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籍芳 - 生平概况
梅籍芳,1908年8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他的家乡位于苏北滨海地区,是个“多见芦花少见人”的穷乡僻壤,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农民生活奇苦。少年时代的梅籍芳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崇尚科学,立志学农,主张科学救国。1922年考入南京第一农校,1929年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就读,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讲师。1940年夏进修硕士研究生课程,1942年获硕士学位,仍留校任副教授。1943年夏赴湖北恩施任湖北农学院教授。1945年先后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研究实习。梅籍芳早年对粟的育种基础研究下过不少功夫,取得一些成果,粟的花很小,人工杂交十分困难,但也有一定的天然杂交率。他曾用了两年时间观察粟的开花习性,掌握其中规律。发现不同粟的品种苗色不同,有红、绿色之分,他利用红苗是显性这一指示性状,把两个不同苗色的品种穗头套在一起使其天然杂交,从而获得5%左右的杂交结实率。此实验为粟的育种研究提供了方便,研究结果曾先后发表在《金大农学院丛刊》和《美国农艺学杂志》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粟类作物杂交育种的方案。此后梅籍芳还参与编写郝钦铭教授编著的《作物育种学》等书,以及《农艺论文摘要》期刊的译编工作,历时数年之久。这些工作进一步充实了梅籍芳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
在美国学习期间,他转而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并与当时美国主要的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有过广泛接触,使他更加开阔了思路,扩大了视野,增强了在这一专业领域中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信心和力量。1946年梅籍芳由美返国后,面临着三种工作岗位的抉择:一是去农林部当官,享受简任待遇,薪水高,有地位;二是回金陵大学任教授、工作清高;三是到中央农业试验所当技正,做研究工作,但只能给他荐任一级的待遇。梅籍芳果断地选择了去中央农业试验所继续搞他的小麦育种研究工作,以实现其科学救国之抱负。然而,由于解放战争时期科研单位资金短绌、条件简陋,徒有报国之心也难以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梅籍芳 - 开展小麦早熟育种,探索抗赤霉病奥秘
梅籍芳在小麦科学研究上的贡献主要是组织开展早熟品种的选育和抗赤霉病品种的研究。我国长江流域历来复种指数高,除稻麦两熟以外,还有麦棉、麦豆、麦玉米等多种轮作倒茬方式,其中既有两熟制也有三熟制。这在国内外具有独特性,也有典型性。因此,开展小麦早熟性的研究对适应多熟制的种植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他的主持下先后选育出“华东5号”、“华东6号”和“矮秆早”等早熟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他在早熟育种的基础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他应用阶段发育理论研究了早熟性,指出:小麦早熟主要是要缩短小麦抽穗前的生长发育时间,因此欲加强品种的春性和减弱光周期的敏感性,是一般提早小麦熟期的有效途径,但如欲进一步提早小麦的熟期,则要考虑缩短小麦抽穗后的发育进度。开花早则籽粒形成起步早,这对灌浆进度有利。实验资料表明,不同类型品种由于其对温度的反应不同,即使同时抽穗,开花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只有深入探明小麦后期发育的特性及其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才能更有效地在早熟育种中加以应用。梅籍芳通过大量的资料证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许多小麦地方品种的早熟性特别突出,有的品种早熟性的遗传传递力很强,江东门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品种。这些品种应该是我国小麦早熟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梅籍芳还通过杂交试验得出早熟性在遗传上属于显性或部分显性,除有主效基因外,还受微效基因的控制的结论。所以梅籍芳强调应在分离世代中进行定向选择,“早中选早”。实践证明,这样做对提高小麦早熟性确有明显效果。他的上述观点对小麦早熟育种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1978年,梅籍芳在《中国农业科学》上发表了《小麦早熟育种问题的探讨》一文,对我国小麦早熟研究与早熟育种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阐述和总结。主要论证了下述五个关系:阶段发育特性与早熟性关系;物候期长短与早熟性的关系;温光生态因素与早熟性的关系;早熟性的遗传分析以及早熟性与丰产性的关系。这篇文章受到作物学界的高度评价。此文的“编者按”指出:“这篇文章之所以值得一读,还由于它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把理论与丰富的育种实践结合起来,育种工作有规律。而阶段发育的理论本身也因而更加充实,更加丰富起来。”其实,此文不但对小麦也对其它作物的熟期研究和早熟性育种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他的这些学术观点在他参加撰写出版的《小麦育种学》中已形成了体系。
