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兵团是指以韩信为将帅的汉军,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役是“背水之战”。
关钟毅,中将,173师师长,著名抗日将领,1940年5月9日殉国。
施陶芬贝格(ClausPhilippMariaJustinianSchenkGrafvonStauffenberg,1907年11月15日-1944年7月20日),德国中级军官,他在策划暗杀阿道夫·希特勒的行动中是一个重要人物(他把内装着定时炸弹的皮箱置于希特勒身旁桌脚的地面)。
唐纳德·马丁·斯图尔特 Sir Donald Martin Stewart, 1st Baronet(1824~1900)英国陆军元帅,出生在苏格兰,就读于埃尔金学校和阿伯丁大学,1840年参加孟加拉军队,1854年参加边境探险队。1857年印度士兵叛乱的时候,曾参加出兵阿格...
阿尼基塔·伊万诺维奇·列普宁Аникита Иванович Репни?н(1668一1726),俄国陆军元帅。少年时代跟随彼得大帝,参加“少年军”,1685年晋升中尉,1687年晋升上尉。1689年随彼得一世起兵推翻摄政公主索菲娅·阿列...
胡安·普里姆Juan Prim, 1st Marquis of los Castillejos(加泰罗尼西亚-马德里)西班牙军事领袖和政治显要人物,也翻译成胡安·普里姆·普拉茨。在废黜女王 伊莎贝拉二世的1868年革命中起过重大作用。他在第一次 卡洛斯战争中(1833-1...
恩里科·卡维利亚(EnricoCaviglia1862一1945),意大利元帅。出生于利古里亚,1880年入都灵王家军事学院学习炮兵。1896年为上尉,在著名的阿杜瓦战役惨败中生还。1904年作为日俄战争观战武官,驻日本武官的时候是少校。回国后参加过意土...
程宜芝(1894—1957),刘伯承元帅的原配。
<<峨眉山志>>记载,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姓白,名士口,字衣三,仿山中灵猴的姿态创“峨眉通臂拳”,这是有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因其爱穿白衣,弟子尊称其为“白猿祖师”。 他还创有"猿公"剑法,并传剑越女,称之为“越女”剑法。现在北京流传的白猿通臂拳,就来自峨眉山,其祖师就是司徒玄空。
战国赵人,铸剑名家,以藏锋利匕首闻名。荆轲刺秦王所用匕首即得自徐夫人。事见《战国策·燕策三》。《史记·刺客列传》亦载此事。
平冢为广(ひらつかためひろHaratsukaTamehiro)1544年—1600年10月21日,是日本战国时代以及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官位为从五位下因幡守。
柳下跖,春秋、战国之际奴隶起义领袖。一作跖,在先秦古籍中被诬为“盗跖”和“桀跖”。约公元前475年,春秋末期的鲁国西北部柳下屯(今濮阳柳屯)人展雄,领导了九千人的奴隶大起义,史称柳下跖(柳下,地名;跖,赤脚奴隶)起义。
摘要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是日本战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本篇专题就是为了向大家展示一下这三人的经历与对历史的影响。
孟懿子(-前481年),姬姓,鲁国孟孙氏第9代宗主,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谥号懿,是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的哥哥。母亲泉丘人之女。(《左传·昭公十一年》:泉丘人有女梦以其帷幕孟氏之庙,遂奔僖子,其僚従之。盟于清丘之社,曰:“有子,无相弃也。”僖子使助?氏之簉。反自祲祥,宿于?氏,生懿子及南宫敬叔于泉丘人。其僚无子,使字敬叔。)
赵幽缪王,嬴姓,赵氏,名迁,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人,赵悼襄王之子,战国时期赵国最后一位国君。他于公元前236年正式继位,屡遭秦国攻打,接连丢失宜安番吾等郡,听信宠臣郭开谗言,杀害李牧,罢免司马尚,令宗室赵葱、颜聚代替,导致赵军大败,国破家亡。其受俘进入秦国,发配到房陵深山中,谥号幽缪。
赵葱,男,战国末期赵国将领。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次年十月,邯郸并入秦。
织田信清(?-?),日本战国时代武将、犬山城主,织田信长的从兄弟。
战国时期,齐魏马陵之战,魏国大败,为对付秦国,魏惠王与齐威王于公元前334年在徐州相会,互称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战国时期人,又名“鲁句践”。荆轲曾经漫游邯郸,与一个叫鲁句践的游戏,发生争执。鲁句践发怒,大声呵斥他,荆轲默无声息地逃走了(嘿而逃去),之后不再见面。
周万邦 (1909-1987) 广东电白人,1927年8月南京中央军校第七期步科毕业。
刘存忠(光绪32年,西元1906--1991.9.16-)辽宁铁岭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黄埔四期学生,1925年7月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炮兵科。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时期。
王秉芹,男,汉族,1934年11月出生于荣成市马道镇西利查埠村。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政治委员(正军职),少将军衔。荣成是革命老区,王秉芹的父亲王宝会抗日初期1938年入党,从事革命工作。
钱伯英,出生于1910年,卒年不详,武汉新洲钱寨村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整编第七十三师第七十七旅旅长。
