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相关报道
【科学时报】从那个简单的梦想开始
12月10日晚,十年来最完美的月全食正在上演。在上海佘山山顶,记者和来自各地的天文发烧友共享美景。
冒着严寒,有个人默默地忙碌着。他架起望远镜,连接起复杂的设备,以便收录实时视频信号做网络直播,并分出一路信号输送给电视台,时而还要拍照。
这个人,就是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主管汤海明。
忙碌的一天,幸福的一天
对汤海明来说,这是“忙碌又幸福的一天”。
白天,他和同事们忙碌在上海徐家汇公园,为几百位市民送上关于月全食的科普盛宴。大人们带着孩子在十几台天文望远镜前排起了长龙,还未等到月亮,先看太阳,劲头十足。
傍晚时刻,汤海明又匆匆赶往佘山。车疾驰在公路上,汤海明对《科学时报》记者说,做天象的网络直播,是他的一个梦想。
即便已作好充分准备,汤海明仍难掩强烈的遗憾。“本来我已经联系好很多网友,调配好了机器,准备尝试三地直播:大庆、威海、佘山,让大家看看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月食有没有差异。可惜,当天威海下雪,黑龙江变天,计划无法实现。”因为无奈,汤海明双手越举越高,说着话,手都举过了头顶。
佘山顶上寒意渐浓,汤海明套上厚厚的羽绒服、扎好围巾、戴好帽子,来到观测站楼顶开始架设望远镜。触手处多是冰冷的铁家伙,每隔两三分钟,他就得哈口气、搓搓手——手指不能冻僵,否则设备调试就不精确。
他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地坐在电脑前,不敢有一丝马虎。除了负责传送月球实时图像外,他还通过微博向网友讲解观看月全食的技巧。
19点33分,直播如期开始。汤海明把手机调到静音,因为会有许多媒体找他,“我要集中精力保证电视台的采访,直播顺利最重要”。
不过,紧盯视频的同时,他仍尽量在网上回答提问,“这实在是个难得的科普机会”。
天越来越冷,记者裹着全套的军棉衣、军帽、围巾,却还要不停打哆嗦,大家需要随时烧点热水喝。汤海明却连口水都没顾上喝,甚至忙得额头上开始沁出细密的汗珠。
直播结束后,汤海明在微博上写道:今生头一次,看到这样完美的月全食。我为大家奉献出一次还算满意的直播,想到此处,一切都值得了。
最初的梦想
因为那晚月全食的直播,汤海明有点感冒,声音也哑了。但每每谈及天文科普,他总是满脸笑意。
“是2004年的u2018金星凌日u2019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当时,汤海明事先找到上海天文台,提议一同携手网络媒体做直播。真还做成了,虽然设备简陋、技术稚嫩,却引起了不小轰动。
一切,就从这样一个简单的梦想开始。
于是,汤海明毅然放弃了外企的工作,投奔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从一名天文科普的“业余选手”转为“专业选手”,虽然工资只有原先的一半。
下一个梦想:上海天文馆
曾有位老太太透过天文望远镜看到月亮后,兴奋地告诉汤海明:“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好好看清月亮。”这句话令他印象深刻。
如今,一个新梦想又在汤海明心里扎了根——“要在上海市中心建一座天文馆,让市民在家附近就能感受星空”。
“虽然上海光污染比较严重,但有些天文现象,非常适合在城市里观看。”他告诉记者,白天可以观察太阳表面的活动,太阳黑子、太阳日珥爆发等;晚上则观察月亮及土星、木星等这类大行星。此外,天文馆还可以逼真地模拟出只有到野外才能欣赏到的星空景象。
科普工作者的尴尬定位
不过,汤海明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科普人员的职业定位并不明确,就中科院体系来说,许多人都是兼职做科普,他们往往隶属不同部门,例如科研管理处、信息中心、后勤部等。
汤海明也不例外。虽然他将自己定位成“职业科普人”,但他也要承担繁杂的行政管理工作。此外,他还负责佘山工作站所有的网络维护工作。
并且,目前中科院的科普宣传工作很多时候都是跟着人走,如果某个科普人员调到别的部门,那他的科普工作也就跟着走了。
而大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大众的需求鞭策着我们科普人不敢懈怠。”汤海明坦言,每次遇到大型天文现象时,他们总是捉襟见肘,派不出人。
说到招人,他也担心,若没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明确的职业定位和工作评价体系,如何能吸引人才?
