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勒内·德利涅子爵(法语:Vicomte Pierre René Deligne,1944年10月3日-),生于布鲁塞尔,比利时数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韦伊猜想的工作。
埃瓦里斯特·伽罗瓦,1811年10月25日生,法国数学家。现代数学中的分支学科群论的创立者。用群论彻底解决了根式求解代数方程的问题,而且由此发展了一整套关于群和域的理论,人们称之为伽罗瓦理论,并把其创造的“群”叫作伽罗瓦群(Galois Group)。在世时在数学上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没被人们所认识,曾呈送科学院3篇学术论文,均被退回或遗失。后转向政治,支持共和党,曾两次被捕。21岁时死于一次决斗。
让·巴普蒂斯·约瑟夫·傅里叶(Baron 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年3月21日-1830年5月16日),出生于约讷省欧塞尔,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巴黎科学院院士。他曾提出了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等理论,代表著作有《热的传播》等。1830年5月16日,其在巴黎逝世。
迈克尔·阿蒂亚(Sir Michael Francis Atiyah,1929年4月22日-2019年1月11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数学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几何,与伊萨多·辛格合作,证明了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研究瞬子和磁单级子的数学性质,曾荣获菲尔兹奖,与辛格共同获得阿贝尔奖。
弗罗贝尼乌斯,F.G.(Frobenius,Ferdinand Georg,1849~1917)德国数学家。1849年10月26日生于德国柏林,1917年8月3日卒于柏林州夏洛滕堡(Charlottenburg)。弗罗贝尼乌斯的父亲C.F.弗罗贝尼乌斯是一位教区牧师,母亲名叫伊丽莎白(Elisabeth),姓弗里德里希(Friedrich)。
外尔(Hermann Weyl,1885年11月9日-1955年12月8日)是近代的德国数学家,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1908年获博士学位。1913年受聘为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学院教授。1930年回哥廷根继承希尔伯特的教授席位。1933年任哥廷根数学研究所所长,同年应聘担任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51年退休。他的早期工作在分析学方面。1913年发表的著作《黎曼曲面的概念》,第一次给黎曼曲面奠定了严格的拓扑基础。1915─1933年,他研究与物理有关的数学问题,对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种场论和广义微分几何学有深远影响。
施瓦茨(Hermann Amandus Schwarz,1843年1月25日-1921年11月30日),出生于西里西亚赫姆斯多夫,毕业于柏林工业学院,法国数学家,普鲁士科学院,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施瓦茨的数学成就主要涉及分析学、微分方程、几何学等领域,是继克罗内克等人之后德国数学界的领导人之一。
席南华(1963年3月-),出生于广东英德市,籍贯湖南祁东,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数学院院长。他主要从事代数群与量子群领域研究,做出对代数群理论的重要贡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陈省身数学奖等。
加德纳,男,是一名作家。1914年10月21日,马丁·加德纳(Martin Gardner)生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1936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学的专业是哲学。毕业后先当《民友报》记者,后来在芝加哥大学公众关系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海军中担任随军记者,曾到过印度、菲津宾、东南亚、土耳其与中、近东许多国家和地区,见闻甚广。另外有足球运动员克雷格·加德纳。
魏德武,男,1963年生,福建沙县人。《神奇速算》作者、国际速算大师。他研究出一套全球最新的乘法速算公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几千年以来数学家们一直希望得到的一种行之有效乘法速算通用公式;他研究出的圆球率,根据球体大小比值数“不变真理”为依据,演绎、推理出一系列最简单、最全面、最科学的球体求算方法,打破了几千年以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推理不先进、不科学的原始估算方法;他从科学的角度上为人们彻底地揭开了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发明圆周率π=3.1415926—7小数点后七位数之谜。80年代初,魏德武因遭到迫害,他发明的这二项数学科研成果一直都得不到发扬光大------
陈志杰(1963.1.18- )空管技术专家。生于广东省梅县。1982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大学。现任空军某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担任国家空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航空学会航电空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空管专家。获军事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空中管制技术研究,主持完成20余项国家、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在自动化协同管制、空域管理与控制及信息处理方面做了基础性和开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成功研制出我军首套机场、分区级自动化空管系统,主持构建了覆盖全国空域的一体化空中管制指挥平台。在国内率先开展军航自动相关监视技术研究,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航行系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索菲斯·李(1842年12月17日-1899年2月18日),挪威人,毕业于挪威克里斯蒂安尼亚大学,数学家,李群和李代数的创始人。他创造了连续对称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几何结构以及微分方程的研究中,著作有《变换群理论》。
