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川纪章

简介:黑川纪章,日本建筑师。1934年4月生于名古屋市,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后就读于东京大学,以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0年参加“新陈代谢”组织,作为中心成员活动。1962年成立黑川纪章建筑城市设计研究所,1964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他曾与和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
[展开]

黑川纪章的个人经历

人物生平

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1934年——2007年 )是日本知名建筑师。1934 年 4 月他出生在日本名古屋。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建筑师,他的第二个妻子若尾文子是昭和时代的著名影星。1946 年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耳濡目染,黑川纪章从小就受到了有关的严格训练。1957 年,黑川纪章从京都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系毕业后,进入在东京大学的丹下健三的事务所工作。1959 年他获得了东京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五年后又获得了东京大学建筑学博士学位。自从 1961 年独立开设了自己的建筑与都市设计事务所之后,黑川纪章就走上了创作的独特的道路。他的作品遍及欧洲、美洲、中国、东南亚等国家。曾获得日本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奖、法国建筑科学院金奖、日本艺术学院大奖、索菲亚第五届国际建筑双年展大奖。同时,他还是日本建筑师协会会员,美国、英国、法国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在芝加哥还成立了以黑川纪章命名的建筑艺术博物馆。1986 年以来,他被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聘为荣誉教授。

黑川纪章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认为建筑的地方性多种多样,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他提出了“灰空间”的建筑概念,这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量采用庭院、过廊等过渡空间,并放在重要位置上。

黑川纪章的代表作品有:东京规划;螺旋体城市方案(1961)、中银舱体楼(1972)、福冈银行本店(1975)、琦玉县立近代美术馆(1982)、东京瓦科尔曲町大楼(1983)等。

黑川纪章在海外也参加了许多设计工作,如1990年北京由中日两国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21世纪饭店),其主要建筑有豪华世纪饭店、世纪剧院、国际会议厅、教育研修楼、银橄榄体育世界、中国青年婚谊宫、音像演播制作中心、电化教室等,也是黑川纪章提出的总体建筑设计方案,由中日两国建筑师共同设计的。 如今,郑东新区已成为郑州人引以为豪的新城市“形象大使”。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建筑大师于2007年10月12日在日本死于心肌梗塞.。

黑川纪章

创作生涯

黑川纪章的创作生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新陈代谢”或“舱体”时代和70年代中期以后的“共生思想”时代。1960年,新陈代谢派在其宣言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处于动态过程中。作为其主要成员之一的黑川纪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变形”的概念和“点式法”。他预言未来的建筑将以“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的理论而广为人知。他所谓的“结构”思想主宰了他早期的建筑构想。在1970年的大阪国际博览会上,黑川纪章推出了TB实验性住宅,将建筑所具有的发展可能性充分表现出来了。为此他被视为建筑界的前卫人物。

1972年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体楼再次引起轰动。这幢鸟巢式的建筑几乎成了他的商标。它的新陈代谢的解决方法可分为两个部分:建造永久性的结构,然后插入居住舱体。后者可以随时更换。黑川纪章用140个6面舱体悬挂在两个混凝土筒体上,组成不对称的、中分式楼。在仔细琢磨的小房间里,配有磁带收音机,高保真音响,计算机和浴厕,没有一寸多余的空间。这些可以搬动的舱体虽然以后并没有再挂到别处,但是黑川纪章对建筑的理解却产生了飞跃。

创新思想

此后,黑川纪章开始思考将技术的方法与富有哲理的思想联系起来。他觉得将日本文明和现代文明相结合是一条颇有前途的路子。他认为日本文化的特性是“对非恒久的”及“改变的需要”之接受力,将不同文化及意念整合为一种共生的关系,在相反的元素之间提供一种中介性空间。黑川纪章后来的大多数作品都包含了这些特征。

近段时间黑川纪章将其共生思想概括成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异质文化的共生、人类与技术的调和、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内与外的交融、历史与现代的共存、自然与建筑的连续。他试图以共生思想来改变西方中心和理性主义,并表达出自己根植于日本文化的意愿。黑川将所有的建筑元素都看作是相互间能够产生意义和气氛的词汇或符号。

1989年,黑川纪章应邀参加了福冈亚洲太平洋博览会“住宅环境展”的设计。他的方案是整个海岸住宅区的一部分,由银行、书店和事务所组成。建筑由不同的体量构成,中央是一个玻璃锥体,其周围是弧形、直线形和不规则的实体,屋顶的形式也各不相同。黑川纪章试图能通过不同的元素之间的关联与分离来唤起一种多义的、含糊的意义。他期望自己的设计能以不同的表情来适应不同的人,叙述不同的故事。