“科普人员不像科研人员,可以依靠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等标准来评判工作,目前只能靠熬工龄来提高待遇。”
今天、明天……汤海明还一直在坚持延续着最初那个简单的梦想,努力在科学和普通百姓间,搭起一座美丽的桥梁。
毅然“转正”
那天,汤海明下午5点才赶上佘山,开始为晚上的月全食直播做准备。之前,下午2点起在徐家汇公园举办天文科普活动,他已经忙了一场。车疾驰在公路上。汤海明说,做天象的网络直播,是他的一个梦想。今年33岁的他本在一家外企工作,是2004年的“金星凌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小就是天文发烧友,又熟悉网络技术,汤海明总想着创新一下天文科普的形式。2004年6月8日,罕见天象“金星凌日”上演。汤海明事先找到上海天文台,提议一同携手网络媒体做直播。真还做成了,虽然设备简陋、技术稚嫩,却引起了不小轰动。这促使汤海明下决心“转正”,从一名天文科普的“业余选手”转为“专业选手”。收入大幅降低,但他毅然辞职,投奔中科院上海天文台。
不过,进天文台之后他才发现,“让更多人感受天象之美”的梦想与现实之间,还有距离:上海市区没有天文馆,想让市民就近通过望远镜直接望星空,做不到。“每次看到北京天文馆发消息,说周末开放科普望远镜供市民观测星空,我的感觉……都不大好。”他说,2009年“长江大日食”后,他和上海市天文学会的同道们一直在设法推动筹建上海天文馆,希望早日结束上海人借着网络“间接望星空”的遗憾。
“可惜没帮手”
下午5点多,上海已到日落时分。佘山顶上寒意渐浓,汤海明套上厚厚的羽绒服、戴好帽子,来到观测站楼顶开始架设望远镜。触手处多是冰冷的铁家伙,每隔两三分钟,他就得哈口气、搓搓手——手指不能冻僵,否则设备调试就不精确。
天象直播,得看老天的“脸色”。汤海明告诉记者,本来他准备尝试“三地直播”:黑龙江大庆、山东威海、上海佘山,让大家看看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月食有没有差异。可惜,当天威海下雪,黑龙江变天,计划无法实现。
现在他担心上海的低温。月全食长达5小时,月亮在天上“走”,所以望远镜上得加装赤道仪,这才跟得上它的“脚步”。赤道仪是一种特别的装置,能让望远镜转动的速度跟地球一样,但转动方向相反,以此“抵消”地球自转的影响,保证望远镜稳定地跟踪某个天体。他又把特制的CCD相机接在望远镜的目镜上,获取图像和视频信号,再输送到电脑等设备上——这么些设备,暴露在摄氏零下三四度的室外,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因低温而“罢工”,就可能前功尽弃。
汤海明算是天象网络直播的中国第一人,经验丰富。进上海天文台之后,总结直播“金星凌日”的经验教训,他花了两年重新购置设备、设计流程。2006年11月8日凌晨“水星凌日”,他首次用新设备新流程做天象网络直播,受欢迎程度大大超出预计——服务器几乎被“挤爆”。
2008年“新疆日全食”,汤海明的天文直播第一次走出了上海;2009年“长江大日食”,他第一次跟电视台联手;这回想首次尝试多地联播,虽未成功却也留下了一些经验……他说,进了天文台,才发现专职做天文科普的人多么少!这逼着他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练成多面手,现在直播,他差不多已能独自全部搞定。“其实我更想做导播,把几路信号切来切去……可惜没帮手。”汤海明无奈,做天文科普的人,在天文台这样的科研机构里,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都“矮一截”,吸引不来人,除非那些人跟他一样“疯”,把“带着大家看星空”当作人生理想。
很有成就感
19点33分,直播如期开始。汤海明把手机调到静音,因为会有许多媒体的记者找他,“我要集中精力保证电视台的采访,直播顺利最重要。”不过,在紧盯着视频的同时,他仍然尽量在网上回答网友的提问,“这实在是个难得的科普机会!”
22点06分,月亮完全钻进了地球的本影。视频里的“红月亮”显得灰暗,但那暗红浓淡有致;一弯细细的亮光沿着它的边缘挪动,提示月亮正在地球本影中继续移动。此时,还冒出了几颗金牛座的星星,这在平时城市的夜空难得一见。
“有网友要我比较日全食和月全食,我觉得:日全食让人震撼,月全食叫人惊艳;日全食是u2018惊悚片u2019,月全食是u2018文艺片u2019。”汤海明感慨,其实大自然的美景,用肉眼观看最是赏心悦目。
深夜11点,月亮生光,“好戏”收场。他凝视着月亮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一次月全食!”随后开始收拾设备,一直忙到次日凌晨2点才下楼。他兴奋、满足:能将自己“独乐乐”的天象观测,变成“众乐乐”的天文欣赏,很有成就感。
相关论文
天象网络直播系统的原理及构建
最后编辑:2022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