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熙,1955年生,浙江临海人,毕业于双港中学。中共党员。成都军区政委、空军中将军衔。1974年12月应征入伍,服役于南京军区,历任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秘书长,第12军政治部主任(在国防大学进修)。现任成都军区政治委员。2016年2月1日,朱福熙被授军旗。
诺曼·斯科特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安纳波利斯。1911年 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任江西军区袁州(今新余)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江西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公安军司令员,福建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徐连胜(1881年—1918年), 字名渊、远运, 号捷卿, 湖南省桂阳县太和乡地界村人。少年丧父, 17岁辍学务农, 常去广东挑盐谋生。 19岁赴粤为生。宣统元年(1909)升为管带兼哨官, 两年后任广东新兵巡防营管带。时以陈炯明、邓铿为首的中华革命军东江第一军进驻广东惠州, 徐连胜与洪兆麟联合参加循城起义, 投奔革命。与清军作战, 连战连胜,因名“连胜”,并以军功升第五标统, 补陆军中校。
吕德松少将,广西陆川人,1948年10月出生,学历在职大学(陆军指挥学院合同战术专业)。1969年5月加入的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军区司令员。1969年任战士、文书、班长;1971年任步兵师警卫排长、副连长;1973年任步兵师司令部参谋;1977年任军司令部参谋;1978年任广州军区司令部副科长、副处长。2005年1月任广州军区联勤部部长。
张缉光(1916-1995),山东省桓台县人。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政治部组训科科长,山东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师政治部秘书科科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政治部秘书长,宣传科科长,代政治部主任,清河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独立团政治委员,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渤海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吴淤要塞区政治委员,华东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装甲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炮兵政治委员,济南军区政治部顾问。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孙心良 ,男,汉族,1954年12月出生,江苏泗阳县三庄乡橡树村人。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2008年3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13年7月任南京军区联勤部部长。2014年12月孙心良年满正军级将领60岁的最高服役年限,到龄卸任。
林卓午,字叔卿,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生于福安穆阳苏坂村。由国民革命军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发了邮务问题的通令、饬令各地军政部门给邮务以业务便利与妥善保护。抗战时期任中华邮政局驻西安第三段军邮总视察,授少将军衔,为改变国共两区通邮做出了贡献。
刘晓莲,空军特级飞行员、功勋飞行员,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
方震,1911年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政委。2017年12月10日,方震在北京逝世,享年106岁。
杜西书(1919-1994),男,汉族,原名杜希秀,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区上村人。1961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
邝振翎(1885—1932),字摩汉。江西省寻乌县留车镇黄羌村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南昌光复、武昌起义、滦州起义,为辛亥革命功臣。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大量发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译著和论著,成为国内最早专注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之一
姜学福,男,汉族,1932年3月出生于荣成市马道镇东庙院村,少将军衔,曾任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司令员。 1948年11月,在那个火热的斗争年月,怀着对敌人的恨和对家乡的爱,姜学福光荣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因为战斗的需要,在胶东集训团经过两个月新兵训练即补充到三野25军74师220团,随即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经受战火的考验和洗礼。
龙炳初(1914—1975)江西省莲花县人。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保卫局侦察员,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教导团特派员,红六军团第四十九团政治处干事。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政治委员,第四支队政治委员,南下支队第三大队副政治委员,第九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五师十五团政治委员。
黄祖示,1940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今韶山市)韶山。1953年高小毕业后,回乡从事农业生产。1959年初任民兵营副营长,率领民兵参加修建韶山青年水库。因工作出色,他被调到锡矿山当工段长。195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应征入伍,当上了一名防化兵。
朱玉庭(1909—1997)湖北省巴东县人。一九三一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四旅十四团副团长,吕梁军区新绛军分区参谋长,晋绥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西军区温江军分区司令员,川西公安总队总队长,四川省军区兵役局局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兼动员处处长。
韩卓环,少将,原名韩球元,1915—1987,公坡龙脉村人,黄埔十七期毕业,中国远征军第二百师模范营长,1962年晋升少将,任台湾第九军副军长、金门太武守备区指挥官、金门民防总队长等职。
江志顺,解放军报社总编室高级记者、摄影组组长,少将军衔。1945年11月出生,四川省安岳县人。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曾任第14届、第15届、第1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评委和总评委、第八届“金像奖”组委会成...
