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阔应:(约1925—?)黑龙江哈尔滨人。一名孙阔英。十三岁开始学艺,师承袁氏三杰之袁杰武,得袁氏真传,成名于曲艺界,有“南北二阔”之称(南袁阔成、北孙阔应)。孙阔应青年时曾六访张清山、三拜固桐晟,得到了他们的指点,由此在评书表演上突飞猛进。其子孙一也是青年评书演员。
程梓贤,男, 评书演员。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第一届曲协主席,四川省曲协副主席。程梓贤与人合作的《心心咖啡店》荣获全国曲艺优秀创作二等奖,被选入大学教材。
戴德顺,男,评书演员。评书第六代弟子。
丁正洪,政务微博运营专家、新浪微博金牌讲师。离开新浪前负责全国政务微博的培训和运营工作,微博昵称 @围脖老丁。在业界被称为新浪微博的首席布道师,同时也是新浪微博团队的早期成员。
傅阔增,男,评书演员。北京人。受业于王杰魁,得王亲传。
福坪安(1885-1951)著名评书艺人,自幼从师徐长胜。出师后演出于京、津间。解放后,赴东北演出,逝世于营口。代表书目有《大隋唐》、《三侠五义》、《明英烈》。
郭仁鹏是一位评书演员,同时又是中国曲协会员,盘锦市曲协副主席,盘锦市文工曲艺团团长。曾拜程怀玉和李俊岚为师。常演书目有《兴唐传》、《梁山后传》、《杨家将》等。;另有同名山东书协会员,多次在书画大赛中获得奖项。
固桐晟(1903—1972),评书演员。北京人,满族,镶蓝旗。原名固松年,学名有德,曾用名张静泉。光绪二十九年夏历三月廿五日生于北京西单。其先辈是没落的清室镶蓝旗贵族,其侄赵佩茹是著名相声演员。他七岁起读书,1921年来到沈阳,喜听李庆魁说书。1924年父亲逝世。1926年(一说二十六岁)来到锦州,登台讲述《燕山外史》,名声鹊起。在此时间内,他苦学政论、史论、奏折、书序、传记、杂说等样式,丰富学识才情;试论国家大事、历史教训、山川风貌、社会习俗,使说书纵横捭阖且波澜起伏,转接之间意外难测。二十八岁时开始说自编的《清宫外史》(又名《九龙祚》)。
高豫祝(1891—1970),评书演员。北京人。拜师张诚斌,擅说《东汉》。他以讲述情节丰富细致、描摹人物生动逼真见称。他为人忠厚老成,颇受行内人尊敬。
贾云雷,男,评书演员。作品有改编、创作的30万字、80回的评书《百舸争流》。
姜子龙,评书演员。河北固安人,1968年出生。自幼酷爱评书艺术,深得河北评书名家杨祥鸣先生真传。
男,评书演员。天津人。原名蒋昆,字玉昆,笔名蒋介磊。系茶房出身,有一定文化基础。约在1927年拜常杰淼为师,与乃师关系密切。1929年常逝世前,将《雍正剑侠图》的“册子”及为《新天津报》撰写而尚未发表的稿件,全部遗留给蒋轸庭,由其继续撰写。
姜存瑞(1908—1997 ),评书演员。天津人。原名姜炘熙,笔名震宗。1908年七月初二出生于天津杨柳青。1931年正式登台。此后先后向顾存德、蒋轸庭、福坪安学艺,深得他们的艺术精髓。姜存瑞的表演风格豪迈而不失细腻,分析人物和情节鞭辟入里且细致深刻;发音字沉口清,如穿云裂帛;精于赞、赋、话作料、书外书,能大段背诵古文。长于袍带书,尤以《三国》最为著名,享誉书坛。
奎胜城,评书演员,生卒年不详。专说《英烈》。谈到伍殿章大战康茂才时,能比仿几手钩法,颇为精妙,得自乃师何茂顺临终授艺八手护手钩。
李鑫荃,评书演员。河北安次人。师承评书老艺人段兴云、评书大师连阔如、马连登等。
罗世忠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14岁考入当时的成都东城区曲艺队,师从传统评书大师王德成。后又与平民艺术家李伯清成为同门师兄弟,被评书大师周少稷收为弟子。如今还在公开演出四川传统评书的,罗世忠已是最后一人了。
刘阔漳(1916—1987),祖籍河北省武清县大孟庄乡寺各庄。原名刘春贵。早年拜金杰立为师,从艺于辽西,定居在锦州,曾开设茶馆并说书(锦州解放初在市内开私人茶馆)。后合营改制为锦州曲艺社一社。先后任锦州和平曲艺社、锦州曲艺社经理,并参与评书队演出。擅说《三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后小五义》及《三侠剑》,尤以《五义》系列,颇得乃师真传。出版评书作品:《三侠剑·棍扫萧金台》(春风文艺)。
刘继业(1970年4月—— ),男,湖南汨罗人。1988年9月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1989年2月至 1992年6月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7月——1994年7月任教于岳阳市第二师范学校,1997年6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