活动履历

黑川纪章从四十年前开始提倡“共生”思想,认为这一思想是即将到来的生命时代的基本理想,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秩序。“共生的思想”这一观念,不仅对建筑学界,而且对社会学界,经济学界及其它多种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今已成为时代的关键词。

获得日本文艺大奖的『共生的思想』(德间书店),初版于1987年,1992年该书获美国AIA最优秀建筑书奖,在英国还被选为RIBA十册优秀图书之一。1996年大幅修订后,更名为『新·共生的思想』重新发行。『新·共生的思想』由讲谈社国际部出版了英文版,在海外获得大量读者。『新·共生的思想』外语版在2004年出版德语版,2005年意大利语版,中文版。相信随着这本书的各种语言版本的出版发行,“共生的思想”这一理念,将被世界各地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

海外有名的出版社(如法国的Editions du Moniteur, 美国的Rizzoli, 意大利的Electa, Lu2019Arcaedizioni,domus,英国的Academy Editions等等)相继出了黑川纪章作品集。

美国的电影公司麦克宁。·布拉克伍德制作公司1993年完成了纪录影片“Kisho Kurokawa”(黑川纪章),在许多国家电视台播映。

美国芝加哥美术馆为了表彰黑川纪章对建筑界的贡献,将其展览厅永久地命名为|“黑川纪章画廊”。

1997年,法国蓬皮杜中心决定,将黑川纪章体现新陈代谢设计思想的,1960-1975年间41件原件素描和图纸及4件模型永久所藏,并从6月到10月举办了名为“Kisho Kurokawa Metabolism 1960-1975”的展览会,展出这些作品。

此外,“黑川纪章回顾展”从1998年1月于巴黎日本文化会馆开序幕,1998年4月至6月在伦敦RIBA建筑中心(英国皇家建筑协会),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在芝加哥美术馆,1999年2月至3月在柏林日德中心,1999年6月至11月在梵高美术馆(阿姆斯特丹),然后在日本国内巡回展出至2001年3月。2005年在德国建筑展览馆(法兰克福)开始了为期2个月的展出,并预定于同年6月在德国柏林建筑博览馆展出。

1997年,DOCOMOMO(Documentation and Convers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Movement)International向ICOMOS提交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项20世纪遗产·重要现代建筑的名单里,黑川纪章的代表作“中银密封箇型塔”(1972东京),“索尼塔”(1976,大阪)被列为日本重要建设设计代表作品。2003年,DOCOMOMO Japan将寒河江市府大楼(山形县,1967年)列为日本杰出现代建筑。

黑川纪章在40年的设计活动中曾多次荣获各种授奖、荣誉,其中包括被称为世界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法国建筑奥斯卡金奖(在日本是继丹下健三先生以来的第二个授奖者)、日本建筑界最高奖的日本艺术院奖,同时黑川还是日本艺术院设定的全日本3名院士建筑家之一。新加坡的280米写字楼republic plaza荣获1996年世界最高建筑奖法国世界不动产协会奖(此奖是根据建筑设计、投资回报两方面的综合评定而授与的)。吉隆坡国际机场2004年被授予第一届21世纪绿色建筑世界奖和意大利“业主与建筑师”优秀大奖。

作品欣赏

埼玉现代美术馆

埼玉县浦和市,1978 年至 1982 年。

埼玉现代美术馆(Saitama Prefectural Museum of Modern Art)位于埼玉县浦和市的北浦公园内,主要用来陈列装饰织物、家具、绘画和雕塑。根据城市公园法,建筑占地面积比不能超过 5%,高度限制在15 米以内。需要保留的还包括林荫道和古银杏树。为了满足要求,黑川纪章在地面上设了三层展览空间,包括博物馆藏品展、专题展览和常设展览。为了使各展览空间不封闭和孤立起来,他设计了一个高 20 米,并且直达地下层的中庭,所有的展览室、报告厅、餐厅、图书馆、楼梯间等空间都直接和这个空间相联系。

六本木王子饭店

东京,

六本木王子饭店(Roppongi Prince Hotel)座落在东京都港区距离六本木车站不远的小巷内,邻近东京铁塔,宿客以西方人居多。总建筑面积约为 1.3 万平方米。王子饭店是黑川纪章运用共生思想的典型范例。他将西方的建筑元素和日本江户时代的传统色彩融合在一起。在造型上,黑川纪章主要运用水平线条,形成强烈的韵律感。建筑为合院式布置,客房为单廊式,环绕中庭的游泳池由内凹双凸曲线构成,形成自由变化而又有对称的室内空间。建筑的室内设计也以条纹布置,

