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臣院士(1937~2005),生于吉林长春,汉族,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本科毕业,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班毕业,1960~1963年和1968~1970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任教,1970~1994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任教,1994年至今在北京交通大...
麦松威(ThomasChungWaiMak),1936年10月生,中科院院士、结构化学家。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鹤山。
魏奉思   魏奉思,中科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
杨芙清教授,1932年生。江苏无锡人。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理事长、名誉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 IEEE Fellow,贝尔实验室基础科学研究院(中国)高级顾问,《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电子学报》副主编,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校兼职教授。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1957-1959年在前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和莫斯科大学数力系学习,1962-1964年任前苏联杜勃纳联合核子物理所计算中心中国专家。
黄春辉,女,无机化学家,教育家。长期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她的研究方向涉及稀土分离化学、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培养了专业人才。现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及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教授。
黎乐民,1935年12月6日生于广东省电白县大衙铺贝村,中国科学院院士,民盟成员。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转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59年在该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5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77年起回到北京大学化学系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理学部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与计算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B辑:化学)执行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中国化学快报》副主编等学术职务。
周卫健,女,汉族,1953年3月生于贵州贵阳,河南南乐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93年2月加入九三学社,在职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地质学部副主任、常委。
莫宣学,1938年12月生,广西融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岩石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岩石学家。
徐立之,分子遗传学家。1950年12月21日出生于上海,成长于香港。就读于何文田官立中学,后入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生物系。1972年获理学士学位。1974年中大硕士毕业,后赴汲美国匹兹堡大学。1979年取得博士学位。其后于美国田纳西州OakRidge国家实验室及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遗传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后于多伦多大学出任教席,并任多伦多病童医院研究所遗传系主任及首席遗传学家,同时为多伦多大学教授及H.E.Sellers囊状纤维症讲座教授。2002年9月出任香港大学校长。2014年3月31日卸任香港大学校长。2015年1月9日担任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院长,任期至2017年7月31日。2016年获颁大紫荆勋章。
       钱煦教授在力学对基因表达和信号传导的影响、整体与系统生理学、分子、细胞与组织生物工程学、细胞膜的生化特性与分子构建、穿过血管的大分子输运等学术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国际上有影响的Nature、Science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39篇,并完成9部经典论著。  
崔向群,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1年12月生于重庆市万州,籍贯山东博兴。197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1982年、1995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博士学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陈颙,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翟明国前寒武纪地质与变质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7年12月生于河南济源,籍贯河南济源。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82年、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国际冈瓦纳研究会执行委员,《岩石学报》主编,《Gondwana Research》编委。主要从事前寒武纪地质和变质地质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在华北发现古老高压麻粒岩-退变榴辉岩变质地体,对于理解地壳的早期形成和板块构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华北条带状铁建造的时代与构造环境的研究,在早前寒武纪的地质环境、大气和海洋的氧化状态方面提出新的看法;建立了华北早寒武纪下地壳剖面,提出华北东部大部分下地壳在中生代被置换,并引发了大规模金矿成矿作用;通过对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重大事件的厘定,提出了华北早前寒武纪陆壳经历了由垂直到横向转变的三阶段构造模式。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罗伯特·康(RobertWolfgangCahn)物理冶金学家。英国国籍。1945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物理系,1950年、1963年先后获该校哲学博士、科学博士学位。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