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卫平 - 人物简介
1979年,柳卫平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从此,他就与核物理结下了不解的情缘。随后,他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后留在原子能院工作。
1987年,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柳卫平,被选派到日本理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当时,日本理化所新建成一座回旋加速器,25岁的柳卫平被任命为寻找新核素的课题组负责人。在日本理化所的历史上,这还是头一次由外国人担此重任。
带着为国争光的决心,柳卫平刻苦研究、频繁实验,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寻找新核素的方案。在他的主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刻苦攻关,课题组发现了丰质子新核素镓-61、锗-63存在的重要证据,并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1989年,柳卫平作为访问学者的期限已满,理化所的负责人一再挽留他。留下还是回国?柳卫平陷入了矛盾之中。如果留下来继续工作,自己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镓-61和锗-63的人,论文发表后就能获得日本理化所的博士学位。况且,他的妻子也来到了日本,无论是从前途还是从家庭考虑,留在日本无疑都是有利的。
但是,柳卫平报效祖国的决心已定。“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他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得失,想到的只是:祖国培养了我多年,应该报效祖国,在国外即使做出再大的成绩,也是属于人家的。他毅然回到了祖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次级放射性核束的研究与应用方兴未艾。为了打进这一物理领域的前沿,柳卫平开始了次级束流实验方案的调研和气体探测器的研制工作。
1990年,对次级束流颇有见解的原子能院核物理所研究员白希祥提出,在我国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建造次级束流线,开展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柳卫平意识到,这是一个追赶世界水平的大胆设想。于是,29岁的柳卫平和56岁的白希祥结成了老少搭档。
多少个日日夜夜,试验、试验、试验……没有试验就没有数据,没有试验就没有把握,没有试验就没有发言权。
1993年11月20日,一条立足现有条件、具有先进物理思想和技术路线的束流线诞生了,并在世界上首次产生了低能碳-11和氟-17次级束,其技术水平与美国及日本同类装置相当。
1994年2月,这一成果顺利地通过了部级鉴定。专家们认为,它构思巧妙,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缩短了建造时间,所需经费仅为国外同类装置的10%,达到了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填补了我国在次级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和应用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核物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沿领域。
在同事眼中,柳卫平不仅能力强,而且是一个“甘当人梯”的人。自1999年成为博士生导师时起,柳卫平就对自己说:一定要培养更多的尖端人才,为年轻人的成长创造更广阔的天空。
5年来,柳卫平无论是做博士生导师还是担任物理所所长,都有计划地建立起一支人才梯队,就像园丁一样,不停地播种、培育。
柳卫平 - 所获荣誉
柳卫平已经获得了诸多荣誉。1996年,柳卫平荣获由杨振宁、陈省身等国际知名学者组成的香港求是基金会评委会推荐的“杰出青年学者奖”,成为国内核物理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1998年,他领导的项目组获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核工业科学基金的资助,完成的基金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成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建议人和子项目负责人。
柳卫平 - 主要成就
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次级放射性核束实验装置,完成了2H(7Be,8B)n角分布测量,导出了7Be(p,g)8B太阳中微子产生反应的天体物理S因子。成果在Phys.Rev.Lett.上发表。在德国GSI实验室主持完成了40Ti核素的b衰变实验,为中微子探测提供了关键的实验刻度。这两个重要核物理实验从两个方面对研究太阳中微子问题作出了贡献。研究成果先后发表30余篇研究论文,被SCI收录9次,引用24次。96年,我国学术界将7Be(d,n)8B反应研究评为国内十大科技新闻。领导的项目组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完成的基金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建议人和子项目负责人。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最后编辑:2022年01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