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馥(1913年—1966年),女,1913年出生于上海。她是现代中国文学家傅雷之妻。杨绛称其集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沙龙里的漂亮夫人、能干的主妇于一身。
闵乐山(1909年-1937年3月15日),小名来喜,化名闵东南、闵碧波等,四川省内江县人。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早年丧父,母亲孀居,以纺线织布为生。1926年由周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少年时代,在家乡读私塾。1922年在杨家...
张水锦,女,福建省海澄县角美镇石美村人,贫苦渔民。在解放前遭剥削欺压,生活艰辛。1949年9月家乡解放后,积极参加支前。10月15日夜,张水锦及家人共5口,驾驶两条虎网船,运载解放军271团的将战从海沧出发,参加解放厦门鼓浪屿的战斗。在离岸约100处,被国民党军炮火击中,船毁人亡;牺牲前拼力高呼“冲上去!”厦门解放后,解放军第31军授予张水锦支前特等功臣,并在其“厦门战役船工功劳证”上写道:“此次攻厦战役,其热心支前,勇敢积极的精神为国人所钦佩。”
余大化,1899年生,安徽省安庆市的革命先行者,潜山党组织的创立人,领导了当地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被杀害。
潘细伢(1906-1930.11),湖北省广济(今武穴)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br>
郭一清 (1903-1930) 江西信丰嘉定游洲人,是我县较早的共产党员,也是我县工农运动和学生运动较早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之一 。
解麟阁(原名解明勋,1895年6月-1936年2月21日),男,汉族。1932年参加辽宁抗日民众自卫军,任团长。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谋长。是建立老秃顶山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屡建战功。他动员全家老少都投入抗日斗争,其中有5人光荣牺牲,有“满门忠烈”的盛誉。1936年2月21日,在日寇实行疯狂“讨伐”、抗联生活极其艰苦的时候,他带警卫员回家取多年积蓄款为部队购买弹药,被日伪军围攻,与敌激烈拼搏,壮烈牺牲。
牺牲日期:1937年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红四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参加鄂豫皖根据地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作战及西征入川。1933年7月部队扩编后,任红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七团副团长、团长。
张丕烈(1898—1950),号伟军,1898年出生于北义乡(今港东乡)一个小康农家。张在上海龙门师范毕业后以教书谋生。后经同乡介绍到轮船上当练习生,开始航海生涯。他用心学习航海知识,受到船长器重,得到提拔。抗战爆发时,张是招商局庆宁轮船长。
陈南昌(1912-1935),福建省漳平县永福乡岭下村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随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转移山区坚持革命斗争,参加了闽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三年游击战争。
李敬铨(1904—1931) 字子衡,又名李国栋,曾用名李敬泉、李英杰、李铨等。历城县遥墙镇鸭旺口村人,出生于济南市奎文街。著名烈士。
石建清,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行南村陆家浜人。1993年9月就读于朱行中学,1996年7月在国福龙凤食品有限公司做临时工,1997年11月入联防队工作,生前是梅陇治安联防大队张幕分队联防队员。
康致中,陕西省人,1919年生,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第7师第19团团长, 朝鲜战场上于1953年6月26日牺牲。安葬在朝鲜江原道铁原郡朔宁里152坟墓1号。
黄为祥(1949-1980) ,湖北省仙桃市沙湖镇人。少年时好学上进,多次槌评为"三好生"。先后加入少先队、共青团D 1968年入伍,参加过"援越抗美,3次被评为"五好战士, 11 次受到营、连嘉奖。197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复员后赴鄂西山区,在江汉油田32164钻井队先后担任外钳工、井架工、政治指导
四川广安人。少年时代学习刻苦,成绩优异,1945年10月入复旦大学教育系学习。在校期间,积极从事学生运动。
原名武钟瑜。山东长清人。武思平胞兄。30年代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多次掩护中共山东省委负责同志转移。
竺清旦(1899.6.5-1935.12)浙江省奉化县董村人。1917年起先后在奉化、镇海、鄞县的一些小学当教员或校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宁波地委委员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全国第四次劳动代表大会。1935年12月被国民党新疆省督办盛世才杀害。
孙一新(1904—1946),曾用名孙发文,出生于古河镇叶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木工,由于祖辈贫穷没有文化,所以全家勤俭节约扶持孙一新从八岁读私塾直至22岁。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十年间,他先后在艾塘、王店、王山集、中份王、上份王任塾师,并兼做卷烟手艺。
朱祥熙(1912年-1941年)又名朱光耀,丹阳访仙乡土桥人。民国27年(1938)参加革命。先后任镇、丹、武、扬四县抗敌委员会秘书,澄(江阴)、武(进)、锡(无锡)三县抗敌委员会司法科科长、澄西县抗日民主政府司法科科长等职。1941年9...