刘兰芳,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44年出生于辽宁,六岁学唱东北大鼓,后拜师学说评书。1979年开始,先后有百余家电台播出刘兰芳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轰动全国,影响海外。后又编写《杨家将》、《红楼梦》等30多部评书,多次获国家级文艺大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代表作品有《关东才子王尔烈》、《一代儒将陈毅》和《古今荣耻谈》等。
芦仁堂,评书演员。辽宁昌图人。原名芦栢祥。生于1920年6月8日。1948年他参加黑山县曲艺团,从艺多年;1963年到锦县红光曲艺社。芦仁堂有徒弟徐洪贵等。
刘延广,是山东评书的创始人和代表人,是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山东首批国家一级演员,曾长期担任济南市艺术团团长,他把济南的曲艺、把山东评书推向了全国,被国家级新闻传媒誉为中国曲坛“评书八大家”之一。
刘杰谦,原名刘汉卿。属第八代演员,与张少兰、张霈兴、品正三结为把兄弟。他在三十年代编了评书《富贵寿考》,演出于天桥福海居茶馆,并不保守地主动传授给品正三。“七七事变”后,他曾辗转到潼关、山海关等地演出,坚持走正路,决不觍颜事敌的信念从未动摇。他还多次当选为市级劳动模范。
卢醒笙,男,评书演员。辽宁沈阳人。原名卢宝昆。
马连登,出生于一个菜农家庭。十三岁(一说十五岁)拜西河大鼓艺人耿起树为师,学会了《大隋唐》、《包公案》、《杨家将》、《明英烈传》、《三国演义》、《呼家将》等十几部大书。
马增祥(1940.9— ),评书演员。原名 马岐。北京人。1960年毕业于 北京市文化局曲艺训练班。现任北京市曲艺团艺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二级演员、演奏员。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曲艺家协会会员,《北京曲艺志》编委。自称拜师陈荣启学说评书,但基本不具备可能性。1989年曾在青岛广播电台录制评书《响马传》(180回),并由十四个省市电台播放。1994年曾在北京电视台文艺中心录制200回目《响马传》。2005年9月19日,农历乙酉年八月十六日,19时:《秋韵》岔曲专题演唱会举办,2005年12月17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十七日,10时30分:阚泽良收刘晶为徒。
马轸华,评书演员。天津人。整理演出《李金鳌》,可演四个月,这是一部最具天津风味特色的书目,也是马轸华的代表作与成名之作。
潘诚立(1872~1929)评书艺人。北京人。潘诚立还是北京评书界的著名活动家。
评书艺人。原姓吴,名光甫,北京人。幼时曾在点心铺当过八年多学徒,酷爱评书,拜说短打书的名家白敬亭(白文亮)为师。白敬亭赐艺名福庆,因吴与无谐音,嫌不吉利,乃改名群福庆。开始在天桥撂地拉场说书,嗓音好,喷口正,善于表现书中英雄人物。擅长说《施公案》,后又向《于公案》编演者牛瑞泉的传人刘竹桥学说《于公案》,还向马凤云学说《盗马金枪传》,都成为他的拿手书目。
宋桐斌评书演员。山东蓬莱人。原名宋继武。宋桐斌的表演不仅注意情节的安排和人物塑造,而且对书中典故、榜文、奏折等都有研究,在引经据典的同时,能随时穿插幽默诙谐的包袱。有传人刘浩鹏、萧浩然等。
孙阔英,出生:1925年,农历乙丑年,男,评书演员。黑龙江哈尔滨人。
双厚坪(?~1926),中国北京评书艺人。艺名双文兴。又名双文星。满族。他说书细致深透,叙述人物形象生动,并善于在书中穿插机锋,嘲讽时弊,令听众捧腹。
石连君,女,评书演员。北京人。
王致玖(1854—1920),男,北京人,原名王得宝,是清末天津著名的相声演员。后由英致长代拉为师弟,弃相声而说评书,并一举成名。
王杰魁,评书艺术家,生于1874年,卒于1960年,青年时代就开始在北京说评书,渐渐享名。他最拿手的书目是《七侠五义》。如果说,评书以细腻为艺术风格特色,那么,王杰魁则是细中又细。他说书,吐字慢,像在拉长音,娓娓说来,别具艺术魅力。又善于使用“变口”,用不同的方音刻画人物。
赵英颇(?—1951),评书艺人,北京人。拜师曹卓如,说《聊斋》极负盛名。他以环境铺排细致、情节描绘入神,摹拟各种音响逼真见长。他的声调丰富多变,风吹雨渲,门户启阖,甚至一颦一笑,一呷一饮,皆有形有声,听者如临其境,如...