丘清英 (1906-1952) 广东蕉岭人,1946年后,先后任第八绥署少将高参,第八绥署中将办公厅主任,第七军副军长。
万洪昌(1914-)四川双流人,参加过江西万家岭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1949年夏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二军第一五三师少将副师长兼四五九团团长。
阎基禄、男、汉族、1931年9月出生,荣成市成山镇五村人,少将军衔,曾任第二炮兵54基地副司令员。
查尔斯·威洛比(Charles Willoughby)美国陆军少将,一个有着「小希特勒」和「红色狩猎者」称号的极度反共军人。
姜德廷,男,汉族,1930年8月31日出生于荣成市城西镇垛山姜家村,海军少将军衔,曾任北海舰队副司令员。
梁建鸿,男,生于1964年。新加坡武装部队陆军总长,2010年3月任新加坡武装部队三军总长,少将军衔。
伊肇毅,满族,镶黄旗,爱新觉罗氏,红带子。福满第五子包朗阿之后,辽宁辽中人,1934年9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十一期,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部少将副参谋长。
袁戒趋,原名袁国荣,1902年10月出生,湖南省湘乡市桃林乡人。世代务农,祖上仅留两亩半水田。两岁丧父,五岁逝祖,孤儿寡母,生活极度困苦。为生计所迫,其母入富家做女工,达八年之久。
朱费隐(1898-)湖南双峰杏子江口人,中央军校第三分校(长沙分校)第二期(比照黄埔军校第五期)
陈粹劳(1903-1987) 湖南醴陵人,南京中央军校政治部上校主任秘书 湖南第一兵团司令部少将高参。1927年秋,陈弃笔从戎,投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二师政治部任科员,随军北伐至郑州,沿途从事宣传工作。不久因国共分裂转入第六军政...
朴翰宗,原名朴焕宗,1911年出生于朝鲜庆尚道陕川郡龙西城,卒于1935年。杨靖宇同志的亲密战友,牺牲时任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参谋长。
赵裕平,男,又名小桃,温岭县坞根乡小坞根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温岭中学。1935年,为掩护战友逃离,英勇献身。
陈和养(?-1935),福建省连江县安凯乡飞红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斗争,任官坞乡飞红村农会主席,参加了连罗(连江、罗源)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1935年在筱埕官坞反“围剿”作战中牺牲。
何远久,男,1898年生,湖南汝城县热水乡黄石村人。原名何己生,1926年大革命时期,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汝城大革命失败后,他继续坚持地下斗争,国民党为抓捕他悬赏500块大洋。一次,他被敌人堵在家里,但机智地躲过了敌人的追捕。1927年秋,他毅然离开了妻子儿女,几经辗转到井冈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45年6月,任湘鄂赣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兼南下支队留守处主任,后任鄂 北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
李开湘(1910年-1999年),四川苍溪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以及进军大别山、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建国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历任军事学院干部部副部长,军事工程学院干部部部长、副政委,训练基地政委、司令员,总后勤部顾问等职。
河南省商城县人。1912年出生于商城县上石桥镇高棚村瓦仓组,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8月,安徽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一九六二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林乃清(1915—)安徽省金寨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第三十军通信队排长,八十九师二六五团总支书记,军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科长,红四方面军骑兵师一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八团竹沟留守处特务大队政治委员,第四师二团营长,四师十一旅三十一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二旅九十六团团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九军八十七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兼福建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政治学校副校长,工程兵工程部副部长,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常树人(1915—1984)山东省泰安县人。1932年考入济南无线电训练班,后在齐河、潍县从业。1935年在济南读高中。1937年因组织学生运动,遭警方拘禁。
曹光琳(1917年-1994年),江西南康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