯国(今安徽亳州)人。生卒年不详。他的高祖曹休是魏国大司马。东晋初年,曹毗历任著作郎、句章令、太学博士、尚书郎、下邳太守等职。后累迁至光禄勋。曹毗因仕途不得意,便致力于文学创作。他善写词赋,颇有文采,《晋书·文苑序》称他这“中兴之时秀”。曾作《扬州赋》流传于世。《隋书·经籍志》收录其文集15卷。今存《涉江赋》、《秋兴赋》、《箜篌赋》等,收录于《艺文类聚》及《初学记》。其诗较有名者有《夜听捣衣》等,载于《玉台新咏》。
韩说,(?-前92年),汉朝开国功臣韩王信曾孙,弓高侯韩颓当之孙 ,上大夫韩嫣之弟 ,西汉将领,按道侯。。
鲍永,字君长。生年不详,卒于后汉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年),上党屯留(今山西长治市屯留县)人。他活动于西汉末年与东汉初年,曾为绿林军的重要将领。刘秀即皇帝位后,他又成为东汉初期敢于抗击强梁的地方官。
皇甫坚寿,东汉名将皇甫嵩之子。初平元年,董卓乱政,征皇甫嵩为城门校尉,二人结怨已久,董卓欲处之而后快。其子皇甫坚寿平素与董卓交情不错,即刻赶往洛阳为父求情,遂得免。嵩子坚寿与卓素善,自长安亡走洛阳,归投于卓。卓方置酒欢会,坚寿直前质让,责以大义,叩头流涕。坐者感动,皆离席请之。卓乃起,牵与共坐。使免嵩囚。坚寿亦显名,后为侍中,辞不拜,病卒。
赵忠(?—189年),安平人,东汉末年宦官,赵延之兄。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大长秋、车骑将军等职,封都乡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赵常侍是我母”。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捕杀后赵忠。
东汉末年冀州牧袁绍部将,属袁绍次子袁熙。袁绍死后反叛袁氏,自立为幽州刺史,不久后投降曹操,封为列侯。
毕岚(?—189),东汉宦官,十常侍之一。十常侍朋比为奸,祸乱朝纲,制造出党锢之祸,后被袁绍诛杀。另外,毕岚曾制造翻车,用于取河水洒路。
樊娴都(?-公元22年),《后汉纪》作樊归都,南阳郡湖阳人,樊重之女,南顿县令刘钦的妻子,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生母。
三国时吴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南)人,程普之子。孙权称帝,追论普功,封咨为亭侯。
伏德,东汉末年官员,伏完之子,汉献帝皇后伏寿的兄长。<br />
井丹,字大春,东汉郿地(今陕西省眉县)人,年轻时学习于太学,通五经,善谈论,京师人都议论说:“五经纷纶井大春。”据说,他为人非常清高,从未学会伺侯人,更不屑攀龙附凤。
单经,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公孙瓒的部下。献帝初平中,瓒以经为兖州刺史。
张俭(115—198年),字元节,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东汉时期名士,江夏八俊之一。张俭是张耳的后代。父亲张成,曾任江夏太守。张俭最初被乡里推举为茂才,但认为刺史不得其人,于是托病不去。公元165年(延熹八年),山阳太守翟超邀请张俭任东部督邮。建安初年,朝廷征召张俭为卫尉,张俭不得已才接受。张俭看到曹操有篡夺野心,于是闭门不问世事,将驾车悬挂起来。一年多以后,在许都去世,终年八十四岁。
范升,字辩卿,生年不详,卒于汉明帝刘庄永平年间。东汉代郡(今山西代县)人。他是东汉初年较为著名的经学家。
        郑众( - 114年) ,东汉宦官字季产,南阳(今河南鲁山东南)人。为人谨敏,有心机。汉明帝永平年中,初给事太子家。汉章帝时以小黄门迁中常侍。汉和帝时加位钩盾令,以不附外戚而得宠信。永元四年(92年)参与谋诛灭外戚窦宪及其党羽,以功升太长秋,后封剿乡侯,食邑先后增至一千八百户。和帝很信任他,常与议事,东汉宦官弄权干政自此起。而宦官养子世袭爵位,也是郑众开的先例。  
刘勋,字子台,琅邪人,曾任庐江太守。袁术败亡后,其从弟袁胤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奔刘勋于皖城。刘勋当时在江淮之间有很强的兵力,受到孙策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刘勋相信孙策,更因收得财宝而十分高兴,各人都祝贺,但刘晔则不感喜悦。刘勋询问,刘晔认为上缭城不易攻下,若出兵,孙策必会乘虚袭其后,到时候”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反对出兵。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而孙策果然从后乘虚袭击刘勋,刘勋失败后,于建安四年投奔曹操,任征虏将军,后因恃宠而骄,图谋不轨而被诛杀。
崔骃(-公元92年),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自幼聪明过人,13岁便精通《诗》、《易》、《春秋》。又博学多才,尽通训诂百家之言。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章帝时,他写了《四巡颂》,颂扬汉朝之德,文辞典美,受到章帝的重视。窦太后当政时,曾经在窦宪府内任主簿。窦宪横暴骄恣,他屡次讽谏劝阻。窦宪不能容忍,便让他出任长岑长,他弃而不任,返归家园。代表作品:《四巡颂》、《安封侯诗》、《三言诗》等。
蔡阳,豫州沛国人,东汉末年曹操属下武将。建安六年(201年),袁绍命刘备和汝南龚都合流,率数千军队。曹操命蔡阳进军汝南与刘备作战,蔡阳战败被杀。
韩胤,汉末时期人物,袁术部下,袁术遣韩胤为媒,往徐州求亲,以结吕布而图刘备。
苏章,字儒文,东汉扶风平陵(今属陕西咸阳西北)人。苏章年少博学,善作文,曾负笈从师,不惮千里之遥。安帝时,举贤良方正,为议郎。举陈朝政得失,语言率真恳切。后出任武原县令,时逢荒年,他开仓放粮赈饥,使三千多户度过饥荒。顺帝时任冀州刺史。后来,苏章调任并州刺史,摧折豪强,触怒了当权者,因而被免官,乃隐居乡里。当时东汉政治日渐腐朽,民生凋蔽,有人向朝廷举荐苏章,认为他是定国安邦之贤才,朝廷也愿再任用他,苏章终以年大推辞。苏章家居赵郡,其后代至苏则为魏东平宰相,家族繁衍,形成苏氏赵郡派系。
麴演,西平人。太祖驾崩,与颜俊,和鸾,黄华等并举造反,自号将军。麴演为护羌将军。 太祖崩,西平麴演叛,称护羌校尉。则勒兵讨之。演恐,乞降。文帝以其功,加则护羌校尉,赐爵关内侯。 后演复结旁郡为乱,张掖张进执太守杜通...
