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名苏珊·乔丝琳·贝尔(英语:Susan Jocelyn Bell),英国天体物理学家,出生于贝尔法斯特。当她还是研究生时,与安东尼·休伊什一起利用射电望远镜发现了第一颗脉冲星。[2]她现在是物理研究所的主管。
札马鲁丁英文名(Jamal al-Din)中国元代回回天文学家。一译“札马剌丁”,今译“哲马鲁丁”。生卒年不详。据考证,札马鲁丁可能是札马鲁丁·伊本·穆罕默德·纳查里(Jamal al-Din ibn Muhammad al-Najjari)。
位于登封市东南15公里告成镇周公祠前。周公测景台,景通影,“测景”就是测量太阳的影子,是中国古代测量日影,验证四时,计年的仪器,就是三千多年前的周公姬旦在这里研究天文的圭和表。
中村泰久,人类发达文化学类长、教授、天文学专业、理科教育。
朱有花,天文学者,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天文系教授、系主任。
是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两位天文学家布朗和特鲁希略于2002年10月7日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夸欧尔”(Quaoar)一词,源自美国原住民通格瓦部族(Tongva)神话的创世之神,所以中文的正式译名为创神星。国际天文联会之前给予这颗天体临时编号为2002LM60,也叫小行星50000。 人们对夸欧尔的了解甚少
时年24岁的高斯也计算了谷神星的轨道。奥地利天文学家海因里希·奥尔伯斯根据高斯计算出来的轨道重新发现了谷神星。
张思训,四川(现:巴中市巴州区)人。北宋天文学家。
朱文鑫,天文学家。利用现代天文知识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取得丰硕成果,赢得海内外同仁景仰。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1629年04月14日—1695年07月08日)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他是介于伽利略与牛顿之间一位重要的物理学先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对力学的发展和光学的研究都有杰出的贡献,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一位重要开拓者。他建立向心力定律,提出动量守恒原理,改进了计时器。<br />
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Bruno,1548-1600),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勇敢的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由于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反对地心说,宣传日心说和宇宙观、宗教哲学,1592年被捕入狱,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主要著作有《论无限宇宙和世界》、《诺亚方舟》。
赫歇尔家族是天文学史上重要的家族,最著名的有威廉·赫歇尔(1738—1822),和他的妹妹卡罗琳·赫歇尔(1750—1848)、他的儿子约翰·赫歇尔(1792—1871),他们都为天文学作出重要的贡献,尤其杰出的是威廉·赫歇尔。为纪念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欧航局以他名字命名一颗探测卫星,并于2009年5月14日用火箭发射上太空,这个卫星实质上是一台大型远红外线太空望远镜,宽4米,高7.5米,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射的最大远红外线望远镜。
克拉维乌斯(Clavius,Christoph),德国天文学家。1537年生于巴伐利亚的班贝格;1612年2月6日卒于意大利罗马。克拉维乌斯于1555年加入耶稣会,并在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大学听讲,他于1565年始在罗马的罗马诺学院讲演,并留在那里终其一生(只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外出)。
       尼古拉·哥白尼(拉丁语名字:Nicolaus Copernicus,波兰语名字:Mikoaj Kopernik,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是波兰天文学家,是第一位提出太阳为中心——日心说的欧洲天文学家,一般认为他著的《天体运行论》是现代天文学的起步点。
乔尔丹诺.布鲁诺(GiordanoBruno,1548-1600),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被世人誉为是反教会、反经院哲学的无畏战士,是捍卫真理的殉道者<span class="text_img ed_imgfloat_right"></span>。
    古拉木罕(1923~1999),印度哲学家、天文学家,在这两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
意大利裔美国天文学家,因在X射线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贡献而获得2002年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 贾科尼1931年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1954年在米兰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移居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1959年加入了麻省研究公司“...
