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雅各

简介: 理雅各(1815-1897), 生于苏格兰。先毕业于阿伯丁大学,后进海贝利神学院学习。1839年受伦敦布道会的派遣去马六甲,任英华书院院长。1844年随该院迁香港,继续主持院务。1853年,由该院印刷所印行的《遐迩贯珍》创刊,1855年继麦都思、奚礼尔之后担任该刊主编,并开始翻译和注释“四书”、“五经”,其间多得王韬的帮助。1854—1858年间,洪仁轩曾在香港伦敦会工作,与其共事。1873年回国。
[展开]

理雅各的个人经历

理雅各 - 人物概述

理雅各是伦敦布道会传教士,英华书院校长,近代英国第一位著名汉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从1861年到1886年的25年间,将“四书”、“五经”等中国主要典籍全部译出,共计28卷。当他离开中国时,已是著作等身。理雅格的多卷本《中国经典》、《法显行传》、《中国的宗教:儒教、道教与基督教的对比》和《中国编年史》等著作在西方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他与法国学者顾赛芬、德国学者卫礼贤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也是儒莲翻译奖的第一个获得者。理雅格翻译的《中国经典》各卷陆续出版后,在西方引起轰动,该书使欧美人士得以了解东方文明和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民族伦理道德。理雅各的英译本直到今天仍被公认为标准译本,他本人也因此蜚声西方汉学界,吸引了海内外不同学科的学者。

理雅各 - 生平简历

家庭出身与求学时代

1815年12月20日,理雅各出生于苏格兰阿伯丁郡的杭特利城,他是老四,上面还有三个哥哥。他父亲是资本家。他小时候就读于老家的教区学校,曾在一位盲妇处学习英国古典诗篇,这使他从小就喜爱文学。他十四岁时转入阿伯丁文法学校,勤奋学习拉丁文和英语语法。1831年考入阿伯丁英王学院。在大学三年级时,他又致力于学习哲学与宗教。理雅各在大学求学的四年中,功课一直名列前茅。十九岁,即在1836年,他大学毕业,成绩为全球第一名。毕业后,他接受了布莱克本学校的聘请,担任该校校长。

理雅各在大学求学期间,为当时英国的海外传教事业所吸引,志愿当传教士。因此,他担任校长只有一年时间,就去投考希伯利神学院。他接受了两年的神学训练,向伦敦传教会提出申请,要求派往中国传教。伦敦会批准了他的申请。1839年7月,他带了新婚夫人玛丽,从英国乘船出发,1840年1月10日抵达南洋马六甲。

作为传教士

1843年,理雅各来香港时带来马六甲的几个基督教徒,算是香港的全部信众。到1870年,经他受洗总人数达272人,先后建起了四座教堂。但在各差会在香港的核心人物中,理雅各的传教成绩不算最突出。他不是固执守旧的传教士所能接受的那种传教士,因为他与华人平起平坐,甚至走上世俗化与中西宗教融合的道路。他更不是英政府所期待的那种传教士,因为他出于对中国的良知,反对鸦片贸易、抗议英政府介入镇压太平天国,不许英政府武力介入教案。在这样的心态之下,理雅各倾心研究中国文化,热心在华事业。理雅各十分努力在中国传教,写出了18种汉文新教布教书籍。  

在英华书院教书和担任校长

设在马六甲的英华书院,是由英国来华的第一个传教士马礼逊创办的。马礼逊在1812年12月21日写给伦敦传教会的信中说:“我希望在马六甲有个机构,可以用作培养欧洲的、本地的和恒河以东国家的传教士。”伦敦会批准了他的计划,并拨给筹办经费。1818年11月11日,英华书院举行奠基礼,1820年校舍建成,秋天正式开学。第一任校长为英国传教士米怜,后来又陆续更换了五个校长,1840年理雅各到达马六甲后,担任校长。当时他才二十五岁。
  
1843年,英华书院搬到香港,仍由理雅各担任校长。
  
英华书院在香港的办学宗旨,已与以前不同。它已成为专门招收当地中国青少年入学的一所早期的教会学校。理雅各除负责校务外,还直接从事传教活动,1849年被任命为香港联合教堂的牧师。理雅各在1845年回英国休假时,曾经带了三名中国学生赴英留学。1852年10月,他的妻子在香港去世,后来又娶了一位英国女子为妻。

