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广东潮阳人。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既具有很高的数理和动力学造诣,又具有丰富的实际天气经验的学者之一。提出湿倾斜涡度发展理论(SVD)和全型垂直涡度方程。运用上述理论,成功地揭示青藏高原西南涡和夏季江淮流域的暴雨发展机理,揭示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成因。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学者关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把亚洲季风爆发分为三个阶段。证明由于中高纬度的强地转性和斜压性使其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与热带显著不同。首次用数值模式提出厄尔尼诺影响台风的机制,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卞林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目前从事国家基础理论研究“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项目,任首席科学家助理。主持“十五”国家公益性研究项目中的“南极地全的响应和反馈作用研究”中的专题。
霍治国,现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基地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减轻自然灾害”、“病虫害防治与预测”专家组成员,研究方向:生态环境变化与农业灾害研究。
女, 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1971年3月生,1996年7月毕业于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天气动力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6月毕业于 青岛海洋大学 气象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从事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季风与气候变化、非线性大气...
刘奇俊,研究员,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云降水物理、化学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
刘晶淼,研究员,气象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水文、气象学(地-气相互作用、陆面水文学)。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女,汉族,1946年3月出生,祖籍青岛
许吟隆,博士,研究员,专业研究方向--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情景预测及农业影响评估。
祝从文,男,1967年3月生,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现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丑纪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巢纪平,男,1932年10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现任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外聘的客座院士。中国大百科全书《大气科学》卷“动力气象”学科主编,《海洋学报》主编,《黄渤海海洋》学报编辑委员会顾问等职。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吕达仁,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1月生于上海市。1956年毕业于常熟县中高中部,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85年晋升为研究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40年4月15日出生于四川达州,长期从事气象研究工作,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动力学以及ENSO循环动力学等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现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教授,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WCRP中国委员会)主席。
秦大河,1947年1月,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地理学家。秦大河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等。2003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3年获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诺贝尔奖”——沃尔沃环境奖。
伍荣生,中国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专于大气波动与动力学研究。撰有论文《大地形与扰动不稳定》等。
周秀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现代大气物理学创建人之一。
曾庆存,男,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35年5月生于广东阳江市江城区岗列玉沙村,是地质学家曾庆丰的弟弟。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1984-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1985-1993年任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全国先进工作者。1994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陈联寿,气象学专家,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
丁一汇,出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李泽椿,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常务理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许健民,卫星气象专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总工程师。
徐祥德,男,1942年7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吕炯(1902—1985),气象学家、海洋气象与农业气象专家、教育家。新中国成立前开创了我国海洋气象学的研究,是我国海洋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的先驱。以后转向农业气象学的研究,他联系实际,把农业气象和作物栽培、植物生理生化、农业生态及地形地貌联系起来研究,从而对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气候变化研究首席专家张德二,江苏镇江人。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研究在历史气候变迁规律、特征,高分辨历史气候序列和气候图复原、古环境演变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方面有一定国际声誉。
郭晓岚 (Hsiao-Lan Kuo,1912年-2006年), 美籍华人,世界著名气象学家,大气动力学的一代宗师。是地球物理学、大气及海洋动力学的权威,其率先研发的数学工具可以描述大气的复合环流型 (complex circulation patterns) 和飓风的威力,因其学术上的卓越成就而深受同僚及学生们的敬重,曾发表120余篇论文。1970年更荣获美国气象协会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简称AMS) 最高荣誉奖之Carl-Gustaf Rossby 研究奖章,并获选为AMS院士,1988年获选为本院数理科学组院士。
林之光,男,1936年1月生,江苏太仓市人。中国气象研究院研究员。
么枕生,教授。直隶(今河北)丰润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曾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助理员、西北农学院副教授、东北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社员。创建南京大学气候专业。开创统计气候学,对回归理论与历史气候数值化颇有研究。著有《农业气象学原理》、《气候统计》、《气候学原理》、《气候统计学基础》。
孙照渤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1972年至今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工作,先后任气象系副主任、主任,南京气象学院副院长、院长,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现任世界气象组织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气候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张家诚,男,血型O 1980年8月12日出生于甘肃武威,2001年毕业于河西学院。2003年毕业于商学院。主修计算机硬件维护与互联网电子商务应用甘肃省互联网事业先行者之一。甘肃省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促进者之一。慧联资讯 CEO兰州IT资讯 第一创始人甘肃省互联网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员现就职于东方标准兰州中心 相关资料:
朱抱真,天气动力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得出了北半球的热源分布,并提出大地形和热源共同形成定常槽脊的理论。
朱炳海,江苏江阴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气象系主任。撰有论文《中国锋之消长与气候》,编著有《气象学》、《中国气候》、《天气谚语》。
董超华,研究员,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
端义宏,现任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五届理事会台风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气与极地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热带气旋研究。
封国林,博士后,研究员,博士生指导教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短期气候预测,数值时间积分研究,生态环境、气候与经济决策的研究。
郭亚田 正研级高工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专业硕士生导师1965年6月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专业硕士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著名气象学专家。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20世纪世界大气科学界的一代学宗师,气象科学巨匠。国际气象学芝加哥学派的领袖人物。瑞典-美国气象学家。注意气象学界也有翻译为“罗斯比”的。
李小泉是中国气象学专家。
罗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全球气候变化的科学与政策研究、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气候模式研制、气候数值模拟与预测研究等。
刘黎平现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雷达气象、中尺度气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雷达气象研究和应用的科研团队。
乐贵明,男,1964年出生。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学博士,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学博士后
李旭辉,男,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现任耶鲁大学森林环境学院全球变化事务主任,是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教学和科研领域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科学与政策,温室气体循环,空气污染,中国环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