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二战丙级战犯 野田毅(Noda Tuyoshi, 日文:のだつよし)(有资料称野田岩)(1912—1948)日本鹿儿岛人。 1937年11月,在侵华日军由淞沪战场向南京进军的途中,侵华日军第十六师团第九联队第三大队少尉副官野田毅,...
哈索-埃卡德·冯·曼陀菲尔(1897-1978.9.24) 纳粹德国坦克兵上将(1944)。1916年参加德皇军队,后在国防军和德国武装力量中服役。1940年-1941年任隆美尔军队的坦克师长,1941-1944年指挥坦克第七师和党卫军“大日耳曼师”,参加过在莫斯科、基辅、日托米尔、雅西等战役。1944年9月任第五集团军司令,参加阿登战役。1945年3月任坦克第三集团军司令,先后在科尔堡、普伦劳茨、新勃兰登堡等阻击苏军进攻。战后为美军俘虏。
威廉·莱昂·麦肯齐·金(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1874年12月17日-1950年7月22日),三度担任 加拿大 总理,在位时间长达21年,是英联邦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总理。其肖像现在印于 加拿大五十元钞票上。
约翰 托兰(John Toland)(1912——2004) 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 兵役:美国陆军航空兵团(二战) 1912年生于威斯康星,参加过二战。 在42岁后,以其写二战、一战和朝鲜战争的历史著作连连成功而名声大振。 其作...
艾琳娜·森德勒——波兰的“女 辛德勒”,曾冒死从纳粹手中救下2500多名犹太儿童。 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时,艾琳娜是华沙 社会福利部门的高级主管,管理着华沙市的一些商店。1942年,当华沙近5万犹太人被纳粹陆续赶进...
尼古拉·巴甫洛维奇·普霍夫Николай Павлович Пухов(1895一1958),1944年苏联上将。在俄罗斯军事学院2002年评定中,位居战时33个优秀集团军司令的第7位。他热爱步兵专业,爱兵如子,在步兵与其它军兵种协同作战上有高度的战斗素养。作家西蒙诺夫根据该集团军的事迹写了著名的短篇小说《步兵》。
阿列克谢·谢苗诺维奇·扎多夫Алексей Семенович Жадов(1901-1977)苏联军事首长,犹太人,战时近卫第5集团军司令,在众多集团军司令中是打高强度运动战的佼佼者。1945年苏联英雄,1955年大将。2002俄罗斯军事学院评定,他位居战时最优秀的33个集团军首长的第20位。
维亚切斯拉夫·德米特里耶维奇·茨韦塔耶夫Вячеслав Дмитриевич Цветаев(1893 - 1950),旧俄军营长,内战时的师长,1943年苏联上将。集团军司令和伏龙芝军事学院院长。在俄罗斯军事学院2002年评定中,位居战时33个优秀集团军司令的第22位。他教导他的学生:只有进攻,才能打开通向胜利的道路。
米哈伊尔·斯捷潘诺维奇·舒米洛夫Михаил Степанович Шумилов(1895一1975),1944年苏联上将。战时近卫第7集团军司令。位列战时33个杰出的集团军司令的第27位。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德语: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最高军阶为大将,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著名陆军战术“闪击战”创始人。古德里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屡屡击败敌军,古德里安也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古德里安现今成为了德国发展装甲兵力的代表人物,被历史学家称作“闪击战之父”,同时也因为其急躁和直爽的个性而被部下取了个“急速海因兹”的绰号。
奥托·库姆于1909年10月1日出生在德国的汉堡市,父亲Eduard Kumm是一名商人。他于1925年在家乡完成了基础学业。毕业后,他选择了应聘排字工人,并在经过培训后,顺利地进入该岗位。
保拉·希特勒(1896年1月21日—1960年6月1日)门铃响了。一个24岁的年轻女子应声去开门,她一头浓密的黑发高高盘在头顶。今天并没有什么访客啊,她暗自奇怪。门打开了,站在她面前的年轻男人留着一小撮 短短的胡须,理着分头,头发剪得很短,发胶水把两边头发压得整整齐齐。这是谁呢?“他站在门口,我却一点没有认出他来。”她日后回忆当时的情景。这个年轻女子的名字叫保拉·希特勒,日历上的年份是1920年,门外的男人便是她的哥哥阿道夫·希特勒,他刚刚从慕尼黑来。
奥托·斯科尔兹内党卫军特种部队头目斯科尔兹内,二战期间策划实施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行动。
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Кирил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Мерецков1897年5月26日---1968年12月30日)苏联元帅(1944年10月26日)工人出身的老资格红军将领。 二战中的北极圈霸主,苏联红军中最擅长筑垒地域的攻防的大师。他在指挥上的谨慎周密和对战局的富有预见性是有口皆碑的。在俄罗斯军事科学院2002年的评定中,他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上榜的20个战略方向的领导人中排名第10。
