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鸿,安徽省庐江县戴桥乡戴桥村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人,为祖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获的过叁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顾鸿同志于2016年1月26日上午11时48分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岁。
佘积德(1916~1981),金寨县斑竹园镇人。民国18年(1929年)参加革命,民国1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先后担任苏维埃政府少先队指挥部政治指导员、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二一八团政治处宣传队长、组织科长等职,参加了保卫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4次反“围剿”斗争。
雷光银 :1942年12月生于生于陕西米脂县十里铺乡。1961年8月从西安仪器制造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入伍,到西兰军区步兵第11师服役,199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0年12月离休。
李水清,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4月重新入团),1932年6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1983年6月、1988年4月相继当选为政协第六届、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2007年逝世于北京,享年90岁。
韩世谦,男,汉族,1935年1月出生在河北省定县(现定州市),1951年1月入伍,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谢福林(1917-1976)湖南平江县嘉义镇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队队长。1934年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团宣教股股长、冀鲁豫军区旅政治部主任和政委、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十九旅政委、浙江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建国后,任解放军第二十军副政委、黑龙江省军区政委、旅大警备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6年4月26日在大连病逝。
殷国洪,1911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参加了长征,是西路军的幸存者。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战功卓著。解放后在海军工作。1984年,殷国洪离休,12年后全家迁青岛。殷国洪将军在1955年的授衔中,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他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7年10月27日,殷国洪因病在青岛去世,享年106岁。
叶健民,1918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原籍河南省新县卡房乡老叶湾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
贵州省军区原副司令员。莫春和同志是四川阆中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译电员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在军委机要科(处)和中央机要处任译电员、组长、股长、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副处长、处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副局长、局长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莫春和同志(副兵团职),因病于2002年6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赵荣忠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6年秋任第六军第十五师第一团代理团长、团长。同年冬在湖北三圣公地方作战牺牲。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
桂生芳(1915-1999),陕西省咸阳市人,少将军衔。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冯育军,男,1947年11月出生,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北冯村人。中共党员。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集团军军长、济南军区装备部部长,少将军衔。参加过西南边境地区防御作战。现为山东省政协常委。先后入解放军无线电技术学校、军事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国防大学学习。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山东省政协常务委员
徐文礼(1920—1977)云南省宣威县人。一九三五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六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11月因病在北京逝世。时年57岁。
喻缦云(1903年-1994年),湖南省平江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连司务长、八路军总部财政处处长、太岳军区后勤部部长、华东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华东军区后勤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部部长、顾问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李光浩,字孟仙,山东省临淄县东门内(今属 淄博市 临淄区 齐都镇 东门村)人,官宦家庭。其伯父李式丹受钦赐四品顶戴,治家严于封建礼法。李光浩自幼不安于封建禁锢生活,而趋向维新。19岁入山东省第十中学读书,剪发辫,反封建撰文校办刊物《松林文萃》,拥护 民主革命。
何云峰(1922.01~2013.01.06),男,四川省平昌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政治工作领导者,原福州军区副政委、顾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3年1月6日1时15分,何云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福建福州逝世,享年91岁。
1924年5月, 孙中山在广东省黄埔岛兴学讲武,定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特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代表,总教官为何应钦,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校务委员荣聘戴传贤、吴敬恒、冯玉祥、阎锡山、何应钦、程潜、李宗仁、白崇禧、陈诚、龙云等10人。
胡云生1908—1980)江西省庐陵(今吉安)县北源乡中胡家村人。少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作战科科员、三科科长,苏鲁支队参谋长,教导第二旅五团团长,湖西军分区司令员。
古建中,1941年生,广东五华县人。1962年入伍,1964年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习。1966年3月至1993年3月任广州军区某局参谋、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副政治委员、局长,1993年3月晋升副军级。1994年4月至2002年3月任总参三部副部长。1995年晋升少将军衔。
李如洪(1917—2006),汉族,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教员、研究员,秘书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政大学校务科科长,第三大队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军工部行政处处长、人事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