约瑟夫·胡克JosephHooker(1814年11月13日-1879年10月31日)波托马克军团司令,参加过美墨战争,在内战中成为少将,尽管在整场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但他总是因在钱诺斯维尔战役中被罗伯特·李大败而被人诟病。他有个绰号叫“好战的乔”,但其实只是以讹传讹。
瞿道文(1919—2015年02月04日),男,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人魏兴乡人,曾任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第二主任、空四军副政委等。瞿道文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2015年02月04日,瞿道文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6岁。
曾新泮,,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宣传员、科员、医生、主任、队长、处长、部长、政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公安部队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备部后勤部副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刘回年(1939- ),江西永新人,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兼党组书记,少将军衔的高级记者。1963年7月,刘回年刚从江西大学新闻系毕业就被组织上看中,分配进新华社担任军事记者,经总政治部批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5年起担任新华社国内核心小组成员;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奉命率中央记者组赴沪工作;1977年4月任新华社上海分社代理社长兼党委书记;1978年初奉调回京,任新华社国内核心小组成员兼政治组组长;1983年4月,被中央军委任命为解放军分社社长。
张秀川(1919—2005),原名张清湖。河北省深县人。曾于1936年加入过中国共产党。
涂则生(1912—1971)开国少将,福建省长汀县涂坊镇人。1912年出生。1928年参加了当地组织的赤卫队。1929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有“尖刀师长”的称号。1971年逝世。<br />
黄鹄显(1914-1986),福建省上杭县蓝溪镇岐滩村人。1931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装甲兵顾问。 黄鹄显是福建省上杭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历任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红四方面军作战科长、军参谋长、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长、纵队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师师长、装甲兵司令部副参谋长、装甲兵学院院长、湖南省国防工办副主任等职。 黄鹄显入伍后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历次战斗中,他不畏艰险,身先士卒,勇敢机智。在参加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和许多战斗中,他精心筹划,指挥果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抗美援朝中,他率领年轻的装甲部队对敌作战,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他为装甲兵部队和院校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功绩卓著。 在“文化大革命”中,黄鹄显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对党忠诚,革命事业心强,作风正派,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身患癌症病重住院期间,他与疾病顽强斗争,坚持写革命回忆录,为党史、军史留下了珍贵史料。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黄鹄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1986年4月1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二岁。
     程啸平(1903-1941)江西乐平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二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四期),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预备第八师少将参谋长,金华警备区少将副指挥官。奉令于浙江绍兴阻敌。是年春于激战时,中弹殉国。年三十八。
沈德燮(1895-1983),字少悦,福建福州人。 童年时代由于父亲早死母亲林氏迫于生计带他回娘家———今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居住。沈德燮自幼聪明过人,且体健活泼,很得邻里长辈们的怜爱。青年时期正值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
王砚泉,河北人,1917年10月生,1935年参加了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曾任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2016年10月27日,王砚泉逝世,享年100岁。
高维嵩(1916—1985),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人,中国开国少将。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叶青山福建长汀人。1927年入汀州福音医院学习。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刘克信:1.陆军少将,河北获鹿(今石家庄)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国民党第二战区兵站第七分监部分监长,江北兵站统监部第一办事处参谋长、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高级教官、国民党河北民军总指挥部少将总参议兼参谋长。1941年5月在中条山战役中率部与日军激战,在晋西南野猪岭壮烈殉国。2.诗人—刘克信,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洛阳师院,现于西场附中任教。
余子武(1901-1944),号文波,广东省台山县三八祜乡李园社人,1943年6月,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62军151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4年7月9日,率151师在衡阳西站向衡阳保卫战之日军展开激战,1944年7月21日拂晓,衡阳市郊郑家冲的151师指挥所被突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1944年9月,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广西省主席黄旭初等率部属公祭。1992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余子武为革命烈士。
曾鉴修(1916-1985),广东省蕉岭县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一九三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决死四纵队十总队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山西静乐县县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三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西北野战军第三纵队独三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一野战军三军八师政治部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抬部副主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纪律检查处处长,总政治部群众工作部副部长,昆明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顾问,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政治部顾问。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栗在山(1916—2006)是河南省方城县人。1933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共许昌工委青年委员,区委书记,政治指导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共河南省委秘...
赵北臣,1953年6月生,河南郸城县虎岗乡人,武警少将警衔、书法家。
田献章,字楷廷,人称田大人,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稻地镇人。生于清光绪初年,自幼读书练武,光绪二十一年(1895)考入开平武备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毕业,因学业优异留校任教。以后调入京城,任贵胄学堂(王公大臣的子弟)教习,...
刘彬(1912-1989),原名家树,福建省上杭县蓝溪镇冯石村人。1928年参加农民暴动队,后改编为红军赤卫队,1929年编入闽西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福建省长汀县宣成乡下畲村人,杨成武之子,1946年10月生于河北张家口。
(1910-)江西赣县人,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步兵科队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团司令部少将副参谋长。(1938.12-)男,江苏省苏州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留校任教。现任中国海洋湖沼学...
朱鹤云(1912—1992),广西田东县人,壮族。一九二九年参加百色起义。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军事顾问团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战车编练基地司令员,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司令员。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徐光英,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少将政治主任教官,后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军需署少将军需监。
张宗衡(1902-1986)字子权,河南省太康县人,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集团军预备第十二师少将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