柯蒂斯(Curtis,Heber Doust) 美国天文学家。1872年6月27日生于密执安州马斯基根;1942年1月9日卒于密执安州安阿伯。 柯蒂斯就学于密执安大学,1893年取得硕士学位。他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纳帕学院成为拉丁语和希腊语教授,在那儿他对望远镜发生了兴趣。
类星体,顾名思义是一种类似恒星却又不是恒星的天体,这里说的"类似"指的是外貌,因为从照片上看起来,类星体与普通恒星简直没有多大区别。
查尔斯·梅西耶(Charles Messier,1730年6月26日—1817年4月12日)法国天文学家。他的成就在于给星云、星团和星系编上了号码,并制作了著名的“梅西耶星团星云列表” 。查尔斯·梅西耶生于法国洛林地区墨赫特和莫赛尔省的巴顿维尔(Badonviller)。1751年起,他在巴黎的法国海军天文台作为天文官约瑟夫·尼古拉斯·德里希尔(Joseph Nicholas Delisle、1688年~1768年)的助手,沉迷于对彗星的观察。
达·芬奇是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的简称,出生于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公历4月23日),毕业于意大利理工学院,1519年5月2日逝世,是意大利学者、艺术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生物学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他还擅长雕塑、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既多才多艺,又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他全部的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他的手稿中,爱因斯坦认为,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30-50年。达·芬奇少年时已显露艺术天赋,15岁左右到佛罗伦萨拜师学艺,成长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画家、雕刻家,并成为军事工程师和建筑师,1482年应聘到米兰后毕业于意大利理工学院成为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画师,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1516年侨居法国,1519年5月2日病逝。小行星3000被命名为“列奥纳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丽莎》现在是巴黎的卢浮宫的三件镇馆之宝之一。
卡尔·爱德华·萨根(Carl Eduard Sagan),美国天文学家,科普作家,科幻小说作家。 1934年11月9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市,1955年于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56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获得天文学和天文物...
塞奇(Secchi, Pietro Angelo)意大利天文学家。1818年6月18日生于艾米利亚区勒佐;1878年2月26日卒于罗马。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Friedrich Wilhelm Herschel,1738年11月15日—1822年8月25日),英国天文学家,古典作曲家,音乐家。恒星天文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恒星天文学之父。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第一任会长。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用自己设计的大型反射望远镜发现天王星及其两颗卫星、土星的两颗卫星、太阳的空间运动、太阳光中的红外辐射;编制成第一个双星和聚星表,出版星团和星云表;还研究了银河系结构。
        印度数学家,天文学家。生于华氏城(今属比哈尔邦巴特那市)。他受教育于柯苏布罗城,499年著《 阿耶波多文集》,全书分四部分,由118行诗组成 。此书长期失传 ,至1864年印度学者勃豪·丹吉始获抄本。阿耶波多改进了希腊托勒密的工作,用几何方法算得正弦表 ,在三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76年,为纪念阿耶波多诞生1500周年,印度发射了以阿耶波多命名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br />
雅各布·科尔内留斯·卡普坦(Jacobus Cornelius Kapteyn,1851年1月19日—1922年6月18日),荷兰著名天文学家。 卡普坦1851年出生于荷兰的巴讷费尔德,1868年进入乌特勒支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1875年获得物理学博...
弗拉姆斯提德(Flamsteed, John)英国天文学家。1646年8月19日生于德比郡登拜;1719年12月31日卒于伦敦附近的格林威治。弗拉姆斯提德年十五岁时,就因身体太差而被迫退学,那时他便有了阅读天文书籍的嗜好。
奥兹玛,是康乃尔大学的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于1960年在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台使用位于西维吉尼亚的绿堤电波望远镜所从事的早期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无线电波搜寻邻近太阳系的生物标志信号。这个计划后来以虚构的奥兹国统治者奥兹玛女王来命名,灵感则来自无线电广播李曼·法兰克·鲍姆出版绿野仙踪这本书中虚构的翡翠城。该计划于1960年4月1日正式开始实行,命名为“奥滋玛计划”。
姓名:赫马森 Humason,Milton La Salle <br /> 国家或者地区:美国 <br /> 学科:天文学家<br />  
约翰内斯·克卜勒(Johannes Kepler,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克卜勒定律的发现者。 克卜勒出生在德国威尔(Weil der Stadt)的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符腾堡的一个陆军军官,母亲是旅馆主人的女...