理查德·佐尔格,德国人,共产主义间谍。1925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14年应征加入德国军队,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和新闻工作。1919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24年来到苏联,在苏联机关工作,撰写了许多有关国际关系方面的著作。在别尔津推荐下,被苏军侦察机关录用。30-40年代在德国、日本等国长期为苏联获取有价值的情报。他在日本创建的反法西斯国际主义者组织,为苏联统帅部提供了有关德军侵略计划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在远东的企图等重要情报。1941年10月18日被日本警察逮捕。1943年9月29日被判处死刑,1年后处以绞刑。
胡伯特·梅耶(HubertMeyer),1913年5月12日出生于柏林,2003年7月去世。他曾经武装党卫军SS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师,担任党卫军(号码:266464)一级突击大队长,还曾在后在武装党卫军SS12希特勒青年师担任师长。从1969年到1992年间他一直担任HIAG的荣誉解说员。
阿尔贝特·施佩尔 阿尔贝特·施佩尔,一译斯皮尔(Albert Speer,1905—1981)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建筑师,因其建筑设计特点再现了希特勒青年时期的梦幻,从而受到希特勒的赏识,成为他的密友之一。施佩尔从此飞黄腾达,先后担任希特勒的私人建筑师,德国建筑总监,军备与战时生产部部长,使德国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因此,人们认为战时的施佩尔对德国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比希特勒、希姆莱、戈林、戈培尔和那些将军元帅们更为重要,他们或多或少都成了施佩尔的辅助者,因为事实上是施佩尔在操纵战争这台巨大的机器。
酒井直次,1891年生,1911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3期,1920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第32期,1937年来华参加作战。他多次率部对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极力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犯下桩桩滔天罪行。
栋居弘一良:杰出的推理小说家森村诚一笔下的侦探。从小,母亲在战乱中跟一个军官私奔。父亲是一个穷教师,因阻止美军日本妇女,被美军打死,这就形成了其孤独的性格。当上侦探之后,常常一言不发,运用推理来破案。在《人性的证明》中,从凶杀现场发现一顶草帽和一本诗集,深入调查,使八杉恭子在人性面前低下了头。为了查找证据,坚韧不拔,使冷酷的八杉恭子恢复了人性。
栗田健男(くりた たけお 1889 年4 月 28 日 - 1977 年 12 月 19 日),日本海军中将。生于茨城县水户藩士家庭。祖父是藤田东湖、会沼泽正志斋的徒弟的东京帝国大学教授栗田寛文学博士、父亲是汉学者的大日本史编辑人员栗田勤。茨城县立水户初中、海军军校 (38 期)毕业。军校毕业后,是日本海军军历最长的指挥官(34年),当过11艘驱逐舰的舰长,3任驱逐舰队司令,3任水雷战队司令,水雷学校首席教师、鱼雷战经验丰富无比。常年在海上服役,没时间去海军大学镀金,除了生病没有在陆地上呆过,是没有在官衙工作的经验的道地的舰队派的老油子。
季娜,女,二战时期苏联著名的谍报员。季娜是位很普通的莫斯科姑娘,1916年出生在一个寻常的职员家庭。当她以出色的成绩由外语学院毕业时,中国爆发了“卢沟桥事变”,日本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野田毅(1912—1948)日本鹿儿岛人。丙级战犯。日军下级军官,1937年在攻占南京前后,与向井敏明进行了骇人听闻的杀人比赛,野田毅使用祖传军刀砍杀了中国军民105人。1947年野田毅与向井敏明被中国盟军逮捕,被押到南京军事法庭受审。12月18日,庭长石美瑜宣判野田毅和向井敏明犯有杀人罪和违反战争罪判处死刑。1948年1月28日,野田毅及向井敏明被押往雨花台刑场执行死刑。
克特·司徒登(Kurt Student,1890年5月12日-1978年7月1日)是德国空军一级上将、德军伞兵的首创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战斗机飞行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是德国伞兵部队—空降猎兵的司令员。
玛尔维娜·格特勒,女 出生在匈牙利,二战期间的被称二战期间的“英国版玛塔·哈里”,但更多人却称她为曼茜·格特勒。玛尔维娜·格特勒在波兰长大。1935年,到英国不久,她就迅速打进上层社会,直到现在,军情五处(MI5)仍然不清楚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我1940年1月入伍,到中国后一直在山东作战,1944年的鲁东作战,还有后来的山东战役、秀峰战役,以及莱芜战役等,我都参加了。那些战役都很激烈,也很残酷。我们是机关枪中队的,至于说打死了多少中国人,那可想而知。尤其是战役之后,会抓到很多的中国军队的俘虏,那么就会用机关枪把他们统统打死,这大概是不计其数了。
町尻量基子爵(まちじり かずもと,明治21年(1888年)3月30日-昭和20年(1945年)12月10日),日本陆军中将,历任第六师团长,陆军省军务局长,化学兵监,印度支那驻屯军司令官。<br />
安德烈·拉甫连季耶维奇·格特曼Андрей Лаврентьевич Гетман(1903-1987)1964年苏联陆军大将。 战时近卫第11坦克军军长。
孟席斯,(英文名RobertGordonMenzies)(1894.12.20~1978.5.15)澳大利亚总理(1939~1941,1949~1966)。生于维多利亚州杰帕里特,卒于墨尔本。曾就读于墨尔本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1966年退休。1963年受封为爵士。著有《澳大利亚宪法研究》(1933)、《澳大利亚联邦的中央政权》(1967)和《战时的法制》(197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