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凉文王张骏(307年—346年),籍贯凉州,字公庭,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九世孙,前凉明王张寔之子,前凉成王张茂之侄,五胡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在位二十二年。幼而奇伟。建兴四年,封霸城侯。324年,张茂病死,张寔之子张骏在前凉都城武威继位,先前,晋愍帝使人黄门侍郎史淑在姑臧,左长史泛祎、右长史马谟等人劝史淑,让史淑拜张骏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领护羌校尉西平公。前赵刘曜又使人拜张骏凉州牧、凉王。张茂临终时交代张骏“谨守人臣之节,无或失坠”。张骏秉政期间,极度扩大版图,太宁元年(建兴十二年),张骏取河南地区,尽有陇西之地,东界六郡置河州。永和二年(346年)张骏去世,享年四十岁,私谥文公,晋穆帝赠谥忠成公。其子张祚继位后,追谥为文王。
<b>托勒密六世</b>(笃爱母亲的人)Πτολεμαο ο Φιλομτωρ(约前186年—前145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181年—前145年在位)。托勒密五世之子。在他统治期间,埃及继续与叙利亚的塞琉古王朝进行混战。
田 健治郎(でん けんじろう、ローマ字転化:Den Kenjirō、安政2年2月8日(1855年3月25日)——昭和5年(1930年)11月16日)日本官僚、政治家、华族。丹波国水上郡(今兵库县丹波市)出身。幼名梅之助,号让山。从二位·勋一等·男爵。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历任众议员、贵族院议员、递信大臣、司法大臣、农商务大臣、台湾总督和枢密顾问官等职。
历史上有两位名叫叔达的人物,一是上古时代的才子“八恺”之一。二是西周时期吴国第四任国君。
许蕾姆苏丹(Roxelana,1506年-1558年4月15日),出生于利沃夫(当时属于波兰),奥斯曼帝国苏丹苏莱曼一世皇后。她在一次克里米亚汗国对当地的劫掠中被掠为奴,并被售往伊斯坦布尔,在那里她被挑选入苏丹的后宫,很快她就获得了苏莱曼一世的宠爱。
盖乌斯·伽列里乌斯·瓦列里乌斯·马克西米安努斯(Gaius Galerius Valerius Maximianus ,约260年-311年),一般称之为伽列里乌斯,罗马帝国皇帝,公元305年-311年在位。被戴克里先提拔为恺撒和奥古斯都,是四帝共治制的坚决维护者。在他的统治期间,罗马帝国陷入皇帝之间的内战。
英诺森四世(Innocent IV,1195年—1254年12月7日),罗马第180位教皇(1243年6月28日—1254年12月7日在位)。生于意大利北部利古里亚的小镇马纳罗拉的封建主菲斯奇家族,青年时代在帕尔马和博洛尼亚接受教育,并成为当时最优秀的宗规专家。1225年任意大利境内的阿尔本加主教,1227年由格列高利九世任命为罗马教会副会长兼鲁奇那圣劳伦斯教堂枢机司铎。1235年任安科纳边区教长,深受格列高利九世赏识。1243年当选教宗。终其任期都在与神圣罗马帝国腓特烈二世及其后继者斗争,以解除帝国对罗马教皇国的包围形势,但未能成功。
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前496年)也称小塔克文、高傲者塔克文,罗马王政时代第七任君主,前535年登基,前509年被革命推翻。据传他杀死了他的岳父前任国王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以登上王位。卢修斯·塔克文·苏佩布是罗马第五代国王卢修斯·塔克文·普里斯库斯(老塔克文)之子,祖父是希腊人,后来移民伊特鲁里亚。父亲老塔克文在妻子的建议下由伊特鲁里亚移居罗马。关于小塔克文的现存史料不多,他被描述为暴君和独裁者。他把很多精力用于战争,吞并了不少邻近的拉丁城镇。前509年,卢修斯·朱尼厄斯·布鲁特斯领导人民起义,推翻了小塔克文的统治。
