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山,男,1956年出生于河北省沽源县,1977年考入河北大学中文系读本科,分别于1981、1984、2002年获得文学学士(河北大学)、硕士(武汉大学)、博士(南京大学)学位。现任戏剧影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管理学博士,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国际金融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教学名师、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国家精品课程《国际金融学》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江苏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江苏保险学会副会长和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教授等。 长期从事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学,以及中国涉外金融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20个(本网页只列出重要的12个),出版《国际金融学》、《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研究》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研究》等著作教材20多部(含合作,只列出重要的9部),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和《国际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0多篇(含合作,只列出重要的30篇),30多次获省校级以上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只列出重要的27项),曾赴美国、墨西哥、比利时、荷兰、奥地利、日本、新加坡、越南、台湾、香港和澳门等海外国家与地区攻读学位或从事学术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学,中国涉外金融。厦门大学EMBA名誉讲师,主要讲授《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EMBA课程。
邱小军,教授、博导、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所长、声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1989年和1992年分别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语音信号处理,1995年于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暨声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有源噪声控制。
著作 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教研室主任。
宋方敏,男,1948年生,197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综合找矿专业,中国地震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75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就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及其前身—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所。主要从事地震地质、新构造、活动构造研究。
沈俭一,男,1979年12月大学化学专业毕业。主要研究工作: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穆斯堡尔谱学研究;超细非晶合金催化剂的化学制备、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代表著作《诱导自催化反应制备Ni—P超微非晶体合金》。
沈坤荣,男,经济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申晓云,女,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南京大学中美文化中心兼职教授,中国近现代史方向博士生导师。独著和合著著作多本。
盛昭瀚 男,江苏镇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院长,曾任东南大学副校长,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第一任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物流技术工程中心主任,南京大学社会科学计算实验中心主任,江苏省系统科学学会会长。 曾任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部评审专家等,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评审专家、工程硕士全国物流工程领域协作组组长。
吴小山教授,男,1964年生。199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1996年在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任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99年担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0年破格晋升教授;2001年被聘为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有:人工薄膜与多层膜;X射线散射与同步辐射技术;铜氧化物超导与锰氧化物磁电阻材料的结构与物性等;曾主持或参加包括973项目在内的二十多项国家或省部级研究项目;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发表论文被他人引用120余篇次;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八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中国分析测试基金一等奖,第八届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等奖励与荣誉。"
文秋芳,博士学历,199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
王云骏,江苏南京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非政府组织发展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王加兴,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俄语系教授,同时也是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
王广厚,男,1939年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著作有《团簇物理学》、《粒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等。
男, 职务: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主任、教授、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英文专业,并留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1985年被学校选派到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学习,并于1986年获语言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学...
徐兴无,男,1964年7月19日生,江苏扬州人。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该系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课程,1990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进入该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课程,1993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留聘南京大学中文系,在古代文学专业任教。1997年聘为副教授。2000年7月至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担任访问学者,2001年7月回国。2002年担任副系主任。2003年聘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文学。 1999年3月赴香港中文大学担任访问学者。1999年10月,赴台湾清华大学参加其与北京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闻一多先生百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担任访问学者。2003年12月,赴香港浸会大学参加“汉魏六朝宗教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徐小跃,男,1958年6月20日生,安徽滁州市人。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南京大学“儒学与基督教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哲学学士,中国哲学硕士,中国历史学博士,中国哲学、宗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新,女,籍贯重庆市双桥区,中学就读重庆南开中学(被校友评为杰出校友)。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中华英才网的初始投资者和董事会主席,中国风险投资协会理事会理事,中国最优秀的风险投资家之一。拥有在中国10年以上的风险投资经验。2005年,徐新离开霸菱投资,创办今日资本集团。被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人”——即“亚洲之星”奖;被《投资与合作》杂志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风险投资家之一。2014年12月29日,在福布斯中文版推出中国最佳创投人榜单中,徐新获得第二。2015年2月26日,《福布斯》杂志发布亚洲地区最具影响力女性商界领袖50人排行榜,徐新上榜。2018年2月,徐新位居福布斯2018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第24位。2018年5月,2018新财富500富人榜发布,徐新、李松90亿元财富,排名第334位。
