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顺,生于1902年,天津人,评剧女演员,工旦。她是第一代评剧演员,“李派”创始人;是评剧进入“奉天落子”时期的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其父为高腔演员。李金顺幼年曾习京韵大鼓、京剧、小调16岁拜孙凤鸣为师学唱落子。1920年到哈尔滨演出,因唱腔大鼓味过浓,观众把椅垫仍到台上。李金顺没有后退,投到倪俊声处学艺,并转艺多师,终于形成了吐字清晰,纯朴又充满感情的大口落子演唱风格。另有同名人物贵州政协原副主席李金顺。另,李金顺 男,汉族,1943年7月生,河南南阳人,贵州政协原副主席。
筱玉凤(1919-2004)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原名杨素云,政协锦州市第四至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委员会常委。生于1919年,河北省霸县人。
王金香,1948年生,山西翼城人。山西财经大学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政史系。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当代史和社会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加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一项。出版《中国禁毒简史》和《国史纪事本末》,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多篇论文。
单少峰嗓音圆润悦耳,吐字归韵潇洒自如。多用越调演唱,颇见创腔才能。其唱腔多吸收京剧二黄、四平调、及京韵大鼓音调加以融化。曲调、格式不拘泥传统规律,在节奏处理上也有所突破。50年代末,他与孙伟合作在《小忽雷》剧中创作运用的小生(反调大慢板)唱腔,在津尚属首见。
筱彩凤,原名杨敏,女,1929年生,大连人,祖籍河北省霸县桑园村。她姐妹六个,兄弟三个,除大姐杨桂芝没有学戏外,二姐筱银凤、三姐筱玉凤、四姐筱桂凤均学唱评剧,六妹杨素雯喜爱乐器,学了二胡。大哥杨殿臻和二哥杨殿荣、三哥杨殿喜,均是评剧琴师及文武场。她随姐姐学习了《马寡妇开店》、《桃花庵》、《花为媒》、《牧羊卷》、《玉堂春》、《珍珠衫》等剧。18岁时,在北京有幸拜著名评剧老演员吴寿朋为师,学了《夜审周子琴》、《保龙山》、《杜十娘》、《枪毙驮龙》等剧目并与哥哥姐姐在北京、天津、大连、山东等地演出,受到了当地观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