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问题的研究方面,梅籍芳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是非专化性的,寄主范围广泛,并能通过有性世代扩大其变异性,迄今尚未发现对赤霉病免疫的小麦品种。同时在一般条件下,由于不能有效控制湿度,植株发病时轻时重,这对鉴定抗病品种带来了困难。因此,有些学者一度认为选育抗赤霉病品种是不可能的。但生产和科学实践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感病程度确有轻重之分。病轻的品种发病只局限于个别受侵染的小穗,而不发生叶枯,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很轻,这证明了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存在着差异。这种抗性差异主要表现在抗扩展的程度上,它是一种相对抗性。梅籍芳肯定了抗扩展这个性状在抗赤霉病育种中的作用与价值,并指出:一个品种感病的普遍率高,而严重度低,也就是说感病的病穗多而每穗只有个别小穗感病,其病粒的绝对数少、损失轻,在生产上可以不致成灾,这类品种也是很可取的。从这一意义上讲,选育抗病品种作为解决小麦赤霉病问题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本地区不少地方种和经过选育的某些改良品种,对赤霉病是具有相当抗性的。这一观点梅籍芳曾多次在国内有关学术会上进行了宣传,现已被广大育种专家所接受。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近年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在小麦赤霉病的人工接种和鉴定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选育出一批对赤霉病有稳定抗性且兼抗当地其它病害的新品系。这一新进展引起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重视。该中心曾邀请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派员前往协助建立赤霉病病圃,并正在和我国开展小麦抗赤霉病的穿梭育种工作。可以说,我国抗赤霉病育种工作的发展,是和梅籍芳的奔走呼吁和积极参与分不开的。
梅籍芳 - 深入基点总结经验,以辩证观点指导科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梅籍芳长期主持我国华东地区小麦育种与栽培研究,在组织和推动这一地区小麦科研活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认为,农业科研活动的重点任务,首先是要解决农事活动中的迫切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从50年代到60年代,每年他都要抽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农村田头调查研究,以发现问题。他的足迹遍及苏、皖、鲁三省。在掌握大批农业生产第一手资料后,他又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有的放矢地搞试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然后,再抽出三分之一时间参加各种科研,生产会议或到现场考察。是我国深入农村,联系实际,系统总结群众经验的有影响的农业科学家之一,多次受到各级政府表扬,并获得劳动模范称号。50年代初期,以梅籍芳为首的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淮北工作组赴苏皖、淮北农村驻点,系统调查总结当地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一些科学技术问题,对推动当时小麦生产的发展起了很好的作用。通过这些调查并结合试验研究撰写了11篇论文报告,收入由他主编的《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资料汇编》中。这些论著迄今对指导小麦生产具有参考意义。梅籍芳是小麦专家,但他并不是就小麦论小麦,而是把小麦科研工作放在农业生产的全局中来通盘考虑,使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60年代初期,他参加了江苏省农业区划研究工作,并参与主持了包括农作物区划在内的部门区划工作。他还用多年的科研贮备、生产实践知识的积累,以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为集体完成区划研究做出了贡献。此项工作起步较早,对开展全国农业区划研究起了促进作用。
