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开普勒是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1571年12月27日生于魏尔,1630年11月15日卒于雷根斯堡。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且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廖山涛,教授。湖南衡山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曾任职于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195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第四届国际双微讨论会组织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拓扑学、周期变换、微分动力体系的研究。提出典范方程组与阻碍集两个重要概念,并形成探讨微分动力系统的研究体系。
维塔利·金茨堡,俄罗斯物理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院士。他的科学研究工作涉及超导体和超流体、无线电传播、天体物理学、宇宙射线的产生、等离子体、晶体光学等领域。维塔利·金茨堡年轻时曾参与前苏联氢弹的研制工作,因提出了锂氚化合物燃料为苏联氢弹成功爆炸作出了重大贡献。俄罗斯科学家阿尔费夫评论说,维塔利·金茨堡是世界级的科学家,是俄罗斯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2009年11月8日晚,维塔利·金茨堡因病在莫斯科逝世,享年93岁。
毕升(生卒年未详),北宋布衣。湖北英山县人。宋初为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升就去世。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其事迹见《梦溪笔谈》卷十八。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雕板印刷术有了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989年在湖北英山县发现毕升墓碑。
曾邦哲(曾杰),1963年生于湖南娄底,系统遗传学奠基人,1990s年代阐述生物系统的结构论-泛进化理论,国际率先发表系统医药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概念与原理,国际最早提出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概念与方法、细胞计算机模型。1999年创建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网,促进了国际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发展,2008年成立国际首家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
阿伦尼乌斯·斯万特·奥古斯特瑞典物理化学家。1859年2月19日生于乌普萨拉,1927年10月2日卒于斯德哥尔摩。17岁时入乌普萨拉大学,主修化学。1878年毕业后留校。1885年他在奥斯特瓦尔德实验室工作约一年,1886~1887年在维尔茨堡继续研究溶液电导实验。1891年阿伦尼乌斯任瑞典皇家工业学院讲师,4年后任教授,1895年任院长。1905年任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1901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91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
阿莫迪欧·阿伏加德罗 意大利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于都灵,1856年7月9日卒于都灵。1792年入都灵大学学习法学,179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当律师。1800年起,开始研究物理学和数学。1806年任都灵大学讲师。1809年任韦尔切利大学哲学教授。1820年任都灵大学数学和物理学教授,不久就被解聘,1834年他重新被聘任为都灵大学教授,直到1850年退休。1804年他被都灵科学院选为通讯院士,1819年当选院士。他还担任过意大利度量衡学会会长,由于他的努力,使公制在意大利得到推广。
弗里德利希·凯库勒是德国化学家。1857年凯库勒提出碳是4价的;1858年进一步提出,碳原子间可以相连成链状的学说。这就开辟了理解脂肪族化合物的途径。1865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学说:苯的结构可想象为6个链形碳原子闭合而成,于是打开了芳香族化学的大门。由于凯库勒的价键理论被应用到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中,19世纪中叶,不仅有机化学在理论上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并且还在德国建立起了庞大的有机化学工业,特别是染料及制药工业。著有《苯衍生物化学》 、 《有机化学教科书》 、 《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等。