<b>穆拉德三世</b>(1546年7月4日-1595年1月15日,阿拉伯语: )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他的执政时期是从1574年到1595年。穆拉德三世是苏丹塞利姆二世与Nur-Banu所生的长子并于1574年继承父亲皇位。他的权力因奥斯曼帝国文化的影响而受到损害,特别是皇太后(valide sultan)Nur Banu 和日后他最爱的妻子Safiye Sultan的干政。在塞利姆二世以来所剩余唯一的权力则由全能的大维齐尔索库鲁·穆罕默德帕夏的才干所维持。虽然于1579年10月索库鲁被暗杀,但之前他仍继续工作以维持穆拉德的权力。穆拉德的统治因为其与波斯和奥地利的战争、经济的衰落和土耳其新军制度的废弛而“留名”史册。登基后,他从来没有离开伊斯坦布尔。他在位的最后几年中,他甚至没有离开托普卡帕宫和出席星期五聚礼,因为土耳其新军威胁一旦他离开皇宫就废黜他。
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四任君主。燕后简公(?─前370年),原名姬载,一说名姬款,继燕闵公之位,一说是继燕平公之位。在位四十五年卒(《史记》说十二年卒),燕后桓公立(《史记》说燕孝公立),一说是燕献公立(引《竹书纪年》)。
慕容忠(?―386年),十六国时期西燕国君主,鲜卑人,西燕君主慕容泓之子。
辛努塞尔特一世 (Senusret Ⅰ),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971年 - 公元前1926年在位;另一说法是约公元前1965 - 公元前1920年)。阿蒙涅姆赫特一世(AmenemhatⅠ)之子,王后是Nefru。希腊人称他为塞索斯特利斯一世 SesostrisⅠ;另一埃及名为森沃斯勒 Senwosret。辛努塞尔特是法老的出身姓名,其意为“沃斯雷特女神(Wosret)的男人”。最初作为其父亲的共同摄政王管理国家,统治埃及45年。他建立了稳定的政治局面,通过贸易和征服扩展了埃及的疆土。他建立了宏伟的纪念碑,并鼓励艺术和文学的发展。
努马,全名努马·庞皮留斯(Numa Pompilius,前753年-前673年),是罗马王政时期第二任国王。跟初代国王罗慕路斯以发动战争扩大罗马不同,在其43年的统治中没有进行一次战争并充实内政。
奥斯曼二世艾哈迈德一世及其妻Mahfiruze Hatice之子,是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自1618年至逝世期间在位。
詹姆斯四世(苏格兰盖尔语:Seumas IV,1473年3月11日—1513年9月9日),苏格兰斯图亚特王朝第六任国王(1488年—1513年在位)。詹姆斯三世之子。1513年9月9日在弗罗敦原野战役中驾崩。
瓦伦斯,全名弗拉维斯·埃弗利乌斯·瓦伦斯(FLAVIVS IVLIVS VALENS,328年-378年8月9日),罗马帝国东部皇帝(364年至378年在位)。
西魏废帝元钦(525年―554年),西魏文帝 元宝炬长子,母为皇后乙弗氏( 乙弗皇后) 南北朝时期 西魏第二位皇帝,551年―554年在位。公元525年生于 范阳(今北京),551年即位,沿用文帝年号,552年去年号,称元年。元宝炬在位17年,551年病死,元钦嗣位。元钦时期, 宇文泰独揽朝政,与 东魏多次激战。西魏军政多所革新。554年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
(猛烈的)亚历山大一世(苏格兰盖尔语:Alaxandair mac Maíl Coluim,意为马尔科姆之子亚历山大;约1078年—1124年4月23日)苏格兰国王(1107年—1124年在位)。马尔科姆三世的第四子,在兄长埃德加国王去世后继承王位。他由于对苏格...