梅籍芳从事科研工作态度严谨,能辩证地考虑问题。他对作物栽培研究从不孤立地看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是注重处理好“三边”关系,即对作物发育、环境条件、技术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正是由于梅籍芳在研究农业科学技术问题上注意采用辩证的分析方法,因而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能很快抓住事物的主流或本质,提出切合实际的技术措施。1954年在安徽宿县调查春霜冻害便是一例。那年4月中旬下霜,小麦茎叶都被晚霜冻黄坏死,灾情严重,人心惶惶,许多干部群众主张耕掉受冻麦苗,种植秋谷。梅籍芳和工作组的同志连日深入田头,检查了大量的田块后发现,同样的春霜冻害,在同一地带不同田块受冻程度并不一样。他们发现麦苗发育进程、地力肥瘦、局部小气候等差别,都是造成冻害程度不同的因素,而这些又都与前期的栽培管理措施有关。只要分蘖没有全部冻死,或基部还有小分蘖成活,其中的潜伏芽仍能成长抽穗。根据这些第一手资料,他提出了有理论依据和说服力的抗灾方案。他认为,麦子即使受了某种程度的冻害,还可以立即分别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和得力的措施,争取一定收成。后来的实践证明,霜冻后及时浇水、追肥和锄地的麦田,都能取得较好收成,个别田块还超过了常年的平均产量。这一补救措施为国家挽回了大量的损失,皖北人民至今对此事仍然记忆犹新,由衷钦佩。
梅籍芳关于“三边”关系的观点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带来很大益处。如1959年春,气象部门发出类似1954年的低温预报后,中共江苏省委召开了全省性的电话会议布置防冻抗灾措施。梅籍芳以顾问身份出席了会议,并提出:江南麦苗长势大,易受冻,但江南气温不会降到致灾低温;徐淮地区气温虽低但麦苗长势小,应不致受灾;江淮之间地区,根据作物发育、环境条件和技术措施三方面综合分析,即便有灾也只会呈斑斑点点型分布,不致于大面积成片成灾。他的结论是:从全省范围看,冻害并不那么严重,但在江淮之间的若干地区则应提高警惕,要果断地采取各类抗冻补救措施。后来发生的情况证明,他的论断是正确的。这样,不仅在生产上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为防霜抗冻积累了宝贵经验,总结出许多规律性的认识。
梅籍芳 - 善于团结搞协作,严谨治学育新人
不论遇到什么样的政治风波,对待科学问题梅籍芳始终坚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1958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出现了浮夸风,在种植技术上片面强调“密植高产”,而且认为越密越好。梅籍芳没有盲从起哄,而是认真地进行试验研究。一方面,他组织有关科研人员进行各类的密播试验;另一方面,在大田生产中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影响密植增产的诸多因素及其内在规律。后来他在编写《中国小麦栽培学》一书时,就更加成熟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密植与品种特性及各项条件的关系,进而由单一的播种密度提出苗、株、穗、粒动态、群体的合理密植概念,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这是他集中了同行科学家的试验研究成果写成的,对密植增产原理是个重要的发展。
梅籍芳在对待遗传育种学界不同学派的争论中也同样表现出严谨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在50年代初期,我国受苏联生物学界的影响,也发生了孟德尔学派与米丘林学派之争,那时在科学技术上推行“一边倒”,对学术之争也贴上政治标签,把孟德尔—摩尔根学说斥之为“反动的”、“唯心的”“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的”等等。那时有人问梅籍芳对李森科学说有什么看法。他回答说:“我是搞应用科学的,既要重视理论,更要考虑理论能否指导出成果。李森科的理论我正在学习,孟德尔的理论也正在检验。我的工作的重点是育种,能否育出优良品种以及品种的优良性状能否稳定,显然不是简单地信奉哪一家学派所能解决的。严格地说,我是实践派。”这一席话实质上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论断。梅籍芳平易近人,善于团结他人共同工作,开展协作攻关。“文化大革命”以后他受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委托,负责南方冬麦区九省一市的小麦育种和栽培研究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在他主持下,这一地区的小麦科技工作者定期召开学术会议,交流经验,交换材料,研究分析本地区小麦生产和科研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协作研究计划。这对顺利完成南方小麦新品种选育和高产栽培技术及其规律研究的任务很有帮助。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学科分工日趋狭窄、精深。在这种情况下,选育一个适合大面积种植的突破性品种,只靠育种专业的少数科技人员单干是困难的。梅籍芳竭力提倡要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不同专业的优势,开展多学科协作攻关。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就是将植物病理、品种资源和作物育种等有关专业组织起来,进行多学科协作攻关的产物,在开展协作研究的过程中,梅籍芳经常教导和他一起工作的同志,要学会尊重别人,特别是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并认为这是搞好协作的关键。他经常提醒周围的同志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要求大家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少走弯路,有所突破。梅籍芳一贯重视对“后来人”的培养。他培养青年人多用启发式,而不赞成保姆式的包办代替,这样做有利于提高青年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他很乐于帮别人修改文章,但他又不赞成把别人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于是就采取“两步走”的做法:首先将文章仔细看一遍,用铅笔划出他认为不妥当的观点和提法,然后和作者商讨,让作者自已去思考修改;第二步他才亲自动笔,从内容到文字,逐字,逐句,推敲,力求准确、简炼、易懂。