许钧,男,汉族,1954年9月出生,1975年毕业于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法语专业。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解放军陆军三十五师有线电连文书,解放军南京外语学院教师,法国勃烈塔尼大学留学生,南京外语学院法语专业助教,南京大学法语专业研究生,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南京大学外文系讲师,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获得者。现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于津平,南京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中心兼职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刊物《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ies》编委,《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多家刊物匿名审稿人。1988年获南京理工大学工学硕士,1993年作为日本大阪府国际友好奖学金首批获得者赴日留学,1996年获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经济学硕士,1999年获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并成为日本大阪府立大学经济学部首位外籍教师, 2002年任职南京大学商学院。近年来,曾在法国巴黎十一大学进行合作项目研究、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进修、多次应邀在国外讲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先后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Journal of Economics, Business and Law》、《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Foreign Trade Studies》、《Journal of Slavic and East European Studies》以及《世界经济评论》(日本)等多家国际刊物和国内《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研究成果一等奖。
俞为民,男,1951年2月12日生,浙江余杭人。1978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大学古典戏曲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留校,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代小说。目前主要从事宋元南戏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
尹会成,男,1966年10月出生于山东临沂。1992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并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和宝钢优秀教学奖一等奖。
杨振宇,1944年出生于文化艺术之乡——安徽太和县。自幼酷爱书画,师从张鹏侣、赖少其等大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华海书画院院长、浙江丽州画院特聘名誉院长。
杨正润教授,1944年1月生。籍贯:江苏省镇江市。1967年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1981年南京大学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同时担任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等学术职务。主持国家科研项目和教育部科研项目各一项。主要论著有《人性的足迹》(1991),《传记文学史纲》(1994)(获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生活教你学会爱》(1995),《你只有一种人生》(1995),《雪莱传》(1998),并发表有关比较文学、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等方面的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丰硕,专著有《人性的足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26万字)等,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很多。
左玉辉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环境科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环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张京祥,男,1973年生,籍贯江苏盐城。 1984—1990年在盐城中学学习。1990-1999年在南京大学分别获得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国家注册规划师。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经济与区域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历 1959年1月9日生,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士(1982)、文学硕士(1984)、文学博士(1989)。历任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研究员(1992),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特邀研究员...
1966年2月出生,2000年6月获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学位,2001年5月入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5月出站。先后在《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等发表论文100余篇。
张宏生教授,1957年5月出生于江苏徐州,祖籍山东掖县。
张庆龙,男,汉族,1938年6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一二三团退休职工。
张新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语言学、符号学与文学。1997年任副院长、2000年任中国驻法大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2006年获法国政府棕榈教育勋章(骑士)。2008年获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学奖翻译奖。
张永桃,男,1943年12月生,上海人。1965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大学本科。现任南京大学教授。
张涤新,理学博士,金融学系教授,南京大学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中心主任,新加坡国立大学Honor Research Fellow,香港城市大学高级研究员,香港大学研究员,《德国数学评论》评论员,中国统计学会理事,全国统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数量经济学会企业专门委员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跨世纪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两度入选广东省"百人工程"培养对象,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审专家,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专家。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省劳动模范”称号。
张红霞,女,1959年11月生,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育学博士(Ph.D.), 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科学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与文化。开设“教育研究方法概论”、“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课程。
张 荣 用柔弱双肩挑起一个军人家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1998年10月,王益作为空军精神文明标兵在全国巡回演讲时,张荣的事迹才被发现。
朱刚,原男子排球运动员,国家男排队员、四川男排主力副攻手朱刚2001年1月4日下午15时30分在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马方综合症(marfan syndnome 心血管疾病)突发,抢救无效而死亡。
朱永元,男,1949年8月出生,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介电体超晶格的研究。现代学者、教授。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代表作品: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
章维益,男,1960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82年在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8在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任Research Associate并参加德国联邦科研部(BMFT)高温超导电性特别项目(SFB)的研究;1992年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员;1993年回南京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1996年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98年任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
赵健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951年生于山东省莘县,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和文学理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郑毓信,男,1944年8月生,浙江镇海人。1965年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1981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大商学评论》副主编,《董事会》杂志学术顾问·研究领域:转型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曾就读于南京大学(1993,获硕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1996,获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999,博士后),入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3),曾获江苏省第十次(2007)第八次(2003)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一等奖,第二届蒋一苇企业改革发展学术基金优秀论文奖(2002).入选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二培养层次(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