李凤山,男,汉族,1938年9月出生,山西临汾人,中共党员。1956年考入西北艺专附高,后升入西安音乐学院本科,主修三弦。毕业后分至陕西省歌舞剧院音乐舞蹈团工作。历任音乐舞蹈团副团长、书记。系中国音协、中国舞协、陕西舞协会员;陕西音协、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陕西秦筝学会理事:陕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三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
生于1937年,系河北大城人。本溪市文化局艺研所成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本溪市曲协理事。 父亲刘起福系“雄声贯齐鲁”张士德(艺名大狗熊)的门生。自幼受家庭熏陶,七岁登台演唱西河大鼓小段。1952年开始说长篇书。1958年入本溪市曲艺团。1965年在辽宁省说新唱新会演中演唱西河大鼓《好心人》在辽宁省电视台播出。八十年代后,在本溪市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长篇评书《梁山后代》(即《小八义》上中下集)曾获全国市级电台交流节目评委会优秀节目奖、省地盟电台评委会一等奖;《呼延庆传奇》获全国电台交流节目评委会一等奖。曾获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办法的“从事文艺工作40年荣誉状”。
张豫华(1899年1月29日--1970年7月9日),小名双儿,评书艺名张寿臣(拜师张诚润),中国相声演员。又名张豫华。相声艺术第四代门长,兼评书演员,北京人。自幼随父张诚甫学说评书、相声。
阎笑儒 (1913~1985),相声表演艺术家,天津人。本名阎鸿斌,绰号“阎麻子”。年曾拜宋玉清为师,学会 《拴娃娃》、《六口人》等几段相声。先在天津北开市场“撂明地”,并不断得到相声前辈李少卿的指点,后演出于天津各相声场地。二十五岁时曾到唐山、山海关一带演出,并在山海关拜马三立为师,回津后演出于南市连兴茶社,与尹寿山合作,成为主要演员。
刘林仙,1933年出生于河北滦县,原名刘有生,评、鼓书表演艺术家。六岁随父亲学唱西河大鼓,十三岁即登台演出。后拜孙来文为师。解放前在北京、天津、唐山、滦县等地流动演出,解放后在河北省一带演出。1956年参加抚顺市曲艺团,曾任书曲队副队长。以西河大鼓和长篇评书而著名。评书代表作有《杨家将》、《三下南唐》、《呼家将》、《薛家将》、《小八义》和《努尔哈赤大战萨尔浒》等。她积极深入厂矿、农村为工农兵说唱新书。先后说唱了《战斗的青春》、《铁道游击队》、《火种》、《桥龙飙》、《红岩》等新书和《歌唱安业民》、《雷锋颂》等短段。1979年以来改说评书。先后在抚顺人民广播电台播讲了《杨家将》、《薛刚反唐》、《呼家将》等。其中,《呼家将》曾在全国四十七家电台播放,《薛刚反唐》和《续薛刚反唐》则分别达到六十三和一百二十七家。
刘利福1924年生于天津,自幼在评书大家陈士和、父亲刘健英的熏陶下,痴心于评书《聊斋志异》。
原部队文工团曲艺演员,相声文字辈,评书辈分据说高不可测,其父为评书表演艺术家高庆海先生,高建芳评书功底深得家传,幼年便来往京津一带,遍访曲艺名宿,30年的沉淀积累,锻造成相声评书两门抱的优秀演员。2012年在上海搞250相声笑栈卖完票后演职人员不知所踪,套用评书常用语——神龙见首不见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