近代著名藏书家、数学家。字勉之,号木斋,晚号知业老人。沔阳仙桃(今湖北省仙桃市龙华山)人,卢弼兄。卢木斋平生致力于出版图书,钻研数学。先后刊印严复所译《天演论》及《慎始基斋丛书》11种、《湖北先正遗书》720卷和《沔阳丛书》116卷。还与其弟慎之编刊《古辞令学》、《木皮鼓词》和《未筑余音》等。著有《万象一元演式》、《割圆术辑要》、《叠微分补草》、《求级数捷法》、《代数术补草》、《微积溯源补草》、《代微积拾级补草》等篇。
广中平祐(広中平佑,Hironaka Heisuke,1931年4月9日-),日本数学家,京都大学名誉教授,日本算术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出生于日本山口县。日本学士院会员。是仅有的四位获得过菲尔兹奖的东方人之一。
黄宗宪(生卒年不详),字玉屏,号小谷,湖南新化县城井头街人。近代著名数学家,以学者身份赴欧工作考察的第一人。他是丁取忠的学生,亦是以丁取忠为首的白芙堂数学学术团体的重要成员。
数学家,1964年出生。现为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在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领域做出过重要工作,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被邀请作45分钟报告,并获得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孙笑涛是国内知名的代数几何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师从著名代数几何家肖刚(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后留学海外深造。是2000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笑涛在代数几何的研究中,首次揭示了向量丛的稳定性和弗罗宾尼斯(Frobenius)同态两者之间的深刻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向量丛的稳定性是代数几何中非常基本的概念,在数学各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1933年生,浙江省诸暨市人。我国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数学系函数论教研室主任、教授。曾任,《数学学报》、《数学通报》杂志编委、副主编。北京市自学考试命题委员等职。
李文清,1918年10月2日,诞生于河北省滦县,厦门大学教授,研究领域:整函数论、函数逼近、泛函分析、控制理论。
李再湘中共党员,湖南师范大学数学本科毕业,教育管理硕士。现为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湖南大学教育管理硕士导师、湖南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硕士导师,全国知名的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书法家、书法教育家。书法创作之余出版《哲学的思维与智慧的策略》、《高中数学竞赛热点专题》、《钢笔行书欣赏与训练》、《钢笔楷书欣赏与训练》、《教育与艺术·李再湘书法艺术》,并提出数学和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哲学在起决定作用,诗词、书法当代文人的基本学养。现任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职务。
埃米尔·阿廷(Emil Artin,1898年3月3日~1962年12月20日),德国数学家。1898年生于维也纳,1962年卒于汉堡。其主要工作在交换代数和数论方面。
巴拿赫(Stefan Banach,公元1892年3月30日─公元1945年8月31日)是著名的波兰数学家。生于克拉科夫,卒於利沃夫。
约翰·泰特(John Tate,1925年3月13日-2019年10月16日),美国数学家,在代数数论等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2010年度阿贝尔奖获得者,沃尔夫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马里乌斯·索菲斯·李(Marius Sophus Lie,1842年12月17日-1899年2月18日)挪威数学家。李群和李代数的创始人。
弗拉基米尔·万普尼克(全名:VladimirNaumovichVapnik)俄罗斯统计学家、数学家。他是统计学习理论(StatisticalLearningTheory)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该理论也被称作VC理论(VapnikChervonenkistheory)。
约翰·伯努利(1667年8月6日 - 1748年1月1日)是瑞士著名的数学家家族——伯努利家族中的一员。约翰·伯努利因其对微积分的卓越贡献以及对欧洲数学家的培养而知名。
伊萨克·巴罗IsaacBarrow(1630年10月生于伦敦,1677年5月4日卒于伦敦)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1643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48年获学士学位,1649年当选为三一学院院委,16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654年任剑桥大学讲师。1655-1659年在欧洲各国访问。1659年被授予英国教会牧师职位。1662年任伦敦格雷沙姆几何教授,并任剑桥大学数学教授。166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64年任剑桥首届卢卡斯教授,1670年获神学博士学位。1672年任三一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为建立该院图书馆作出重大贡献。1675年任剑桥大学副校长。
