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波特列索夫Потресов,АлександрНиколаевич(1869—1934),(笔名斯塔罗维尔Cтaровeр),俄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最早一批社会民主党人、俄国孟什维克领袖之一。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教授、党支部书记;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教授、文学院教学科研委员会主任。1982年2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学位。1985年7月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专业方向古...
李长庚(1869—1912),字亦白.号莲坡,早期中国同盟会会员,昌邑县议事会汉长,昌邑县渔洞埠村入。他出身诗书家庭,自幼嗜学,精通经史。立志创办教育,培养贤人,改革旧制,救国救民。先后在本村、五皇庙、西下湾等村办学。1904年清廷废科举制,他大力倡办学堂。曾与于思渡、齐洛亭、张子佩等创建育秀小学并亲任教员,后又去济南师范速成科读书.
肖先发(1898~1946),河南省新县郭家河乡人。
杜米特鲁·柯柳(英语:DumitruColiu,罗马尼亚语:DumitruColiu(杜米特鲁·科列乌),男,保加利亚语:DimitarKolev(迪米塔·科列夫),俄语:ДимитърКолев;1907年——1979年)罗马尼亚共产主义活动家、政治家,曾长期掌握党政监察大权。1945——1979年为罗共中央委员,是罗共第六届(1952年5月中央全会增补)、七届、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刘芳贵,字群圃,1903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出生于山东临清。1925年10月毕业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五期步兵科。积功累升至第21师第61旅第122团上校团长。1937年8月19日在河北昌平向日军阵地进攻时腹部中弹,旋在山西大同伤重殉国。
宗孟平(1907—1935),原名宗益寿,江苏宜兴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br>
庄汉梁:又名庄二十,潮阳西胪镇东凤村人。青年时期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参加彭湃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成长为一位进步的知识青年。1942-1949年任东凤乡乡长,1943-1945年兼凤山庄抗日杀敌自卫中队队长。
宋秉馨又名宋夫堂,男,汉族,1913年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微山县欢城镇小宋楼村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北上抗日取得胜利后,1946年又随队伍返回山东家乡地区,投入到了解放战争中,将国民党及还乡团顽敌一举歼灭,为新中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1978年离休后至今被当地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宣扬红色爱国主义教育。
彭畏三(1901――1969)曾用名彭国相,滕州市东沙河镇前大庙村人。1923年,考取北平师范大学外文系,毕业后至抗战前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在任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和资助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多次支持和保护进步青年学生,使其免遭国民党当局的迫害。
何懋金,1917年2月出生,万县河口乡人。5岁开始跟着祖父何成芝读古书,8岁转入新学,先后在天元寺小学、万县县立中学、致远中学、重庆求精中学读书。少年时代受叔父何其芳影响,思想进步。1944年,何懋金考入成都金陵大学农经系,他勤奋好学,常与学院的进步教授和同学研究探讨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秘密阅读解放区土地政策和整风文献,学习《资本论》、《大众哲学》和《新经济学》等革命书籍。同年他加入地下党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协会”。
高国盘(1905~1945),原籍江苏镇江五摆渡,民国4年(1915),因坍江迁居高资勤丰村。租地为生,家贫未能读书。14岁去日本横滨学理发,吃尽异国学徒之苦。九一八事变后返国。民国,26年(1937)年底,日军窜至勤丰村,以搜查中国士兵为名,...
