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天(1909.08~2006.12),男,曾用名王晓聃,吉林省长春市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民航总局原顾问,中国民航总局指挥部原副参谋长,中国民航高级航校原校长,民航学院原院长,副部级离休干部王乃天同志(部长级医疗待遇)。1955年6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55年7月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高德西少将(1915-2005),山西省太原市人。革命工作者,共产党员。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5年4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于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田文扬,(1906-1977)湖北省枣阳县人。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零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四兵团副军长、军长兼粤东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工程部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后方工程建筑部部长,贵州省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乐雷发,南宋后期诗人。字声远,号雪矶,湖南宁远县麻池塘村。生于1208年,卒于1283年;一说生于1210年,卒于1271年。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特科状元。
康林,(1910—1995)江西省于都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连副指导员兼支部书记,第一支队教导大队队长,新四军第一师三旅七团营长,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警卫团参谋长、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十一师参谋长,先遣纵队第四支队参谋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四军七十二师师长。
任茂如(1916—1999)江苏省宜兴市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连指导员,新四军第三师十旅二十九团营教导员,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第一支队一团政治委员。
陈煐,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二级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国防大学原副政治委员
石敬平(1916—1990)原名李梓荣,男,湖南省浏阳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政治部译电员,军事裁判所干事。参加了长征。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石敬平同志,因病于1990年10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陈福章(1913-1982),男,四川省通江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朗,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宣传干事,地方工作队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部作战股股长,独立营营长,第二十八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蚊河县城防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九师八十五团副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一四〇师四一九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长,师长,第一海军学校第一分校校长,海军威海水警区司令员,威海基地司令员。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2年9月14日在北京病逝。
卢燕秋(1912-1964),男,汉族,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副军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参谋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64年10月28日逝世,终年52岁。
王阑西:(1912—1996)河南省兰封(今兰考)县人。一九三○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进步学生运动。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河南省委文委书记,中共鄂豫边区党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抗敌报社主任兼总编辑,江淮日报社副社长兼总编辑,盐阜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苏北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1955年少将 早年为佣工,1927年参加农民自卫军。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军团第4师卫生部部长,第6师卫生部部长。 1930年参加湘鄂西反围剿战斗,多...
毕武斌(1930--1951),战斗英雄。安徽舒城人。毕武斌烈士被誉为“空中的比武斌”。1952年中朝空军联合政治部授予毕武斌二级战斗英雄和一等功臣光荣称号。
刘忍(1915-1978),男,山西省应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晋升少将。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列昂廷·萨拉扬(罗马尼亚语:Leontin Sljan,匈牙利语:Szilágyi Ignác;1913年6月19日——1966年8月28日)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罗马尼亚人民军大将。1950——1954年任罗马尼亚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与当时的国防部长波德纳拉希大将、总政治部主任齐奥塞斯库中将共同构成罗马尼亚武装部队统帅机构的“三驾马车”。1955——1966年任罗马尼亚国防部长,与齐奥塞斯库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关系。他是罗马尼亚共产党第七、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55——1965),第九届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委员(1965——1966)。
疯马,原名Tashunca-Uitco, 北美洲原住民民族 苏族的首领, 军事家。他在 美国 西部地区抵抗白人的入侵,以作战勇敢著称。最有名的战役是在 蒙大拿州小比格霍河附近,他的印第安人军队歼灭了美国白人 卡斯特的军队并杀死卡斯特。...
洪学智(1913年2月2日-2006年11月20日),安徽金寨人。1929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军区司令、军长、兵团副司令等职,参加了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还参与指挥解放海南岛战役、抗美援朝等。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病逝。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初到邺城(今河南安阳北一带))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萧条,一片冷清,百业待兴,于是立志改善现状。后来趁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随后颁布律令,禁止巫风。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
刘焕岐,河北清苑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更换新机种的训练中,立一等功。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曾击落敌机两架。副兵团职离休干部、济南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空军中将。
马秉臣,男,河北阜城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野战军连文化干事、连副指导员。参加了辽沈、平津、广西、海南岛等战役。先后立大功四次。1951年后,任连指导员、营指导员、师作战训练科副科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军副参谋长、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副军长。198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198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1军副军长,率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后任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是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span>
山西省汾阳市人。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日战争时期,任决死第三纵队独立营营长,第七团参谋长,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分区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军分区参谋长。第四军分区参谋长。<br />
叶松盛(1917-1993),男,汉族,广东省梅县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七团文化教员,七团政治处宣教股股长,新四军第二师四旅十团总支书记,淮南路东联防司令部特务营政治教导员,盱贻总队政治部副主任,路东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第二师独立第五团政治处主任。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方国南原名方衍康,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7年12月10日因病在长沙逝世,终年82岁。
陈中民(1918—1987),山东省济南市人。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参加组建鲁西北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十支队,任连长。赴延安抗大学习结业后,任鲁西北范筑先纵队副营长、营长。1941年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新八旅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参加了“百团大战”。1945年11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纵队五旅参谋长。
赛福鼎·艾则孜(1915年3月12日~2003年11月24日,维吾尔语:SeypidinEziz)维吾尔族。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政治活动家。新疆阿图什人。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03年11月24日逝世于北京。
马兆文(1918—1978.12,南京),男,荣成东山镇下谭家村人。1939年4月入伍,是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历任胶东东海军分区一区队战士,独立营班长、排长、连长,西海军分区独立团三营营长,大连市西岗警察署署长,华东野战军九纵后勤警卫营营长,27师81团一营营长,81团参谋长,81师241团副团长,243团团长,80师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训科科长,27军装甲处处长,副军长。1955年入军事学院装甲速成系学习,后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技术部部长、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和朝鲜三级国旗勋章。
费边,全名为“拖延者”昆图斯·费边·马克西姆斯·维尔鲁科苏斯(拉丁语:QVINTVS·FABIVS·Q·F·Q·N·MAXIMVS·VERRVCOSVS·CVNCTATOR),(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03),一译法比乌斯或菲比尔。古罗马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统帅。曾五次当选为执政官(前233年、前228年、前215年、前214年和前209年),两次出任独裁官(前221年、前217年),并担任过监察官(前230年)。费边以在第二次布匿战争中采用拖延战术对抗汉尼拔,挽救罗马于危难之中而著称于史册。
罗元炘( 1911—1992),江西省泰和县人。曾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一团营长,特务团副团长,警备第三旅九团参谋长,团长。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李桂林(1913—1981)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17—1990)河北省雄县人。一九三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