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本栋,物理学家、电机工程专家、教育家。曾创造性地将并矢方法和数学中复矢量应用于解决三相电路问题,得到当时国际电工界的高度评价。对各种真空管的性质和效能也有极好的研究。30年代出版的《普通物理学》被当时的大学广泛采用。和叶企孙等人共同建设和发展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抗战期间,为建设厦门大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为恢复和重建中央研究院做出了极大努力。
卡尔·戴维·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1905年9月3日-1991年1月11日),美国物理学家,因发现了正电子而获得193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哈尔斯是哈尔斯荷兰画家。生于安特卫普。
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Josiah Willard Gibbs,1839年2月11日-1903年4月28日),美国物理化学家、数学物理学家。他奠定了化学热力学的基础,提出了吉布斯自由能与吉布斯相律。他创立了向量分析并将其引入数学物理之中。
埃里克·阿林·康奈尔,美国物理学家,200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德华·威滕博士是国际著名数学家与物理学家,现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查尔斯·西蒙讲座教授。1985年获物理学最高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同年获国际理论物理中心颁发的狄拉克奖。1990年获得被称为数学的诺贝尔奖的菲尔茨奖,1997年获美国科学成就金奖。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2010年7月2日获得2010年度伊萨克·牛顿奖章。
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1908年1月15日-2003年9月9日),出生于奥匈帝国布达佩斯,美国核物理学家,被誉为“氢弹之父”。1930年代,爱德华·泰勒移民美国,并成为曼哈顿计划早期成员,参与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爱德华·泰勒热衷于推动研制最早的核融合武器,不过他的构想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才实现。爱德华·泰勒是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的建立者之一,并担任多年的主管及助理主管。爱德华·泰勒是罗纳德·雷根的战略防御计划之热衷支持者,他对物理学多个领域都有贡献。晚年时期,爱德华·泰勒对军事与公共议题发表具争议性的技术解决方法,其中包括计划在阿拉斯加利用热核爆开凿港口。
艾尔菲德·维尔(又译做:阿尔弗莱德·维尔)(1807年9月25日出生,1859年1月18日逝世)是一位发明家和机械师。他是塞缪尔·摩尔斯在其发明电报时的助手。1837年9月2日摩尔斯公开证实了他的电报技术的可行性后,...
阿兰·古斯,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宇宙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47年2月27日出生,宇宙学中暴涨模型的创立者。
阿尔伯特·亚伯拉罕·(Albert Abrahan Michelson),1852 年12月19日出生于普鲁士斯特雷诺(现属波兰),1931年5月9日在帕萨迪纳逝世。迈克尔逊主要从事光学和光谱学方面的研究,他以毕生精力从事光速的精密测量,在他的有生之年,一直是光速测定的国际中心人物。他发明了一种用以测定微小长度、折射率和光波波长的干涉仪( 迈克尔逊干涉仪),在研究光谱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发明精密光学仪器和借助这些仪器在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被授予了19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阿瑟·霍利·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1892年9月10日-1962年3月15日),美国物理学家,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曾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校长
贝特,汉斯·阿尔布雷希:(生于 90') 德裔美籍物理学家。因其对恒星能量产生的研究而获9ƍ年诺贝尔奖。提出太阳的能源来自于它内部4个氢原子通过4步碳循环聚变为一个氦原子的热核反应。因这一贡献获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曼哈顿原子弹的计划并领导理论小组。20世纪70年代与他人合作计算了中子星内部的物质分布,提出中子星的最大可能质量约接近太阳质量的2倍。
查尔斯·哈德·汤斯(1915年07月28日——2015年01月27日),美国物理学家。生于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1935年以人成等成绩毕业于故乡的福曼大学。在杜克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然后去西部深造,于1939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几年中,他在贝实验室从事雷达投弹系统的设计工作。1948年他遇到拉比。拉比建议他去哥伦比亚大学。这正合汤斯的心愿,遂进入哥伦亚大学物理系。1967年起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直到去世。2015年01月27日,查尔斯·哈德·汤斯辞世,享年99岁。
戴维·格娄斯(David Jonathan Gross,1941年2月19日-),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弗罗仁汀·司马仁达齐(Florentin Smarandache,1954年12月10日-)出生于罗马尼亚 Valcea 地区的 B?lce?t i,现为美国国籍。他是诗人、剧作家、小说、散文及童话故事作家,多种语言的翻译家,实验画家、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使用罗马尼亚语、法语和英语三种语言写作。 1979年毕业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克拉约瓦大学,1997年在基什尼奥夫国立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移民美国後在许多美国大学继续博士後研究。