理雅各 - 汉学研究

翻译古代经籍

作为一名传教士,理雅各也许不会意识到其古代经典翻译工程对沟通东西方桥梁的作用,他的所作所为均为传教铺路,但最终的结果却远远超出了传教的范围。
  
理雅各把英华书院迁到香港后,开始研究和英译中国古典文学的工作,他计划将中国儒家传统典籍“四书”、“五经”译成英文,并各自附以原文、注释及长篇绪论。1861年“四书”译本依序在香港出版,为《中国经典》一、二卷。当时由一些传教士如湛约瀚、麦高温、史超活、合信、谢扶利和华人黄胜等人参加助译工作。在此后二十五年间,他陆续翻译出版了中国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春秋》、《礼记》、《书经》、《孝经》、《易经》、《诗经》、《道德经》、《庄子》等名著。
  
中国儒家经典向西方的传播,对西方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文学思想,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此,理雅各是有贡献的。但是,另外还有一位中国学者王韬的功绩也不应该埋没。王韬原来在上海伦敦传教会开办的墨海书馆工作,1863年王韬乘船来到香港,担任理雅各的助手。当时理雅各的《中国经典》头两卷英译本已经出版,他正在翻译《书经》。由于王韬的具体帮助,给他解释难懂之处,帮他写注释,使他得以顺利地完成英译《书经》和《竹书纪年》等,并作为第三卷出版。随后王韬又帮助理雅各英译《诗经》,作为第四卷,于1871年出版。第五卷《春秋》、《左传》,于1872年出版,以上均在香港出版。《礼记》于1885年在伦敦出版,这是王韬帮助理雅各英译的最后一部书。
  
从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对中国典籍也曾多有译述,但都只译片断,且因汉语不精,或对于儒学经义钻研不透,或请学养浅陋的华人合译,译文往往辞句粗劣,语义欠通,谬误百出。《中国经典》的翻译是理雅各倾注几十年心血才得以完成一项宏大工程,他明确意识到,只有透彻地掌握中国人的经书,亲自考察中国圣贤所建立的道德、社会和政治生活基础的整个思想领域,才能被认为与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职责相称。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理雅各始终贯彻着严谨的治学态度,除了认真参考和吸取王韬的研究成果外,他自己也十分注重旁征博采,力求持之有据,绝不主观臆断。在他以前别人用拉丁、英、法、意等语种译出的有关文字,凡能找到的,他都拿来仔细比较,认真参考,然后再反复斟酌,慎重落笔,甚至常常数易其稿。加上与王韬等人的切磋讨论,就大大减少了可能有的失误,使翻译质量得以确保。
  
《中国经典》陆续出版后,在西方引起了轰动,欧美人士由此得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理雅各也因在翻译上的成就与汉学研究方面的贡献,于1876年获法兰西学院儒莲汉籍国际翻译奖(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tanislas Julie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1870年,阿伯丁大学授予他法学博士学位,在爱丁堡大学举行三百周年校庆庆典中,理雅各是受到尊重的人物之一。理雅各在多次访问巴黎的过程中,曾同法国著名的东方学家朱利昂,进行对汉学的高水平的讨论,并获得朱利昂奖金的首奖。
  
理雅各的获奖促使英国朝野开始重视对中国学术的研究。获奖后,理雅各又译了(在牛津大学任教期间的译著):《法显行传》(1886年加注付印)、《西安府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考》、《中国文学中的爱情故事与小说》、《致缪勒函有关中国人称帝与上帝》、《中国编年史》、《帝国儒学讲稿四篇》、《扶桑为何及在何处?是在美国吗?》、《中国的宗教:儒教、道教与基督教的对比》、《孔子生平及其学说》、《孟子生平及其学说》、《诗经》(英文押韵诗体译本)。
  
以上是单独出版的一些主要译著,另外由英国语言学家缪勒收进他主编的《东方圣书》丛刊中的理雅各译著,还有:《书经》、《诗经中的宗教》、.《孝经》、《易经》、《礼记》、《道德经》、《庄子》、《因果报应论》。
  
90年代理雅各再次把注意力转到他的系列译作《中国经典》,这也是他在牛津的教学材料。1893年至1895年《中国经典》修订后在牛津大学克莱仁登(Clarendon)出版社再版。在这个版本中,理雅各对孔子的态度有改变,似乎与中国古代的圣贤有了很多相同的观点。
  