梅籍芳特别注意让青年人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去锻炼,增长他们的才干。譬如,一些小麦科技会议的召开,在筹备过程中,他亲自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讨论会议的内容和开法,而在会议进行中,他又常常把青年人推到第一线,让他们参与主持会议,撰写会议纪要和给上级领导部门的报告,从而培养青年人的组织能力和全局观点,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知名度,使其迅速成长。在生活上他也经常帮助青年人排忧解难,予以经济上的资助。不少同志遇到苦闷或烦恼时,都愿意找他谈心,把他作为一个心地善良的长者和知心朋友。
梅籍芳不仅对中青年同志提携关怀,对师长更是尊重爱戴。在他进入古稀之年,在社会上已有相当的地位时,仍然念念不忘前辈老师对他的栽培和教导。他病重期间,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一一亲自写信向老师问候,感谢其教诲之恩。1983年,他的老师陈裕光校长前往肿瘤医院探视他时,曾亲切交谈,合影留念,为此梅籍芳激动不已,引以为荣。临终前还专门写信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敬意。
梅籍芳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达半个世纪,就在他患癌症住院期间,仍抱病参加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农艺分支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中的“小麦”条目。他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的编委和主编,病中还不时过问该卷编写工作进展情况。然而,终因医治无效,于1983年10月11日在南京逝世,终年75岁。梅籍芳为麦类作物的研究奉献了毕生的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梅籍芳 - 人物简历
1908年8月12日 生于江苏省阜宁县。
1925年9月—1927年7月 在南京江苏省第一农校初中学习。
1927年9月—1929年1月 在南京江苏省立第一中学学习。
1929年2月—1934年1月 在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学习。
1934年2月—1940年7月 任金陵大学农学院(南京、成都)助教、讲师。
1940年9月—1942年7月 在金陵大学农学院(成都)进修。
1942年9月—1943年7月 任金陵大学农学院(成都)副教授。
1943年9月—1945年5月 任湖北农学院(湖北恩施)教授。
1945年6月—1946年6月 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康奈尔大学学习。
1946年7月—1949年5月 任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
1949年6月—1957年12月 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南京)研究员、副系主任。
1958年1月—1966年6月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南京)研究员、系主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66年7月—1969年1月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南京)研究员。
1969年2月—1974年3月 在江苏省句容县省“五七”干校,学员。
1974年4月—1978年6月 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1978年7月—1983年10月 任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10月11日 在南京病逝。
梅籍芳 - 主要论著
1 梅籍芳.安徽宿县地区小麦春霜冻害调查报告.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报告汇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56.
2 金善宝主编.中国小麦栽培学.密植播种章.北京:农业出版社,1960.
3 梅籍芳.关于农作物群体的若干问题.江苏农学报,1962,(1):2—8.
4 梅籍芳.小麦育种学.(早熟性)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5 梅籍芳.小麦早熟育种问题探讨.中国农业科学,1978,(1):42—49.
6 梅籍芳等.小麦特早熟与抗赤霉病育种问题.江苏农业科技,1978,(4):19—27.
7 梅籍芳主编.麦类作物.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梅籍芳 - 参考资料
http://www.gmw.cn/content/2005-10/26/content_315106.htmhttp://www.resgain.net/bb_view.html?fnId=145&bbId=10827
http://www.gmw.cn/content/2005-10/26/content_315106.htm
最后编辑:2021年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