菲佐(ArmandHipplyteLouisFizeau1819~1896),法国物理学家。1819年9月23日生于巴黎。早年攻读医学,后转入法兰西学院学习光学,并在阿拉果指导下在天文台学习。1860年成为巴黎科学院院士。曾长期担任巴黎工业大学教授。1856年获得特里埃尼亚尔奖。1866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伦福德奖章。1896年9月18日于梵都尔逝世。
菲利普·沃伦·安德森出生于1923年,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有著作《Concepts in Solids》。
汉斯·贝特(英文名:Hans Bethe,1906年7月2日—2005年3月6日),美国物理学家,犹太人,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36~1937年期间,贝特及其两个合作者在美国《近代物理学评论》上发表了总结原子核物理学的长篇著作,成为其后几十年间供后人参考引用的标准文献。在这一著作中,他澄清了当时的核力理论、核结构理论及核反应理论。
赫伯特·克勒默(德语、英语:Herbert Kroemer,1928年8月25日-),美国籍德国物理学家,2000年因将半导体异质结构发展应用于高速光电子元件中,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汉斯?亚布勒希特?贝特,1906年7月2日生于德国的美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以解决恒星从核聚变反应获得能量的机理问题而最为著名。贝特在职业物理学家中声誉赫赫。他求学于法兰克福大学和慕尼黑大学,1928年获博士学位,其后五年他在法兰克福、慕尼黑和图宾根大学工作,是康乃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贝特死于2005年3月6日,享年98岁。
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ClintonJosephDavisson,1881年10月22日-1958年2月1日),美国物理学家,曾在贝尔实验室工作,193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教授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康普顿效应”的发现者。1892年9月10日康普顿出生干俄亥俄州的伍斯特。1913年在伍斯特学院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并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1914年获硕士学位,1916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1920年起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物理系主任,1923年起任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教授,1945年返回华盛顿大学任校长,1953年起改任自然科学史教授,直到1961年退休,1962年3月15日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逝世,终年70岁。另外还有同名公司及书籍等。
丽莎·蓝道尔(LisaRandall),1962年6月1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皇后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是一名理论物理学家,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的权威,执教于哈佛大学。
利昂·N·库珀(LeonNCooper,1930年2月28日纽约),美国物理学家,197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得主。提出了费曼图、费曼规则和重正化的计算方法,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代表作品是《费曼物理学讲义》、《物理之美》
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他因“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而获得一半的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另一半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约翰·霍尔和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特奥多尔·亨施分享。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RobertAndrewsMillikan,1868年3月22日-1953年12月19日),美国物理学家。1868年3月22日生于伊利诺伊州的莫里森,1953年12月19日卒于加利福尼亚萨迪纳。1893年取得奥伯林大学硕士学位。189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留学欧洲。1896年回国任教于芝加哥大学。1907~1913年间做了一连串实验,用带电油滴准确地测定电子的电荷值,还验证了A.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取得了普朗克常数的精密数值。因在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布里奇物理实验室主任,并领导一批物理学家研究宇宙射线,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C.D.安德森在1932年发现正电子。
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1914年生于华盛顿,1942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系名誉教授。他因为在天体物理学,特别是“探测宇宙中微子”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获得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4的奖金。
迈克耳逊(Michelson,Albert Abraham)德国-美国物理学家。1852年12月19日生于普鲁士的斯特雷诺1931年5月9日卒于加利富尼亚州的帕萨迪纳。迈克耳孙被父母带到美国时才两岁。他全家到大西部地区谋生,那儿正处于淘金的风潮之中。他们却没有去开矿,而是从事商业。迈克耳孙十多岁时要求进入美国海军军官学校。他得到一名内华达达州国会议员的支持,这位议员向格兰特总统指出。对西部地区一名知名的犹太商人做出这种姿态在政治上的作用,因此得到批准。在校期间,他在自然科学方向锋芒毕露,但在航海技术上却居下乘。
