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瓦·阿尔托(AlvarAalto,1898~1976,全名为HUGOALVARHERIKAALTO)是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大师及艺术家。阿尔瓦?阿尔托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现代城市规划、工业产品设计的代表人物。他在国际上的声誉与四位大师一样高,而他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的关系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其他人所没有的突破,是现代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
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1870年 12月10日于布尔诺,捷克——1933年8月23日于维也纳)为奥地利建筑师与建筑理论家,在欧洲建筑领域中,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先驱者。他提出著名的 “装饰就是罪恶”的口号。他主张建筑以实用与舒适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强调建筑物作为立方体的组合同墙面和窗子的比例关系。代表作品是1910年在维也纳建造的斯坦纳住宅(Steiner House)。
瓦格纳的作品年代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可以说是一本展现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风格演变的教科书。
安东尼·高迪,全名安东尼·高迪·克尔内特(Antoni Gaudi i Cornet,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西班牙“加泰隆现代主义”(Catalan Modernisme,属于新艺术运动,与二十世纪初的现代主义并不相同)建筑家,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安东尼·高迪以独特的建筑艺术称荣,城市几乎所有最具盛名的建筑物都出自他一人之手,被称作巴塞罗那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建筑艺术家。
沙里宁是20世纪中叶美国最有创造性的建筑师之一。
保罗·安德鲁(PaulAndreu,1938年7月10日生于法国波尔多市附近的Caudéran),著名法国建筑师。因其在世界范围数不清的机场规划而闻名,特别是位于马尼拉、阿布扎比、雅加达、开罗、文莱和巴黎等地的机场。他很善于通过文案推销他的建筑设计,在国际大型项目中多次中标。但他的设计也多次出现问题,尤其坍塌等安全问题和设计中的能耗巨大浪费问题为主。
坂茂(日本建筑师),195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77年至1980年就读于南加州建筑学院,1980年至1982年就读于库柏联盟建筑学院,1982年至1983年在东京为著名建筑师矶崎新工作室工作,1984年获库柏联盟建筑学院建筑学士学位,1985年在东京建立私人企业,1995年任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顾问,1995年至1999年任横滨国立大学建筑学助理教授,1996年至2000年任日本文化唐纳·基尼中心助理会员;200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
著名建筑大师鲍家声,他所开创的支撑体住宅理论已在国内广 泛应用与推广,国内相继提出的灵活住宅、大开间住宅及空壳子住宅都源于支撑体住宅的理论。
八田与一(八田与一、Hatta Yoichi),1886年2月21日-1942年5月8日),日本石川县人,1910年7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土木科。8月受聘于台湾总督府任土木部技手(技术人员),从事土木工程调查。1914年升任为土木课卫生工事技师,从事自来水、下水道工程业务。1915年4月至6月间曾赴华南、南洋巡视当地用水设施。8月转派至土木课监察系(股),担任发电、灌溉等工作。1916年深入桃园山内调查、测量,完成桃园大圳工程设计书。8月在日本金泽市与米村外代树小姐结婚。
长谷川逸子(HASEGAWA ITSUKO)日本著名的女建筑家,在最近的10年中,她通过自己不同的建筑作品构架着自己的目标——社会性建筑的理念。
蔡义汉 男,1932年1月生,浙江宁波人。天津大学天津地热研究培训中心教授。历任天津大学热工教研室副主任,热工试验室主任,天津地热研究培训中心主任。曾任国家长远科技发展规划能源组地热能分组组长,国家教委工程热物理专业教材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名誉理事,天津市换热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能源学会理事,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委,天津宁波经济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国际地热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美国地热资源委员会会员兼中国特约通讯员,英国国际传记中心顾问委员会名誉委员。曾主持制订了中国地热能发展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
登琨艳自己说过:“建筑师不是吹出来的,得靠作品说话。”但他给人的印象却是一直在鼓吹,用犀利的语言,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和一些稍显极端的创举,所以他一直是媒体的宠儿,离时尚圈很近。
戴复东(1928.04.25 -2018.02.25),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籍贯安徽无为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专家,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上海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东南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在学术上提出:“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首重微观”的全面环境观思想。他提出:“在设计中要崇尚“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精神”。自己从事的每一项工程设计“都应争取突出新意并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他提出:“我有两只手,一只要紧握世界上先进的事物,使不落后,另一只要紧紧抓住自己土地上生长的、正确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使能有根,抓住机会或创造条件,使两只手上的精华结合起来,有可能出现好的作品”。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2月25日上午,因病医治无效,在新华医院去世,享年91岁。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的一位最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通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