亨利六世(德语:Heinrich VI,1165年11月—1197年9月28日),出生于荷兰的纳梅亨(Nymwegen),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德意志国王(1190年—1197年在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91年—1197年在位)及西西里国王(1194年—1197年在位)。
亨利七世(Heinrich VII)(约1275年~1313年8月24日),卢森堡王朝的第一位德意志国王(1308年~1313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312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卢森堡伯爵。亨利七世利用国王名义授予波希米亚诸侯和教会各种特权,并在1310年将卢森堡伯爵爵位和波希米亚王位都转给其子卢森堡的约翰,从而把波希米亚变成了其家族的世袭领地。1312年6月29日他在罗马由教皇正式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腓特烈二世去世后第一位加冕的皇帝)。他随即进攻佛罗伦萨,但没能取得任何重要战果——他在准备发动新一轮征服时,突然在锡耶纳去世。
查理五世(英明的)(法语:Charles V le Sage,1337年1月21日—1381年9月16日),法兰西瓦卢瓦王朝第三位国王(1364年—1381年在位)。他逆转了百年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局,使法国得以复兴。查理五世是好人约翰之子。1356年英格兰人在普瓦捷战役中俘虏了他的父亲约翰二世,查理五世遂成为国家的摄政者。事实证明他比父亲称职得多。为筹集使约翰二世获释而必须支付的赎金,查理重新召开已中止了多年的三级会议;但在其索款的要求被拒绝后,他又将三级会议解散。1357年3月在各方强烈要求下,查理再次召开三级会议,并颁布“三月大敕令”,扩大会议的权力。但这个敕令最终并未实施。1358年,查理在商人艾蒂安·马赛领导的市民起义中被赶出巴黎。1360年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逼近巴黎附近,查理明智地与英国人签订了《布雷蒂尼和约》。和约对法国不利,但它却使查理五世有时间来进行改革。他主要依靠小贵族和市民作为同盟,强化税收制度,加强王权,并使用一部分雇佣军来代替作战不力的民军。在充分加强了法兰西的国家机器之后,查理五世于1369年向英格兰开战。他的战争进行得很顺利:1372年收复普瓦图和布列塔尼,1373年又击溃南下波尔多的英军。到1374年,英格兰人手中只剩下<b>五</b>个港口:加来、布雷斯特、瑟堡、波尔多和巴巴约讷。查理五世于这年与英格兰缔结3年停战和约,将大部分收复的失地划归王室直辖。但在1377年,他又向英格兰人发动进攻。
<b>利奥波德二世</b>(Leopold II,1747年5月5日-1792年3月1日),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90年9月30日—1792年3月1日在位),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也是奥地利大公国统治下的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大公(称利奥波多一世,1765年起)。
伊比利亚半岛四个同样称号的人物,按年代排列为阿拉贡王国国王、葡萄牙王国公正者佩德罗一世和卡斯蒂利亚王国残忍者佩德罗一世及巴西帝国解放者佩德罗一世。
威廉一世(征服王威廉公爵)(法文:Guillaume le Conquérant;英语:King William I The Conqueror; 拉丁文:Willielmus Rex Anglorum,1028年9月2日----1087年9月9日),是诺曼底公爵(1035年-1087年)、英格兰国王(1066年-1087年在位)。
威廉一世(King William the Lion,1142年-1214年),苏格兰王国阿凯尔德王朝国王(1165~1214)。威廉与其兄的体弱迥然不同,他一头红发、身体强健,而且有著坚固的意志,或许也就是这样的特质,使他的行事作风,带著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也因此,他获得了与其兄相反的绰号——"莽夫""狮子"。
阿尔达希尔一世 Ardashir I ,或名阿尔塔泽尔西斯 Artaxerxes(?—约240年)波斯萨珊王朝的创建者,“众王之王”(约226年—约240年在位)。
诺曼冒险家、十字军领袖、安条克公爵。生於意大利南部,父亲罗伯特·圭斯卡德出身雇佣兵,后成为阿普利亚和卡拉布里亚公爵。博希蒙德於1079年开始领兵,1081年攻占阿夫洛纳。同年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登基,与诺曼人为敌,成为博希蒙德的对手达30馀年。1083年,阿历克塞将他们逐出色萨利的拉里萨。1085年,博希蒙德丧父,家业由叔叔罗杰一世继承,他只得到巴里的一个封邑,1095年11月,教皇乌尔班二世发起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博希蒙德立即响应,率领一支小小的诺曼军队参加东征,1096年冬,经希腊半岛到达君士坦丁堡。十字军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土耳其人作战。在尼西亚、多里莱乌姆和安条克的战斗中,博希蒙德战绩辉煌。1098年攻克安条克后,他留守该城,没有参加进攻耶路撒冷的战役。十字军返回家园后,他成为新建十字军国家安条克公国的首脑。他屡次进犯邻邦阿勒颇,扩展领土,但在进攻北方锡瓦斯时被俘,直到1103年获释。1105年9月前往罗马觐见教皇,然后游历法国。1106年与法王腓力一世之女结婚。