弗里德里希·维勒(Friedrich W?hler),1800年|7月31日|1882年|9月23,德国化学家。他因人工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机化合物的“生命力”学说而闻名。维勒幼时喜欢化学,尤其对化学实验感兴趣。1820年入马尔堡医科大学学医,但仍常在宿舍中进行化学实验。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是“关于硫氰酸汞的性质”,发表在“吉尔伯特年鉴”上并受到著名化学家贝采里乌斯(JonsJ.Berzelius)的重视。后到海德堡大学,拜著名化学家格美林(LeopoldGmelin),生理学家蒂德曼(FriedrichTiedemann)为师。1823年取得外科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贝采里乌斯的实验室工作一年,以后曾在法兰克福、柏林等地任教。
华莱士·卡罗泽斯(又译家华莱士·卡罗瑟斯)美国化学家。1896年4月27日生于艾奥瓦州伯灵顿,1937年4月29日卒于费城。1920年在密苏里的塔基欧学院毕业。192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获硕士学位,1924年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在该校任教两年后到哈佛大学任教。1928年起,在美国杜邦公司任职9年,领导基础有机化学的研究工作。1936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他是第一个从产业部门选为该院院士的有机化学家。
汉弗里·戴维(1778-1829),男,出生于英国康沃尔郡彭赞斯,化学家。1812年获英国的爵士称号,182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1826年又被推选为彼得堡科学院名誉院长。
汉斯·费歇尔,Franz Fischer,(1881~1945) 德国生物化学家,193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汉斯·费歇尔190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柏林大学埃米尔·费歇尔助手。1908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不久去该校任教。1916-1921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维也纳大学任医药化学教授。1921年回慕尼黑,任慕尼黑大学 有机化学 教授。
赫尔曼·费歇尔(德语:HermannEmilFischer,1852年10月9日-1919年7月15日)德国有机化学家。他合成了苯肼,引入肼类作为研究糖类结构的有力手段,并合成了多种糖类,在理论上搞清了葡萄糖的结构,总结阐述了糖类普遍具有的立体异构现象,用费歇尔投影式描述之。他确定了咖啡因、茶碱、尿酸等物质都是嘌呤的衍生物,合成了嘌呤。他开拓了对蛋白质的研究,确定了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多肽,并成功合成了多肽。1902年他费歇尔因对嘌呤和糖类的合成研究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吉尔伯特·路易斯(GilbertNewtonLewis,1875—1946年)美国化学家。1875年10月25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的韦思纽顿。1891年起,他先后在内布拉斯加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189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后去德国莱比锡大学和戈丁根大学进修,曾在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和能斯特(HermannWaltherNernst,1864--1941年)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01年返回哈佛大学任教。1905—1912年在马萨诸塞州工业学院任教,并致力于物理化学研究,1911年成为教授。1912年后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主任。
居里奥·纳塔(GiulioNatta,1903年2月26日-1979年5月2日),意大利化学家,在聚合反应催化剂研究上作出很大贡献,因此与德国化学家卡尔·齐格勒共同获得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克劳德·贝托莱是法国化学家。1748年12月9日生于上萨瓦省塔卢瓦尔,1822年卒于巴黎附近的阿尔克伊。最初入阿纳西学院学习。1768年在意大利都灵大学获医生资格。1778年任一印刷厂的检验员,后任厂长。1794年任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780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贝托莱1785年首先提出氨由氮和氢组成。1787年与A.-L.拉瓦锡等人共同发表化学命名法。1789年发现氯的漂白性质,并提出通过滴定靛蓝标准溶液来测定漂白液中氯含量的容量分析方法。1791年指出动物的机体中含有元素氮。他测定氰氢酸和氢硫酸的组成,发现它们的酸性,指明拉瓦锡提出的所有酸含有氧的理论是错误的。他主张物质的组成是可变的,反对J.-L.普鲁斯特提出的定比定律。因此,非整比化合物称为贝托莱体化合物。他发表过《亲和力定律的研究》(1801)论文,著有《论化学静力学》(1803)一书。