韩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人,在汉末担任荆州的长沙太守。据《三国志·蜀书六》载,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推荐刘琦担任荆州刺史,又南征荆州四郡。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都望风而降。后来韩玄仍然担任长沙太守,但受讨虏将军黄忠管辖,成为蜀汉的官员。韩玄墓位于今长沙市四大名校之一的长郡中学内。
刘桢(?-217),三国时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字公干,山东东平宁阳人。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邓骘(zhì)(《东观汉记》作邓陟 ,?—121年),字昭伯。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新野南)人。东汉时期外戚、将领,太傅邓禹之孙、护羌校尉邓训之子,和熹皇后邓绥之兄。最初被大将军窦宪征辟,因其妹邓绥入宫为贵人,任郎中。永元十四年(102年),邓绥被立为皇后,邓骘升任虎贲中郎将。汉殇帝即位,邓绥临朝听政,邓骘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殇帝驾崩,与邓绥册立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封上蔡侯,邓骘坚决推辞,不久拜大将军。他曾倡节俭,并辟召杨震等名士。建光元年(121年),邓太后去世,安帝再封邓骘为上蔡侯,位特进。不久,邓骘为宦官李闰等诬陷,改封罗侯,回到封国后绝食自杀。
赵娥,东汉酒泉郡禄福县(即肃州)人。丈夫庞子夏,表氏县(今高台县)人。庞子夏去世后,赵娥在禄福县抚养其子庞淯。她的父亲被李寿杀死。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二月上旬的一天早晨,赵娥在都亭前与李寿相遇,她奋力挥刀杀死了李寿,随后到了都亭尊长的面前认罪服法。后来,凉州刺史周洪、酒泉太守刘班等人共同上表朝廷,禀奏赵娥的烈义行为,刻石立碑显其赵家门户。黄门侍郎还著书追述赵娥的事迹,为其作传。西晋政治家傅玄为其作《秦女休行》诗,加以赞美。
何颙,三国人物,字伯求,南阳襄乡(湖北襄阳) 三国人物三国志中无传,后汉书中有传。《三国志·太祖传 》中称:“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
汉天师夷坚,字辅汉,沛国丰,史书又称其名为张陵。他七岁时即能诵《道德经》,并能达其要旨。长成后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绘其形像为:庞眉文额,朱顶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三角,伏犀贯顶,垂手过膝,使人望之肃然起敬!他生性好学,天文地理,河洛图纬,皆极其妙;诸子百家,三坟五典,所览无遗。永平二年赴“直言极谏科”而中之,汉明帝时拜巴郡江州令(今四川重庆),不久退隐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阳附近),修持炼形合气,辟谷少寝长生之道。建初五年诏举贤良方正不起,复征为博士,封冀县侯,三诏不就。
郭况(9年—59年)郭况,真定槀人。建武元年(25年),光武帝刘秀欣赏郭况小心谨慎,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二年,郭贵人立为皇后,刘彊为皇太子,封郭况为绵蛮侯。永平二年(59年),况卒,赠赐甚厚,汉明帝亲自临丧,谥曰节侯。
曹操夫人。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於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子朗随母氏畜于公宫。后生子曹林、曹衮。其子曹林封沛王,因此又称沛王太妃。其夫秦宜禄为吕布将。杜氏,有异色,原为吕布将(秦谊)秦宜禄之妻,后为曹操纳为妾,有三子一女,分别是秦朗、曹林、曹衮、金乡公主。
马铁(?-212年),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西凉马腾之子,马超、马休之弟。他随父马腾入朝,被封为骑都尉,后因马超反抗曹操,同马腾一起被杀。
边章,凉州金城人,汉末凉州军阀之一,本名边允,因造反被汉朝通缉,遂改名为边章,官至新安令。 早年与同郡韩遂俱著名西州,朝廷封为为督军从事。 中平元年,凉州宋扬、北宫玉、李文侯等反,推举边章、韩遂遂为首领,杀刺史郡守陈懿起兵反叛,拥兵十多万,先后连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汉王朝天下为之骚动。 中平三年,韩遂发动兵变,边章与北宫玉、李文侯等叛军首领都被杀死,边章也结束了短暂辉煌的叛军之旅。
字仲子,东汉大臣,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温顺,事王莽。赤眉入长安时以佯死得免。光武即位,拜为太中大夫,以清行称。后荐桓谭等,光武爱桓谭琴技,宋弘面责其不能忠正奉国。向光武多进规谏。湖阳公主寡,欲嫁宋弘,弘辞以「糟糠之妻不下堂」。<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