1895年,也就在理雅各谢世的前两年,他还翻译出版了屈原的《离骚》。

理雅各

出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

1873年,理雅各离开香港返回英国,他竭力主张应加强对中国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社会思想的支柱儒家思想和典籍的研究。当时在英国的一些原来在中国当外交官或经商的英国人,提出应在牛津大学设立汉学讲座,并推荐理雅各为该讲座的第一任教授。推进此项计划最努力的,有英国前驻华公使阿礼国,和前香港总督德庇时等,他们募集了捐款,专供牛津大学开设汉文讲座之用,但英国的正统派仍嫌理雅各不是牛津或剑桥大学毕业生,不是贵族,又不是英国国教的教徒而加以阻挠。经过各方疏通,加上理雅各的大量译著和它们对欧洲影响的客观存在,使得那些正统派也只好让步,最终让一名传教士出任第一任汉学教授。阿礼国等多方奔走,一共募得三千英镑之巨,专给牛津开设汉学讲座。
  
理雅各采取的是语言与文化并重的教学策略和注重翻译的教学模式,他的学生为数不多,因为汉学在当时还是偏僻的学科。理雅各所做的学术报告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人物传评、中国天文和中国社会宗教等。他在牛津大学前后共二十二年,培养了不少汉学家。
  
理雅各回到英国后,著有一些论文、书评、讲稿与小集子,计24项,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部未完成的汉英词典手稿。理雅各曾提出如果中国能有一部按正确的原则编撰的字典,那么解经、诠释工作将大大简化。这可能是他编撰字典的动机。词典收入汉语的字、词、俗语及情景性日常用语,在文字上方用符号表现汉字的阴平、阳平、上声与去声四种语调。收入内容以普通话(官话)为主,兼顾广东方言。

汉学答疑

理雅各回英国后用不少的时间为外国人解答汉语知识方面的问题。实际上,这项工作始于他在华期间。
  
理雅各对中国的了解可谓详细,求教的信很多,很难统计,咨询的领域涉及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传记、中国天文,也有不少信件的内容是请他翻译文件和翻译刻在碗、扇等等上面的文字,还有人把翻译的稿子和研究汉字的论文寄给他审阅,为此理雅各回复了大量的信件,这当然也是对中国文化传播的贡献。

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从1843年到1873年,理雅各一生中最美好的30年都是在香港度过的,对香港的教育、报业乃至戒烟戒赌、赈灾救难等公益事业均有种种贡献。从1847年到去世,他一生半个世纪的时间都在译介中国经书,而且是在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总体歧视下进行的。对中国文化的长期研究使他认为中国文明虽与西方文明有很大区别,但绝非野蛮文明,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那块土地上生活、繁荣,不断生长、壮大;当诸多的优秀文明经历了兴旺、鼎盛和衰亡后,中国仍然存在,所以中华民族必定有些颇具力量的美德和社会规范。

理雅各 - 学术评价

理雅各用五十余年的时间,架起了一座中西方的桥梁,他的一生是由传教士走向汉学家的一生,他生平的活动,开始于向东方宣扬基督教义,然却显赫于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至今虽逾百年,理雅各的译本仍被认为是中国经典的标准译本,他结束了西方学者对中国文献业余水平的研究,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
  
理雅各向西方输出的不只是中国的经书,还有中国的宗教以及其他文化现象。与早期傲慢的新教传教士相比,理雅各对待中国宗教的态度是客观、认真而尊重的,像他那样重学术理性的宗教专著在早期新教传教士中甚为罕见。他的论述中见不到对中国的谩骂、无理的攻击,相反,他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一种亲和态度,体现出苏格兰神学思想的开放性与独立性。他呼吁传教士不要在孔子的坟墓上横冲直撞,他赞美中国宗教中对真理的追求。
  
正是通过这座桥,理雅各向东方输入了西方近代化的理念。理雅各主编的《遐迩贯珍》,大量刊载新闻,率先刊登有偿广告以维持报纸印行的开销,同时大量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如此给香港的报业带来了近代化气息。
  
理雅各主持的英华书院(后为英华神学院)引进了西式教育,冲击了中国的旧式教育,他在实用化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表现出了近代化的特色,有助于培养中国奇缺的专业人才并提高人才的素质。他与华人的交游使他们成为颇有作为的社会改革人士,如黄胜、王韬、洪仁⒑谓聘缸樱庑┤耸芩挠跋燹鹌宋┪叶雷鸬奶斐媚詈痛橙逖е械挠馗煞帧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