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名涯,以字行。别号“真回老人”。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人。回族。
马明道(1908~1991),中国现代穆斯林宗教学者,回族,原籍北京。
穆斯林政治人物和新闻工作者。取名「阿富汗尼」被认为是要隐藏他出身波斯什叶派的身分。1866年起居住于阿富汗,一年后成为汗(君王)的顾问。改朝换代后,他也被免职,于是前往伊斯坦堡,1871年转往开罗。他在那里以群众煽动家和异教徒出名,1879年被驱逐出境。1883年到巴黎,他拥护伊斯兰文化,与欧洲优势文化相对抗。在俄国(1887~1889),他似乎从事反英宣传活动。此后又去伊朗,1892年再次被当作异端分子驱逐出境。四年后,他唆使人谋杀沙阿以报复。他在不能使苏丹关注他的泛伊斯兰教思想后,死于伊斯坦堡。
薛文波(1909~1984)中国现代穆斯林知名人士。字西村,号锦章,经名达乌德。回族。北京市人。1933年毕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律系。曾与北平各大学回族同学共同发起组织“北平伊斯兰学友会”,积极致力于弘扬伊斯兰教精神的活动。1932年,为...
努尔丁(1146~1172在位)继其父捍卫伊斯兰教的事业,在抗击十字军的斗争中取得重大胜利。1151~1164年,努尔丁同其兄组成联军,夺取十字军建立的埃德萨伯国、大马士革和安条克公国的一部分,俘虏了埃德萨伯国统治者佐塞林二世、的黎波里伯国的统治者雷蒙三世和安提俄克公国的统治者菩希蒙德三世,从而遏制了十字军的大规模进攻。
阿塞拜疆人(Azerbajanians), 西亚伊朗民族。自称阿塞里列尔人,又称阿捷尔拜疆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属欧罗巴人种西亚类型。使用阿塞拜疆语,分为多种方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阿拉伯字母文字。信伊斯兰教,为什叶派和逊尼派教徒。历史上曾由于分布地区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形成了在经济、文化和生活上各具特点的集团。手工业发达,妇女编织地毯,男子从事绣花及铜器、木器雕刻,技艺高超,产品种类繁多。社会和家庭生活中,还保留有某些父权制残余。
一、拉希姆 谢里夫-阿布杜-拉希姆 / Shareef Abdur-Rahim 位置: 大前锋 身高: 2.06米 / 6尺9 体重: 111公斤 / 245 磅 生日: 1976-12-11 球队: 已退役 选秀: 1996年第1轮第3位 学校: 加利福尼亚大学(California) 99年毕业 国籍: 美国
阿卜杜勒·卡迪尔 阿卜杜勒·卡迪尔(&aposAbd al-Qadir,1808~1883) 近代阿尔及利亚伊斯兰教学者,抗法斗争民族英雄。生于西部穆阿斯凯尔附近的瓦迪埃尔,汉曼村。其父穆希丁是哈希姆部落酋长,苏菲派卡迪里兄弟会谢赫。幼年...
伊斯玛仪是先知易卜拉欣之长子。《古兰经》中12次提到其名,多与众先知并提,主要说明他们均系在先知穆罕默德之前曾接受过安拉“启示”和“引导”的使者(如4:163,6:86),是独一的真主的崇拜者(2:133),是“坚忍的”、得到真主恩惠的“善人”(21:85、86)。集中表述伊斯玛仪身份和品德的经文是第19章第54~55节;“你当记念在这部经典里提及的伊斯玛仪,他确是重然诺的,他是使者,又是先知。
比鲁尼(波斯语:<b></b>)是波斯著名科学家、史学家、哲学家。本名艾布·莱哈尼·穆罕默德·本·艾哈迈德·比鲁尼。生于花刺子模城的比伦郊区,故以比鲁尼著称。据传比鲁尼出身于花剌子模的一个伊朗贵族后裔家庭。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教义。青年时曾到朱尔占师从艾布·纳斯尔·曼苏尔等著名学者。他博览群书,广交学者,学识渊博,富有创造性,对史学、地理、天文、数学和医学均有很深的造诣。比鲁尼被后世学者誉为“百科式的学者”在伊朗科学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阿伊莎(A ishah),女,出生于1976年,在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8个子女中,阿伊莎是唯一的女儿,因性格酷似卡扎菲而深受宠爱。阿伊莎美艳动人,貌似超模辛迪·克劳馥,被阿拉伯媒体称为“北非的辛迪·克劳馥”。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Mehmud Qeshqiri)), 生于1008年,卒于1105年,11世纪中国维吾尔族著名语言学家、突厥语学家、哲学家。全名伊本·穆罕默德·本·侯赛因·麻赫穆德·喀什噶里。
刘天明,生于60年代末期,杭州出版社《红苹果》周刊常务副主编。曾就读于中国美院工艺系。90年代初担任《丽水日报》美术编辑,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各类美术作品千余件;2004年担任《住在杭州》楼市杂志主编,创办浙派传媒机构。现兼任浙江不知慢运动服饰有限公司策划总监、上海《慢运动导刊》总编、浙江九和置业有限公司策划顾问、杭州臣美咨询管理公司特聘专家。
侯奈因·伊本·伊斯哈格(Hunayn ibn Ish—aq,809~873)阿拔斯王朝著名学者、翻译家,巴格达智慧馆馆长。别号艾布·栽德。生于伊拉克的希拉城,属伊巴德部落。其父伊斯哈格为信奉景教的阿拉伯人。他早年受教于叙利亚基督教医学家伊本·...