徐朋人(1903-1932),又名徐继玉,字仕洪,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出生于私塾教师家庭,高等小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到山区小学当教员。结识共产党员,接受革命思想。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任黄安紫云区初级小学校长。不久领导成立中共支部,任书记,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同豪绅地主作斗争。1927年春任紫云区农民协会秘书,积极发展农民自卫军。大革命失败后,同年11月参加黄(安)麻(城)起义。1928年春率部分农民武装在木兰山、洪界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对外称工农革命军第八军,任军长兼党代表,不久编入第七军。6月任中共光山县弦西区委书记,负责地方党和政权建设。7月成立中共鄂东特委筹委会,任秘书长。10月被选为中共鄂东特委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参与领导创建鄂豫边革命根据地。
1922~1949)刘临沧,江苏江都人,生于上海。自幼随母亲捡煤渣,14岁起先后进裕丰、大康、同兴等日商纱厂做童工,超负荷地搬运纱锭。有次一小伙伴因体力不支,中途歇一下,日工头挥棒就打,小临沧冲上去责问:“你为什么打人?”工头灰...
杜萍(1906-1943),原名杜宗禹,字协华。山东省嘉祥县纸坊镇石腊屯村人。幼年读私塾,喜欢自学。1934年初,杜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复悦,别名陈忱,曾化名蔡悦,祖籍潮州市铁铺镇铺头埔村,1928年侨生于泰国莫肯府(乌隆府)。曾就读于寮都公学、寮东公学等进步侨校,少年时便积极参与“反日大同盟”活动,并加入泰国“建国救乡总会”。1946年下半年,进入泰国曼谷南洋中学做工读生。在1948年6月南洋中学封闭后回到潮汕参加解放战争。
龚玉贞(1921—1942),女,安吉梅溪镇甲子村人。本姓白,3岁时为乌山村龚姓收作养女,遂易姓龚。
吴用智,男,1962年1月1日生,湖北黄陂人,1979年入伍,1982年复员后在武汉市公安局舵落口检查站任民警。1984年9月8日在与盗枪杀人犯搏斗过程中,为保护战友中弹后仍强忍剧痛击毙一名歹徒,击伤另一名企图逃跑的歹徒,后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被追认为模范民警,革命烈士等。
沈惠农(1907-1927),原名陆铁强,字心石,江苏崇明县北排衙镇(现上海市崇明县北义乡)人。1907年生,一岁丧母,父亲陆伯良是地方开明士绅,早年办学经商,在乡里颇有声望。
梁瀚嵩(1884——1949)爱国将领。字浩川,广西宾阳人,壮族。清末就读于宾阳简局师范、广西省立初级师范。辛亥广西独立后,参加广西学生军北伐援鄂。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讲武堂。在桂军中历任营长、团长、副师长、代理师长,广西民团中将副总指挥,南宁区、武鸣区民团指挥官等职,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邕钦前线前敌总指挥、战工团团长,第四战区宾阳民团指挥官、宾阳县长等职。抗战胜利后和李济深等反对蒋介石独裁和发动内战,1947年春与中国共产党广西地下组织建立联系,掩护中共党员,支持武装斗争。1948年2月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5月被国民党军杀害于宾阳县新梁村宅第中。1984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樊玉祥(1923-1953.9),抗美援朝烈士,1923年生,河北省灵寿县人。1938年3月入伍,194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长、飞行大队长、团长等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1952年1月至1953年6月,两次入朝作战,是一位优秀的空中指挥员,也是一位英勇善战的飞行员。
陈子涛,1920-1948,别号家禧。1920年出生于广西郁林县古定镇(今玉林市玉林镇)。家境贫寒,全家六口人仅有三分多地,靠租种地主的土地维持生计。
(1904-1927) 河北井陉东焦村(今属获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高等小学毕业后,1920年考入省立顺德(今邢台)第四师范学校。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每逢寒暑假回乡组织演文明戏,进行讲演活动。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从师范毕业后返井陉,在县高等小学任教。<br />