黑川纪章,日本建筑师。1934年4月生于名古屋市,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后就读于东京大学,以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0年参加“新陈代谢”组织,作为中心成员活动。1962年成立黑川纪章建筑城市设计研究所,1964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他曾与和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
著名建筑大师何弢,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设计者何弢先生是现代世界建筑设计领域中少有的著名权威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及艺术家。何弢先生,集规划师、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于一身。
洪志和 女,汉族,1954年生,肢体残疾,高级经济师,现为浙江志和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她的公司里,残疾工人和下岗工人占到职工总数的80\%,真正成为残疾人的“温馨之家”。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
台湾当代建筑的导师,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总统府国策顾问。活跃于教育界、建筑界、博物馆界,一生作育英才无数,如黄永洪、姚仁禄、姚仁喜、登琨艳等都是其得意门生,有「汉宝德的一小步,建筑界的一大步」之美誉。
男,湖南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任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实验室副主任。
路易斯·康发展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特殊的约束性。他的作品坚实厚重,不表露结构功能,开创了新的流派。
理查麦尔是1934年出生於美国纽泽西州的纽瓦克城(Newark),他在幼年时便对建筑很感兴趣,在高中毕业之后,便进入麻理工学院修习建筑。由於当时美国,才刚脱离欧洲独立不久,整个社会不在经济或文化上还是依附著洲大陆。因此理查麦尔在大学毕业,便是抱如此朝圣的心情,到欧洲大陆去探欧洲传统建筑的根源,也曾拜访过柯比意(Le Corbusier)与奥图(Alvar Aalto),向他们请教,并畅谈建筑理念。这也对理查麦尔的建筑思想產生了相当大的影响。结束欧洲之后,他先后在SOM和马歇尔.布尔(Marcel Breur)事务所任职,而后在1963年结束了和马歇尔三年多的宾主关係,便自行开业。
福州在中国近代史上出了许多名人,才女林微因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作为建筑学家,新中国成立伊始,林微因于19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1951年设计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纹饰和浮雕图案。
李祖原(1938年-) 台湾著名建筑师。1938年生于广东,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毕业,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系学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硕士。致力于研究有继承中国传统特色的新建筑。他主持设计的“台北101”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
刘家琨,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曾获得亚洲建协荣誉奖、中国建筑艺术奖、建筑实录中国奖、远东建筑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等,其作品多被《A+U》、《AV》、《Area》、《MADE IN CHINA》、《AR》等出版,还被选送参加德中文化年、法中文化年、荷兰NAI中国当代建筑展、俄中文化年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多个国际展览及国内展览,主要著述包括《英雄》、《高地》、《明月构想》、《此时此地》等。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3月27日—1969年8月17日)生于德国亚琛,过世于美国芝加哥,原名为玛丽亚·路德维希·密夏埃尔·密斯(Maria Ludwig Michael Mies),德国建筑师,亦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并称二十世纪中期现代建筑四大师。
李银妹, 197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正研级高工。长期从事光学和激光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十余年来不断努力探索光镊技术的应用, 开拓新的有意义的研究方向,与相应的学科专家共同解决物理和生物学等领域中的重大前沿问题,积极推进我国这一新兴的交叉领域的发展。今后将继续这一研究方向, 并着重于光镊技术在纳米生物科技中的应用。 在"光学"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招收研究生。
法国物理学家。1892年8月15日生于下塞纳的迪耶普。出身贵族,父母早逝,从就酷爱读书。研究与量子有关的理论物理问题,主要著作有:《波动力学导论》(1929),《物质和光:新物理学》(1939),《物理学中的革命》(1953),《海森伯不确定关系和波动力学的概率诠释》(1982)等。
柳卫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所所长。一位先后10次在国际会议及国外实验室作报告的年轻研究员,一位学识渊博、甘为人梯的博士生导师,一位可敬的核物理学专家。
莱昂·傅科,1819年9月18日出生于法国巴黎,1868年2月11日逝世于巴黎,法国物理学家,他最著名的发明是显示地球自转的傅科摆。除此之外他还曾经测量光速,发现了涡电流。他虽然没有发明陀螺仪,但是这个名称是他起的。在月球上有一座以他命名的撞击坑。
鲁道夫·朱利叶斯·埃曼努埃尔·克劳修斯(Rudolf Julius Emanuel Clausius,1822年1月2日-1888年8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重新陈述了萨迪·卡诺的定律(又被称为卡诺循环),把热理论推至一个更真实更健全的基础。他最重要的论文于1850年发表,该论文是关于热的力学理论的,其中首次明确指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他还于1855年引进了熵的概念。
卢克莱修(约前99~前55) Lucretius,Carus 古罗马哲学家。他继承古代原子学说,特别是阐述并发展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点。认为物质的存在是永恒的,提出了“无物能由无中生,无物能归于无”的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神创论,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有其自然发展的过程,人们只要懂得了自然现象发生的真正原因,宗教偏见便可消失。承认世界的可知性,认为感觉是事物流射出来的影像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驳斥了怀疑论。认为幸福在于摆脱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得到精神的安宁和心情的恬静。著有哲学长诗《物性论》。 哲学观点: “思想和灵魂的本质是有形体的……(而且是)有生死的。如果灵魂是长生不死的,并又能在出生的时候进入我们的肉体,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够记住遥远的时代,也留不住以前的行动痕迹呢?如果思想的力量完全被改变了,所有对过去的记忆都丢失了,那么,我认为这与死亡毫无二致。