伊利贾·穆罕默德(Elijah Muhammad,1897~1975)
阿拉伯阿拔斯王朝诗人、历史学家。全名艾布·法拉吉·阿里·本·侯赛因·伊斯法哈尼。生于波斯伊斯法罕,在巴格达长大。为伍麦叶王朝末代哈里发麦尔旺二世的苗裔,信奉什叶派教义。青年时代曾游学到过巴士拉、库法,后定居阿勒颇,曾在哈姆丹王朝素丹赛弗·道莱宫廷中从事创作。通晓伊斯兰教义、哲学、历史、文学、诗歌、乐理。卒于巴格达。曾编选阿拔斯王朝著名诗人艾布·努瓦斯、布赫图里、艾布·泰玛姆等人的诗集。
乌宗·哈桑(Uzun Hasan,约1423—1478),生于底格里斯河上游的迪亚尔巴克尔,出身于土库曼封建贵族家庭。波斯土库曼白羊王朝统治者。
《古兰经》中记载的古先知之一。
苏莱曼二世,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哈里发),他的执政时期是从1687年到1691年。
伊斯兰教早期派系领袖之一。全名阿卜杜拉·本·祖拜尔·本·阿瓦姆·艾塞迪。生于麦地那。早年曾随穆斯林军远征北非。
毛拉·穆萨·赛拉米(MawlaMusaal-Sayrami,1838~约1913),中国新疆伊斯兰教学者、历史学家。维吾尔族。其先祖于1538年被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汗王欧拜杜拉封为塔什干地区的伊斯兰宗教首领。17世纪末,其家族被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强行迁至新疆。
穆罕默德·谢巴尼(Muhammadal—Shaiani,749~805)伊斯兰教著名教法学家,哈乃斐教法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释奴出身。原籍一说为大马士革郊区的哈拉斯塔(Harasta),一说为阿拉伯半岛。生于伊拉克的瓦西特,长于库法。其父曾在沙姆地区...
麦赫杜姆·阿扎姆(Makhdum A‘zam,1461~1543) 中亚苏菲派纳格什班迪耶教团第五代著名宗教领袖,新疆喀什噶尔和卓家族先祖。一译“玛哈图木,阿杂木”。本名艾哈迈德·卡桑尼。“麦赫杜姆·阿扎姆”为其尊号,意为“最伟大的主宰”。中亚撒马尔罕附近达赫比德(Dahbid)村人。
穆艾叶德·费丁(al—Mu’ayyadfial—Din,~1078)11世纪伊斯兰教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著名哲学家、教法学家和诗人。法蒂玛王朝中期的宣传鼓动者之一。本名希拜图拉·本·穆萨·本·达乌德。生于波斯设拉子一拥护法蒂玛王朝的什叶派穆斯林家庭。
穆哈西比生于伊拉克巴士拉。出身于富有的贵族家庭。幼年受到良好的宗教教育,后信奉苏菲主义,放弃富裕生活和财产继承权,虔心苦行禁欲。不久移居巴格达,从师苏菲主义巴格达派始祖马鲁夫·凯尔黑(M'rufal—Karkhi,~816),学习圣训、教法和苏菲学理,潜心精神修炼,并对当时伊斯兰教各学派的学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成为著名的苏菲派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