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C·默顿 RobertC.Merton 1944年生于美国纽约,由于他对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所依赖的假设条件做了进一步减弱,在许多方面对其做了推广,因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05年4月他的名著《连续时间金融》(修订版)由“梁晶工作室”策划推出,使得国内的读者再一次把关注和探究的目光投向这位被保罗·萨缪尔森称为“站在一群巨人肩膀上”的人物身上。
唐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2012年12月13日晚,中国社科院教授唐钧做客央视《新闻1+1》栏目解读两起民工冻死事件。节目过程中,唐钧面带笑容,被网友批为“冷血无情”。2012年12月14日,唐钧表示,他平时的面相就是这样,做节目时未刻意注意自己的表情。并且发布微博道歉。
索罗金(1/21/1889-2/10/1968)Pitirim A. Sorokin,在众多的西方的社会学家中,索罗金是一个被中国社会学界遗忘的社会学家,索罗金是美国哈佛大学第一位社会学系主任,排在帕森斯之前,他一生著作丰富,几乎涵盖了社会学界的所有问题。美国一位社会学说,无论你观注社会学哪个领域,你都会发现索罗金的影子。索罗金在哈佛时期却是他事业的顶峰,只要看看他的著作就可以了,著有〈社会和文化动学〉,〈我们时代的危机〉〈重建人性〉〈利他的爱〉〈危机时代的社会哲学〉〈当代社会学理论〉〈今天的社会理论〉。
哈贝马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历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以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1929年(己巳年)生于杜塞多夫,曾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论谢林思想中的矛盾》。
蓝怀恩,男性文化研究作家,“绅士乐活沙龙”创构者。1996年通过一个谈女性成长的广播节目《女人加油站》,开始涉足男性文化观察与研究,2000年在台湾创办《中华21世纪男性成长协会》,并于2001年《妇女节》呼吁订定8月3日为《男人节》。2002年移居上海从事专栏写作与演讲工作,旨在强调关注今天的男性社会角色处境与身心健康状态,被媒体称为是“一个比男人还要了解男人的女人”。
上野千鹤子,1948年生,自年轻时代起即不断批判日本父权结构,是最“恶名昭彰”的女性主义学者。现任东京大学人文社会学系教授;曾任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客座研究员、波恩大学客座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和墨西哥大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上野 千鶴子(うえの ちづこ、1948年(昭和23年)7月12日- )は、日本の社会学者。専攻は、家族社会学、ジェンダー論、女性学。東京大学名誉教授、立命館大学大学院先端総合学術研究科特別招聘教授[1]。博士(文学)(東京大学)[2]。NPO法人ウィメンズアクションネットワーク(WAN)理事長[3]、日本社会学会理事、元関東社会学会会長(2005年(平成17年度) -2006年(平成18年度))、日本学術会議会員、シューレ大学アドバイザー、「ヘイトスピーチとレイシズムを仱暝饯à牍Hネットワーク」共同代表を務める。
夏学銮,男,民政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出生在安徽一个贫瘠的村庄,记忆中,家的后面有一条河,有芦苇,还有不长庄稼的盐碱地。1965年,在那样一个特殊年代,夏学銮考入北京大学。全村人沉浸在喜悦中,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夏学銮一个人辞别父母,拎着一双鞋一个箱子,独自上路了。那时家里穷,为了节省路费,四年没有回过一次家。对于这种离别,那一辈的父母也都能理解,支持孩子去外面闯天下,留在父母身边那是没出息。
邱泽奇,湖北仙桃人,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教授、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12年4月任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1986年进入社会学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师从费孝通先生,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学术经历
杨堃(1901~1998),男,汉族。著名民族学家、民俗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教授。曾用名杨赤民,笔名有张好礼、杨念基等。
乔纳森·特纳(JonathanH.Turner),美国社会学家。自1968年从康奈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长期在加州大学河边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Riverside)社会学系任教。曾担任社会学系主任,1997年后成为该校的杰出社会学教授,是美国当代资深的理论社会学家。
龙冠海(1906~1983):中国社会学家。海南琼山人。著有《社会学》、《社会思想史》、《社会学与社会问题论丛》、《社会学与社会意识》、《都市社会学的理论与应用》、《社会思想家小传》、《社会研究法》(主编)等。龙冠海毕生从事于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涉猎领域甚广,治学严谨,著述丰厚。其中《社会学》一书多次印行,影响较大。
刘爱玉,曾用名刘艾玉,女,民进中央妇女儿童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应用社会学教研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内著名人力资源专家。研究方向:劳动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授课程:劳动社会学、数据分析技术、社会学导论、社会统计与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