姜兆麟,早期中国共产党员,是松江地区第一位女党员,烈士姜辉麟的胞姐。1893年,姜兆麟出生于松江城内北仓桥堍的贫苦塾师家庭。1913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做秘密工作。曾先后掩护大批中央领导人员。后因病与党失去联系,1949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松江专区人民医院、松江地委供给科、专区妇委工作。1971年去世。
乔恒志(40军120师358团)(1929--1950),战斗英雄。辽宁辽阳人。1945年参加东北人民自治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抢救伤员牺牲后被追认为模范共产党员。
谭祖尧(1902年—1927年4月28日),四川省 江津白沙高占(今属 重庆市)人;早年就读于白沙高等小学,“五四”运动时期,被选为白沙学生联合会代表;1920年考入江津中学,1922年入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任李大钊秘书,为李大钊提供言论决策的参考;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炮轰天津大沽口,并纠集英、美、法等国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他在李大钊带领下,组织北京总工会和学生举行抗议活动,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大会,在向段祺瑞执政府请愿中,遭到镇压,谭祖尧奋不顾身掩护李大钊,受伤后经抢救脱险;次年4月初,反动军阀张作霖逮捕共产党员,谭祖尧岳父在北洋政府陆军部机要科工作,预先通知他转移,他不愿离开,4月6日,张作霖派兵将李大钊和谭祖尧逮捕,4月28日,与李大钊一同英勇就义。
曾海庭(1914―1943),男,江西瑞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随军长征到陕北。
(1915—1946)革命烈士,山西交城人。时在县城广生院毕业后,在东关杂货铺学徒山西人。
吴如觅(?-1934),福建省政和县东平乡营前村人。参加革命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北游击队的秘密接头员,参加了闽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4年在反“围剿”被敌包围,突围后逃往建瓯,此后失踪。1981年11月24日政和...
廉保生1956年入伍,27岁时担任大陆空军航空兵某大队中尉通信员兼机炮手。1965年11月11日,飞行员李显斌决定趁训练投奔台湾,结果飞机偏离跑道,机尾着地,李显斌、领航员李才旺受伤被抬出机舱。廉保生发现降落地点是台湾而非大陆、且四周都是荷枪实弹的“国军”后,当场举枪自尽。廉保生、李才旺后来被大陆平反,廉保生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传炯(1884年-1935年),男,汉族,字仲遴,安徽省无为县人。近代海军将领。他出生在一个教书先生家庭,家境清寒,幼年随其父王鼎丞识字,并在学馆馆东家中伴读。1901年入江南水师学堂驾驶班第四届,与饶涵昌沙训麟张兆宣陈季良朱孝先朱天森王光熊方佑生汤心豫林瑞田等同学。多次参加考试,皆名列第一。1906年12月(光绪三十一年二月)毕业。1935年患血毒症,病菌侵入脑内而不治,客死于南京寓所, 终年51岁。
滕静夫(1905—1949),曾任滇黔桂边区劳农会主席、滇黔桂边区革命游击队政委,1949年初牺牲。
张诚军(1915―1942),男,又名九匡,广西合浦人。1937年在中学教书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合浦县白沙公馆中共支部书记、白沙地区区委书记,是白沙地区中共组织的创建人之一。1940年7月,赴海南岛琼崖独立总队政治部工作,后任总队第四支队第二大队政委。1942年初,率队奔袭光村日伪维持会和日军专卖局,并乘胜在海芳村打退日军增援部队,缴获大批战利品。3月,参加白南战斗,率所部截击日军。4月,在临高县战斗中下肢中弹受重伤,于同年冬牺牲。时年27岁。
亚历山德鲁·伯尔勒迪亚努(1911年1月25日,科姆拉茨——1997年11月13日,布加勒斯特)前罗马尼亚共产党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主要领导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罗共“六君子”之一。曾任罗共中央执委、常委、主管经济和贸易的第一副总理,1968年因与齐奥塞斯库政见不合而被边缘化。1989年罗马尼亚剧变后曾任救国阵线领导人、国会参议长。
夏尔·拉图尔·罗日耶(Charles Latour Rogier),1800年8月17日-1885年5月27日,生于法国北部埃纳省的圣康坦镇,比利时政治家、外交家,比利时革命领导人。1840-1841年他担任公共事务和教育部长,1861-1868年他兼任外交部长。
王朴(1921—1949),又名王兰骏,重庆江北县(今北碚区)复兴镇人;王朴6岁时随父母东渡日本,于1927年回国。1932年,在重庆第一高小读书,几年后,进入求精中学学习。当年秋季,考取了另一所学校,因支持进步教师,被无理开除。此后...
丁志谦(1889-1965),乳名奶奶,生于1889年2月,浙江省缙云县靖岳人。从小受父亲革命思想熏陶,反对缠脚,提倡女子就学,人们称她为“大脚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