罗伯特·威廉·本生(Robert Wilhelm Bunsen,1811年3月31日-1899年8月10日)男,德国化学家。1811年3月31日生于格丁根,1899年8月16日卒于海德堡。他发现了铯和铷,完善了由英国化学和物理学家麦可·法拉第发明的、以他命名的本生灯,此外他研究了热体的电磁波谱。曾在德、法、奥地利、瑞士等地作科学研究旅行3年。后在格丁根、马尔堡和布雷斯劳等地的大学任教。是法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莱纳斯·鲍林(LinusCarlPauling,1901年2月28日-1994年8月19日),美国著名化学家,量子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1954年因在化学键方面的工作取得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因反对核弹在地面测试的行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两位获得诺贝尔奖不同奖项的人之一(另一人为居里夫人)。其后他主要的行动为支持维他命C在医学的功用。鲍林被认为是20世纪对化学科学影响最大的人之一,他所撰写的《化学键的本质》被认为是化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他以量子力学入手分析化学问题,结论却以直观、浅白的概念重新阐述,即便未受量子力学训练的化学家亦可利用准确的直观图像研究化学问题,影响至为深远,比如他所提出的许多概念:电负度、共振理论、价键理论、混成轨域、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概念和理论,如今已成为化学领域最基础和最广泛使用的观念。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Михаи?лВаси?льевичЛомоно?сов,公历1711年11月19日-1765年4月15日,合儒略历1711年11月8日-1765年4月4日)是俄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人文学者和诗人。
威廉·奥斯特瓦尔德是德国物理化学家。1853年9月2日生于俄国拉脱维亚里加,1932年4月4日卒于莱比锡。1872年入爱沙尼亚多尔帕特大学学习,1878年获化学博士学位。
威廉·拉姆齐英国化学家。1852年10月2日生于格拉斯哥,1916年7月23日卒于白金汉郡海威科姆。1866年入格拉斯哥大学,1869年始攻读化学,1870年毕业后留学德国。1872年在蒂宾根大学因研究硝基苯甲酸获哲学博士学位。1880~1887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化学教授,1887~1913年,任伦敦大学化学教授。188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伊文·兰格缪尔1881--1957年逝世,距今50年.1881年1月31日,美国物理化学家兰格缪尔生于纽约一个贫民家庭。190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矿业学校。1906年获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32年兰格缪尔因表面化学和热离子发射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57年8月16日兰格缪尔在马萨诸塞州的法尔默斯逝世。
普里高津(LlyaPrigogine,1917~2003)是比利时物理化学家,布鲁塞尔学派的首领,以研究非平衡态的不可逆过程热力学、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而闻名于世,并因而荣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非平衡态统计物理与耗散结构理论奠基人。他把将近一世纪前由克劳修斯(Clausius,R.J.E)创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扩大应用于研究非平衡态的热力学现象,开拓了一个过去很少受人注意的崭新领域,被认为是近二十多年来理论物理、理论化学和理论生物学方面取得的最重大进展之一。普里高津在长期而广泛的研究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点,他的许多科学理论观点极富有辩证法思想,对我们很有启发。
男爵 尤斯蒂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 (1803年5月12日 德国达姆施塔特 – 1873年4月18日 德国慕尼黑),德国化学家,主要贡献于农业和生物化学, 创立了有机化学。作为一位教授, 他发明了现代面向实验室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一创新,他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
永斯·雅各布·柏济力阿斯(J?ns Jakob Berzelius,又译贝采里乌斯)是瑞典化学家。1779年8月20日生于东约特兰省的林雪平,1848年8月7日卒于斯德哥尔摩。1796年入乌普萨拉大学医学系学习,180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任斯德哥尔摩医学院医学、植物学和药物学助理教授,1807年任教授。1815~1832年,任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外科医学院的化学教授。1808年选入斯德哥尔摩皇家科学院,1818~1832年,任终身秘书
普利斯特里是一位很有名的化学家,不但在所有的普通化学教科书上都要提到他,而且在美国化学会,以能获得普利斯特里奖章作为最高荣誉。在英国利兹还有他的全身塑像,作为永久纪念。在英、美两国,人们都十分尊敬他。
雅可比·范特霍夫(JacobusHendricusVan’tHoff)荷兰化学家,1852年8月30日生于荷兰。范特霍夫因对化学平衡和温度关系的研究及溶液渗透压的发现;1885年,范特霍夫又发表了另一项研究成果“气体体系或稀溶液中的化学平衡”;此外,他对史塔斯佛特盐矿所发现的盐类三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水化物进行了研究,利用该盐矿形成的沉积物来探索海洋沉积物的起源。由于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研究上的贡献,获得190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