尤得塞斯〈Eudoxus,西元前408年-西元前355年〉是希腊古典时期,仅次于阿基米得的伟大数学家。他是在西元前408年出生于小亚细亚的Cnidos,后来在Tarentum跟阿基塔斯学习,曾到埃及留学,并在那里学到一些天文学知识,然后在北小亚...
布劳威尔,男,荷兰数学家。1881年2月27日生于荷兰的奥弗希,1966年12月2日卒于布拉里克姆。1904年毕业于阿姆斯特丹大学。后在G.曼诺利的影响下,开始接触拓扑学和数学基础。1912年为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同年为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他强调数学直觉,坚持数学对象必须可以构造,被视为直觉主义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王应伟,字硕辅,1877年9月29日出生于苏州。童年从师学文,以聪颖好学备受赏识,并得机喜读古算学。
马里乌斯(Marius,Simon)德国天文学家。1573年1月20日生于贡岑豪森;1624年12月26日卒于巴伐利亚州安斯帕赫。马里乌斯的真名是迈尔(Mayer),但是象当时许多其他学者一样,他在自己的学者生涯中使用了一个拉丁化的译名。他在第谷布拉赫门下习天文,又在意大利学医,并为勃兰登堡选帝侯(德国有权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诸侯)当天文学家。他的经历也许是很令人不快的。他活象有一部以他人的名义发表的伽利略的著作。他声称(显然拿不出证据)曾于1609年在伽利略之前已先看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
法国天文学家,因计算哈雷彗星轨道(1759)和研究当时已知的木星四颗卫星而闻名,他还是一位参与当时革命活动的政治家。
阿皮安 Apian,Peter :德国天文学家。他著书以普及数学和天文学知识,1540年,他出版了一本书,书中描述了他对 彗星的观测,并描述了五颗不同的彗星的外貌,对于彗星来说,这是除了它们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外的第一项科学观测。
勒维烈(Le Verrier,Urbain Jean Joseph,1811—1877)法国天文学家生于诺曼底半岛圣诺镇的一个小职员家。1828—1830年在卡昂学院学习,对数学具有浓厚的兴趣。1831在巴黎圣路易学院学习,毕后曾在某化学实验室工作。他利用工作之余从事天文学的研究。1837年在巴黎工科大学任教。1846年任巴黎大学理学院教授。1847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从1854年起,担任巴黎天文台台长,直到逝世。
乌鲁格别克,也被译作 兀鲁伯(Mirza Ulug`bek,1394~1449) 帖木儿帝国撒马尔罕统治者,乌兹别克族族著名的天文学家。其名字准确写法应该为 乌鲁格别克。为帖木儿之孙,沙哈鲁长子。Mirza Ulug`bek 是乌兹别克语,Mirza 乌兹别克语意思是书记、作者的意思,Ulug` 是伟大的意思 , bek 是伯爵,贵族的意思,
Margaret Burbidge (1925~) 英国女天文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先后在英伦敦大学天文台、美国叶凯士天文台、芝加哥大学、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作。1972~1973年任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为英国第位女天文台...
       奥马·海亚姆(Omar Khayyam) 1048年(?) 5月15日生于霍腊散(Khorāsān,今伊朗东北部一省)内沙布尔(Nīshāpūr,即Neyshābūr);1131年(?)12月4日卒于内沙布尔.数学、天文学、哲学、诗歌.
童傅(1936.03~2013.08.25),男,中国江苏宜兴人。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优秀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八、九、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2013年8月25日,童傅同志因病在中国北京逝世,享年77岁。
美籍荷兰天文学家。1905年 12月7日生于荷兰的哈伦卡斯珀尔,1973年12月23日卒于 墨西哥城。1927年他由 莱顿大学毕业,留校在 赫茨普龙领导下工作到1933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37年入美国籍。先后在 哈佛大学、 芝加哥大学任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