姚鸿泽(1959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华裔数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方向有概率论、统计力学及量子力学,曾荣获庞加莱奖、麦克阿瑟奖、晨兴数学金奖等奖项。
斯坦纳(steiner,1796年3月18日-1863年4月1日),瑞士数学家,现代综合几何创建人之一,1796年3月18日出生。
米歇尔·罗尔(Michel Rolle,1652年4月21日-1719年11月8日),是法国数学家。他著名的有罗尔定理(1691年)。他也发明了现在的标准记法以表示x的n次根。
伊斯雷尔·盖尔范特(Израиль Моисеевич Гельфанд,1913年9月2日-2009年10月5日),男,出生于乌克兰的犹太裔乌克兰奥德萨省红窗市,是一位数学家、数学物理学家、生物学家。
叶家琛,男,1944年2月16日生,浙江湖州人,代数学家。同济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基础数学的教学工作和代数群的模表示理论及相关课题的科研工作,成绩斐然。
马丁·伽德纳(Martin Gardner,1914年10月21日—2010年05月22日),美国数学家和著名的数学科普作家。1936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学的专业是哲学。毕业后先当《民友报》记者,后来在芝加哥大学公众关系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美国海军中担任随军记者,曾到过印度、菲律宾、东南亚、土耳其与中、近东许多国家和地区,见闻甚广。战后,他开始了自由撰稿人的生涯。已写了五十本以上的书。曾多次获得过重奖。他的肖像曾在《生活》杂志及《新利周报》上刊登过。
奥本·尚·约瑟夫·勒维耶(法语:Urbain Jean Joseph Le Verrier,1811年3月11日-1877年9月23日),法国数学家、天文学家。计算出海王星的轨道,根据其计算,柏林天文台的德国天文学家伽勒观测到了海王星。
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英文名:Niels Henrik Abel;1802年8月5日-1829年4月6日),挪威数学家。他在很多数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以证明悬疑两百五十年五次方程的根式解的不可能性和对椭圆函数的研究中提出阿贝尔方程式而闻名。尽管阿贝尔成就极高,却生前不得志,无法获得教席俾专心研究,最后因过度贫穷染上肺结核逝世于挪威的弗鲁兰。
小约翰(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是德意志著名数学家,也就是众人熟识的高斯,与欧拉并称数学史上两大巨星。
吴方,数学家,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
张衡(96年-179年)字灵真,汉族,沛国丰县(今江苏省丰县)人,张良之后。东汉末年道教派系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第二代天师(称嗣师),汉永寿二年(156年)袭教。张道陵长子,张鲁、张卫、张愧之父。
赫尔曼·闵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1864年6月22日-1909年1月12日),出生于俄国的亚力克索塔斯(Alexotas,今立陶宛的考纳斯),毕业于哥尼斯堡大学,德国数学家,犹太人。他的研究领域是数论、代数和数学物理方面,建立了实系数正定二次型的约化理论,即“闵可夫斯基约化理论”,是四维时空理论的创立者。
马希文教授(1939 年5 月23 日-2000 年 12 月 22 日)是我国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也是杰出的科普及工作者。少年时的马希文天资聪颖,他有超群的天赋,在哲学、音乐、文学等方面也很有造诣,熟悉多种语言。他15岁就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虽然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不多,但成绩却很好,因此被人们誉为“数学神童”。后来他成为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桃李无数。马希文教授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在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同时,他曾担任第3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总教练,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他写的数学科普精品《数学花园漫游记》屡获殊荣,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欢迎。
提一个匈牙利的数学家,学过Fourier(傅立叶)分析人应该对他很熟悉,他就是Fejer(费耶尔)。关于他的数学水平可以用Poincare(彭加勒/庞加莱)的评论来证实,Fejer关于Fourier级数的Cesaro和的工作是大四做的,1905年的时候,H.Poincare到匈牙利去领取Bolyai(波尔约)奖,很多政界的人都去接见,Poincare见面就问:“Fejer在哪里?”众人面面相觑:“Fejer是谁?”Poincare说:“Fejer是匈牙利最伟大的数学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J.C.菲尔兹(Fields,JohnCharles,1863.5.14-1932.8.9)加拿大数学家、教育家。生于哈密尔顿(Hamilton),卒于多伦多(Toronto)。他11岁丧父,18岁丧母,家境不算太好。J.C.菲尔兹17岁进入多伦多大学攻读数学,24岁时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6任美国阿勒格尼大学教授。1892年他到巴黎、柏林学习和工作,1902年回国后执教于多伦多大学。J.C.菲尔兹于1907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他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苏联科学院等许多科学团体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