马丁·刘易斯·佩尔于1927年6月24日在纽约出生,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物理学家,199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英国物理学家,提出了质子和中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默里·盖尔曼(MurrayGeli—Mann)1929年9月15日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家庭里。童年时就对科学有浓厚兴趣,少年才俊,14岁从进人耶鲁大学,1948年获学士学位,继转麻省理工学院,三年后获博士学位,年仅22岁。1951年盖尔曼到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所工作。1953年到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参加到以费米为核心的研究集体之中,1955年盖尔曼到加州理工学院当理论物理学副教授,年后升正教授,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ErnestOrlandoLawrence,1901年8月8日-1958年8月27日),美国物理学家,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欧文·张伯伦(OwenChamberlain,1920年7月10日旧金山-2006年2月28日),美国物理学家,195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珀西?布里奇曼,美国物理学家, 1946年由于发明超高压装置和在高压物理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第四十六届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布里奇曼对结晶学也有研究,他创造了一种生产单晶的方法。他对金属导电现象进行过研究,发现了内珀耳热---一种新的电效应。他还为曼哈顿计划测定了铀和钚的压缩性,还协助研制过原子弹。1961年8月 20日,即在他完成《对富有经验的人们来说是初步的相对论》一书几周后因癌症恶化而饮弹自杀。一生撰写的论文多达二百六十多篇,著作十三本。
乔治·伽莫夫(G.Gamov,1904-1968)是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1928年在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28-1932年先后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和卢瑟福从事研究工作。1931年回到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33年在巴黎居里研究所从事研究。1934年移居美国,任密执安大学讲师,同年秋被聘为华盛顿大学教授,1954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1956年改任科罗多大学教授。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年10月19日-1995年8月15日)是一位印度裔美国籍物理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在1983年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而与另一位美国体物理学家威廉·艾尔弗雷德·福勒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也是另一个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拉曼的亲戚。钱德拉塞卡从1937年开始在芝加哥大学任职,直到1995年去世为止。他在1953年成为美国的公民。钱德拉塞卡兴趣广泛,年轻时曾学习过德语,并读遍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时代的各种文学作品。
托马斯·汤森·布朗(ThomasTownsendBrown,1905年3月18日-1985年10月22日),美国物理学家。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年12月28日-1924年2月3日),美国第28任总统。作为进步主义时代的一个领袖级知识分子,他曾先后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新泽西州州长等职。1912年总统大选中,由于西奥多·罗斯福和威廉·塔夫脱的竞争分散了共和党选票,以民主党人身份当选总统。迄今为止,他是唯一一名拥有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法学博士衔除外),也是唯一一名任总统以前曾在新泽西州担任公职的美国总统。1962年历史学家对31位总统的投票排名,威尔逊高居第4位,仅次于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
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是一位英国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和发明家,一生共获得90多项专利。他和约翰·巴丁、沃尔特·豪泽·布喇顿共同发明了晶体管。他并因此获得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20世纪50—60年代,他在推动晶体管商业化的同时,造就了加利福尼亚州现在电子工业密布的硅谷地区。
沃尔特·豪泽·布喇顿(Walter Houser Brattain,1902年2月10日中国厦门 - 1987年10月13日),美国物理学家,195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沃尔特?布拉顿,美国物理学家。1902年2月10日生于中国厦门市。1928年获 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在贝尔实验室研究物理学。1962~1967年任惠特曼学院客座讲师,1967年任教授。布拉顿长期从事半导体物理学研究,发现半导体自由表面上的光电效应。他与J.巴丁和W.B.肖克莱发明点接触晶体管,因此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他还曾研究压电现象、频率标准、磁强计和红外侦察等。美国科学院院士。
肖克莱,全名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莱(William Bradford Shockley,1910年2月13日-1989年8月12日)。美国物理学家。1910年2月13日生于伦敦。1932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