高王氏(1901-1946),女,乳名金牛,平遥县鱼市村人,出身贫苦农家。15岁经人介绍嫁与三家村农民高秀士.抗日战争时期,三家村是平介县抗日民主政府的一个地下活动点,人称“小延安”。高王氏家被县委、政府定为堡垒户、联络点。平介一带的中共党员、抗日干部,经常在这一带活动,吃住在高王氏家中。高王氏全家,冒着生命危险,配合地下党员、干部,搜集情报、传递信息、散发传单、站岗放哨。全力保证中共党员和抗日干部的安全。并在房内柜下挖一暗洞,供抗日志士们躲避危难。在高王氏等堡垒户的配合下,三家村、罗城、羌城一带的抗日工作开展得非常活跃。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7年(1948)1月,平遥解放前夕,高王氏担任联络工作,深入到阎锡山“民卫军”人员家中,发动赵家堡、西王智村民卫军武装起义。
徐家瑾(1904一1931)字汝怀,化名沙文静,如皋石庄人,家里开香店,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1919年就读于如皋第一高等小学(现如师附小)。当年,如皋学联掀起“毋忘国耻,抵制日货”浪潮,他被推为学生代表,参加检查和销毁日货。1921年考入江苏省第一代用师范(南通师范),在校期间与同学王盈朝、杨文辉等组织“晨光社”,开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研究活动。同时,支持如皋旅宁学生、南京市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人吴亚鲁的倡议,于1922年8月在如城成立进步团体“平民社”。
谭思聪,我国抗战时期著名人物,烈士。湖南茶陵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领导创建茶陵游击队,并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年后,任中共湘鄂边特委委员和常委、赣西南特委委员、红军湘赣游击第二队政委、红军湘东独立师政委。1932年1月3日在江西永新猪嬖岭战斗中牺牲。
王德安,多用于人民,最为知名者为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壹角中的苗族人物王德安(曾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长、贵州省体委领导等职务),此外尚有同名革命烈士、著名作家等。
严子夏原名年永享,别号松山,化名严旭,高永义,千阳县城西关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周饮冰(190l一1941),原名周涓,浙江平阳人。1935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
林可鸿(1920-1948),福建省连江县东岱镇人。
陈茀章(1887~1928),湖南平江县城关镇人。鞋匠出身,1919年被选为县工业工会会长。
韦统淮,男,汉族,1879年生于广西平南,其兄是同为烈士的韦树模,为“都兴四雄(韦树模、韦荣初、韦统淮和韦统铃四兄弟)”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27日参加在广州发起的黄花岗起义,后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就义,卒后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为七十二烈士之一。
范春元出生于富裕农民家庭,1936年考入长治省立第四中学读书,1937年抗战爆发后弃学回乡,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曾任王家庄中心校长、民革室主任、一、二区牺盟会协助员
唐昭勋(1899年10月8日—1927年4月20日),湖南新晃人,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农业专科学校林学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于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任芷江县农运特派员,同年8月担任芷江湖南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教务主任,10月底当选为中共芷江支部书记。1927年3月出任中共芷江特别支部书记。1927年4月20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1983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4年,新晃县人民政府为他建立了烈士墓。
王立功,(1904-1934) 辽宁大连人。1923年任大连中华工学会宣传部副主任、主任。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大连地委工运部部长、北满省委工运部部长。1928年底赴上海中华全国总工会任职。1929年任中共满洲省委常委、书记。1934年在上海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