名古屋美术馆

爱知县,

名古屋市美术馆(Nagoya City Art Museum)座落在爱知县名古屋市中区白川公园内,为市民提供鉴赏和研究艺术的场所,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基地为三角形,南北向狭长。由于公园区对建筑有严格的要求,黑川纪章将美术馆设计为三层建筑物,其中一层沉入地下,减少了建筑体量,和公园的景色更好地协调起来。主入口广场上布置了活动雕塑和下沉式庭院,从下沉式庭院可直接进入地下层的美术藏品展和档案馆。在南入口则布置了水池和室外展。建筑内部设计了一个上下贯通的中庭,

广岛现代美术馆

广岛,

广岛市现代美术馆(Hiroshima Cit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座落在广岛县广岛市南区比治山艺术公园内,它 的宗旨是促进当代艺术。(“当代”是指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的时期)。黑川纪章设计了占地 29 公顷的比治山艺术公园和广岛现代美术馆的总平面。他将图书馆、自然博物馆、地方历史博物馆、雕塑广场、露天剧场等建筑以村落的方式进行布置。美术馆建在山脊上,平面略呈马蹄形。60%的建筑面积布置在地下,半室外和过渡空间加强了艺术公园的整体性和共生关系。象征了蘑菇云的圆形广场设在博物馆的中央,而展览部分的平面好似基因重组,表达了一种再生的愿望。历史符号的抽象运用,使人联想到原子弹、西方城市和日本传统。在立面处理上,黑川纪章别出心裁地在材料上自下而上由石块过渡到铝材,表现了建筑的演变和与自然的共生。这项设计获得了 1989 年索菲亚第五届世界建筑双展金奖,和 1990 年的日本建筑学会奖。

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北京,

北京中日青年交流中心(Chinese-Japanese Youth Center)是黑川纪章事务所和北京建筑设计院合作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中日青年的友好关系和科、教、文、体方面的合作。交流中心包括宾馆、剧场、国际会议大厅、展览馆、图书馆、室内游泳池、研修中心等综合设施。设计构思源于“天圆地方”的中国宇宙观。这种形态不仅是传统符号,也是现代的纯几何形,因而具有双重信码的特征。椭圆形平面的室内游泳池采用了空间框架结构和不锈钢屋面,“友谊之桥”则使用了钢框架结构和防蚀钢板。现代高科技的运用,和独特的造型给交流中心赋予了强烈的个性。

人物影响

黑川纪章是新陈代谢派的创始人之一。1960 年东京国际设计会议上,由于丹下健三的影响,黑川纪章和菊竹清训、川添登等人提出了“新陈代谢论”。这个理论是将生物学的进化论和再生过程引入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向机器时代宣战、宣告生命时代的到来。新陈代谢运动涉及广泛,主要主张用过渡空间来连接各个单元,使其成生活的主轴。共生思想是黑川纪章的理论的核心部分。他反对理性普遍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应当培植自身的技术体系来创造特有的生活方式,探求共同的平衡点,将当代文化的发展归结为从机器时代向生命时代的发展,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发展。技术与传统、人与技术的共生是黑川纪章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他认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隐形技术的时代,是信息社会的时代和生命原理的时代。高科技已经不能再反映真正的时代精神,取而代之的是生命形象,如新陈代谢、生长、内在秩序、开放结构等。当人类步入信息社会,起支配作用的是信息、文化、艺术的创造力,生命时代由此而生。生命时代是关系时代,是人类与信息、文化、传统、环境等环节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以及外部的变化而变化,是不确定因素的时代。生命的动态变化和新陈代谢的过程,是其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因素结合并和它所处环境互相适应的过程。其中的规则是维持动态平衡的原则。总而言之,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吸收了日本传统文化和自然哲学的内涵,又借鉴了当代西方哲学的最新思想,将生命与建筑相连。

黑川纪章在建筑创作和城市规划中始终遵循的命题是:用最新的材料、最先进的技术表达传统的思想、哲学、美学、信仰和生活方式,将不同的文化的同一性和当代建筑结合起来,而且这种表达能够被世人所理解。作为建筑师,他能够如此深入地讨论文化和生命的意义,十分难得。由于他的理论探索和出众的创造才华,使他列入当代世界建筑大师的行列之中。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当代日本建筑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将在新的世纪被进一步理解和公认。

最后编辑:2022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