因此,你们得承认,以前存在的灵魂已经消失了,现在存在的灵魂已经形成。” Born c. 94 B.C.E. Died c. 54 B.C.E. Little is known of Lucretius’s life, apart from his authorship of the poem De rerum natura (On the Nature of Things, 6 books). Influenced by Greek philosopher Epicurus (341-270 B.C.E.) who was concerned with how to lead a happy life and achieve ataraxia (‘absence of disturbance’) This concern ultimately derives from his ‘atomic theory’ (the basis of life). Epicurus gives Lucretius a materialist philosophy in which knowledge is based on sense perception NOT on a belief in the Gods Lucretius does not see the world as having a divine plan and urges that we should not fear death. For him, the Gods exist but have no interest in or influence over human affairs. Instead, the Gods represent ataraxia itself, living an undisturbed and harmonious life. Lucretius calls atoms ‘the ultimate law’. In other words, the matter of the universe creates the conditions in which we live and die NOT the Go
龙桂鲁,清华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1987年起任教,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胡济民科学教育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Thomson Scientific卓越研究奖,饶毓泰物理奖。先后6次荣获第一届、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九届、第十届研究生“良师益友”荣誉称号。龙桂鲁与合作者一起, 在原子核结构研究中,建立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3的微观基础理论,利用原子核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对原子核结构的一些问题作作了系统研究,初步建立相对论自恰角动量投影壳模型的理论。在量子信息的研究中,提出了量子搜索算法的相位匹配,改进了Grover搜索算法;在核磁共振量子体系中演示了2个、3个、7个量子比特的算法实现,提出了几个量子通讯的理论方案,在量子信息的其他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共计发表论文100余篇。
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1707年4月5日-1783年9月18日) 是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数学家之一(另一位是卡尔·弗里德里克·高斯)。欧拉是第一个使用“函数”一词来描述包含各种参数的表达式的人,例如:y = F(x) (函数的定义由莱布尼兹在1694年给出)。他是把微积分应用于物理学的先驱者之一。
李方华,女,1932年生。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1982-1983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应用物理系任访问学者半年。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J. Electron Microscopy》、《电子显微学报》、《中国物理快报》、《物理学报》等期刊编委。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李晓卿,中科院紫金山天文研究员、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
妹岛和世(罗马拼音:Kazuyo Sejima、日文假名:せじまかずよ;1956年─﹚是一位近代日本的知名女建筑师,妹岛和世的建筑风格逐渐的受到世人注目,她与SANAA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多带有重要的“穿透性”风格。大量的运用玻璃外墙等材质,让建筑感觉轻而且飘浮。亦有报导称其为“穿透、流动”式的建筑。
马克斯·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德国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基尔城,母亲埃玛·帕齐希(Emma Patzig,1821年—1914年)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另有4个孩子赫尔曼(Hermann)、希尔德加德(Hildegard)、阿达尔贝特(Adalbert)和奥托(Otto),父亲的第一任妻子留下了2个孩子胡戈(Hugo)和埃玛(Emma)。普朗克在基尔度过了他童年最初的几年时光,直到1867年全家搬去了慕尼黑,普朗克在慕尼黑的马克西米利安文理中学(Maximiliansgymnasium)读书,与他当时同学的奥斯卡·冯·米勒(Oskar von Miller)后来成为了德意志博物馆的创始人。
马丁纽斯·韦尔特曼(Martinus Veltman,1931-)1999年,与格拉尔杜斯·霍夫特(Gerardus Hooft),因解释了物理学中的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马克斯?玻恩(Max Born,1882年1月11日—1970年1月5日),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因对量子力学的基础性研究尤其是对波函数的统计学诠释,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是伦敦皇家学会会员、哥廷根市荣誉市民等。他还获得较多荣誉,如剑桥Stokes奖章、德国物理学会马克斯?普朗克奖章、伦敦皇家学会Hughes奖章等。
尼尔斯·亨利·戴维·玻尔(公元1885~公元1962年11月18日),原子结构学说之父、丹麦物理学家。曾获丹麦皇家科学文学院金质奖章,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192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通过引入量子化条件,提出了氢原子模型来解释氢原子光谱,提出互补原理和哥本哈根诠释来解释量子力学,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英国物理学家。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08年,卢瑟福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卢瑟福还是一位杰出的学科带头人,被誉为“从来没有树立过一个敌人,也从来没有失去一位朋友”的人。1937年10月19日因病在剑桥逝世,与牛顿和法拉第并排安葬,享年66岁。
潘谷西,男,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中国建筑史与古典园林的教学与研究。潘谷西教授从教40余年,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他潜心教学,探索不辍,为完善建筑系教学体系作了大量工作。第一批获准招收研究生后,他身体力行,带领研究生进行古建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