<b>宋公稽</b>,<b>子</b>姓,宋氏,名<b>稽</b>,是中<b>国</b>西周时期的宋国君主。宋公稽是宋微仲之子,在父亲死后继位,生卒年不详。宋公稽死后,其子宋丁公继位。宋公稽为孔子的十三世祖,正考父之子孔父嘉是宋公稽七世孙。
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Tamim bin Hamad Al Thani,1980年6月3日-),出生于多哈,毕业于英国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卡塔尔现任埃米尔。他于2003年被立为王储,并被任命为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后于2013年6月继任埃米尔,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经济事务与投资最高委员会主席、重大工程与遗产最高委员会主席、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同时担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
巴加尔二世,亦称为“巴加尔大帝”(K'inich Janaab' Paka),生于公元603年,死于公元683年。是玛雅古典时期西部重要城邦帕伦克的国王,女王萨克库克(Sak K'uk')的儿子,他于公元615年7月29日继承母亲的王位,时年仅十二岁。“巴加尔”一词在古典玛雅语中是“盾牌”的意思。
盖乌斯·尤里乌斯·维卢斯·马克西米努斯(Gaius Julius Verus Maximinus;235年3月—238年4月在位),罗马帝国皇帝。第一位出身蛮族的罗马皇帝。
丘穆公,姜姓,吕氏,名印,姜太公的第三子,因曾代替父亲姜太公和兄长齐丁公镇守齐国首都营丘,所以后世子孙便以“丘”为氏,他是姜姓丘氏的始祖。清道光壬寅(1842年)江西萍乡立本堂《邱氏族谱·卷三/一/八二/姜太公源流世次民籍》始载:“始祖公穆公周成王三十六年壬戌封于营邱,郡号河南,支子以地为邱姓。
<b>路易一世(Louis I of Spain)</b>(马德里),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的长子,母亲为萨伏伊公主玛丽亚·路易莎·加布里埃拉。1707年8月25日,路易生于马德里,在他7岁时,母亲就去世了。
(讷韦尔的)路易一世 Louis de Nevers(1304年~1346年8月26日)佛兰德、讷韦尔和勒泰勒的伯爵(1322年~1346年在位)。
伪季米特里一世(1581年-1606年5月17日),俄罗斯帝国沙皇,在外国势力支持下公开自称皇子季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自1605年6月1日起担任俄罗斯沙皇,死于1606年5月17日,历史上认为其冒充了伊凡四世最小的儿子—季米特里王子(季米特里·伊万诺维奇,伊凡四世的儿子,实际上在乌格利奇市神秘死亡)。据说此人是莫斯科丘多夫修道院的修士格里高利·奥特列皮耶夫(Григорий Отрепьев)。
侯子光(?—337年),中国五胡十六国前期人物,后赵安定(今中国甘肃省泾川县)人。二十岁左右就仪表堂堂,自称“佛太子”,又称从“大秦国”来,要当“小秦国”的国王,并改名李子杨。
佛瑞德李希四世(Kaiser Friedrich IV),是日本作家田中芳树作品《银河英雄传说》中的一位次要人物。他是主角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所憎恨,并立志推翻的银河帝国高登巴姆/黄金树王朝的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
阿卜杜勒-迈吉德二世(奥斯曼土耳其语、,现代土耳其语:II. Abdülmecit,1868年3月29日-1944年8月23日)是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最后一位君王,但事实上仅拥有哈里发的头衔,并无实际统治土耳其之苏丹头衔
阿方索五世是第一个同时统治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的西班牙君主。在获得那不勒斯王位后,他也被称为两西西里国王。 阿方索五世为阿拉贡王国的费尔南多一世之子,母亲为卡斯蒂利亚公主利奥诺尔·乌拉尔卡。由于在继承王位之后,阿方索五世当众销毁了一份写有反对他即位的阿拉贡贵族的名单,他得到了“宽宏的阿方索”这个称号。
弗雷德里克一世(Fredrik I av Hessen-Kassel;1676年4月17日—1751年5月25日),瑞典黑森王朝国王,1720年至1751年在位。1730年起继位为黑森-卡塞尔领地伯爵,称弗雷德里克一世。
中国新疆叶尔羌汗国创建者。艾哈迈德汗长子曼苏尔对其兄弟大加杀戮,赛义德被迫逃往柯尔克孜部、月即别部,最后投奔到喀布尔的表兄巴布尔(莫卧儿帝国创建者)处。
芬国昐(Fingolfin),芬威与茵迪丝之子,诺多族第三任最高君王。芬国昐的弟弟是费纳芬(Finarfin),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费艾诺(Feanor),但两人不和。妻子是阿奈瑞(Anaire)。芬国昐有四位子女:芬巩、特刚、雅瑞希尔和亚冈。芬国昐是第一纪元反抗魔苟斯的重要领导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