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1926年1月29日-1996年11月21日)是巴基斯坦理论物理学家。由于“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萨拉姆与谢尔登·格拉肖、史蒂文·温伯格共同获得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是第一个得到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穆斯林。
台湾物理学家,致力于高频电磁波物理与新型毫米波源之研究二十年,研究成果丰硕深受国际重视,亦对教学传承多所投入,使台湾在世界相关领域研究中占一席之地。
胡宁(1916年2月11日-1997年12月26日),出生于江苏宿迁,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span>胡宁早年致力于流体力学中湍流理论的研究,中国基本粒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代表作有《电动力学》《场的量子理论》。</span>
基普·S·索恩(Kip Stephen Thorne,1940年6月1日-),出生于美国犹他州洛根,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费曼理论物理学教授,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奠定了引力波探测的理论基础,开创了引力波波形计算以及数据分析的研究方向,并对LIGO仪器科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贻惠(1886年——1946年),物理学家、教育家。首先在国内高等院校开设原子构造论课程(即原子物理学)。率先编译出版科学丛书,将科学思想推广于社会。为创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和对该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还对1933—1934年的全国度量衡统一工作起了积极的宣传和推动作用。
郭爱克,1940年生于辽宁沈阳,神经科学和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5年郭爱克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79年获慕尼黑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郭爱克从事视觉信息加工、神经编码和计算神经科学研究。
菊池正士(1902年8月25日~1974年11月12日,日本核物理学家,他最早发现了电子显微学中出现的菊池花样(Kikuchi patterns),并给出了正确的理论解释。
尤金·保罗·维格纳(Eugene Paul Wigner,1902年11月17日—1995年1月1日),美籍匈牙利理论物理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曾参与曼哈顿计划,与恩利克·费米等人一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尤金·维格纳1902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他曾提出原子核吸收中子的理论,并且发现在放射作用(即“维格纳效应”)下固体改变其大小,因而获得196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与利奥·西拉德、爱德华·泰勒一起协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致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警告纳粹德国可能在制造原子弹,这直接促成了曼哈顿计划的启动。
洪晶,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长期在大学任教,对中国工科物理课程建设贡献颇多。培育了无数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而且指导和培养了大量的物理学教师。从事硅中位错的研究,对发展中国的半导体研究和生产做出了贡献;从事激光全息干涉计量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为提高中国航天电子装备可靠性,参加和指导了电路板激光全息自动焊点检测仪的研制工作;开展光学信息处理及非线性光学领域的研究,多有建树。同名的还有中国医科大学教授。
胡仁宇(1931年7月20日-),党员,出生于浙江江山,毕业于清华大学,四川省核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后称院士)。胡仁宇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期间,亲自参与了中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实验,并对快速脉冲辐射场测试技术的提高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天眷,物理学家,曾参加微波受激发射(Maser)理论与实验的研究。该项研究结果成为光受激发射(Laser)理论的先导,并最终导致激光的发明。在从事核四极共振研究中,发明了一种讯号反馈振荡检波电路,被称为“王氏电路”。他首次用实验证实了电16极矩的存在。回国后致力于中国的波谱学事业,在建立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和领导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所的工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大成,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及其分子改造研究,在蛋白激素、多肽生物毒素、动植物防御相关蛋白等领域取得突出的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1970年代, 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成果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80年代率先开展蛋白质工程研究,对推动该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测定糜蛋白酶原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影响持续被引用至今;90年代系统研究蝎钠离子通道神经毒素,测定代表性三维结构,阐明功能特性的分子机理,对解惑该领域的基本科学问题。做出重要贡献;近年研究天然抗微生物、抗肿瘤、抗病毒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取得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徐建中,1940年3月3日生于江西吉安,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主任。1963年徐建中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研究,并将科研成果成功地用于工程实践。
王中林(1961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讲席教授。王中林早年进入佐治亚理工学院从事纳米科学研究,三年内发表了80多篇论文,并获得了终身教授席位。王中林自1992年以来长期推进中美科技、教育的交流和发展,积极参与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建设工作,曾因在纳米发电机和自供能系统领域的贡献获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张立德,1939年2月出生于辽宁营口,国家纳米科学首席科学家,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立德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的研究。
牛实为,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人体科学家,国际张量数学学会会员,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人体科学院、中国人体科学院友成研究所顾问。
有马朗人(1930年9月13日-2020年12月7日),出生于大阪府, 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日本著名物理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政治家,是国际上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大师之一,前文部科学大臣。2020年12月7日,有马朗人在东京家中去世,享年90岁。
江龙(1933年1月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福建建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俄罗斯胶体杂志国际版和《中国科学》等四家国内杂志的编委。他长期从事胶体与界面化学研究,在推动中国胶体与界面化学的研究和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乃彦(1935年11月21日-),出生于福建福州,毕业于北京大学,</span>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span>他参与研制并建立起中国第一台在原子反应堆上的种子飞行时间谱仪,代表作有</span>《聚变能及其未来》等,曾获得</span>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span>世界核科学理事会全球奖等奖项,被授予</span>“十大科学传播人”称号。</span>
埃德·兰德(Edwin Herbert Land)(1909一1991),美国发明家和物理学家。1909年5月7日生于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曾就读于哈佛大学,但未毕业。1932年他成功地制出了偏振器,并与别人一起建立了偏振光实验室,制成了多种偏振材料,将其用于太阳镜和其它光学仪器上。
埃托雷·马约拉纳(Ettore Majorana,1906年8月5日-1938年3月27日?),出生在位于西西里岛的卡塔尼亚,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埃托雷·马约拉纳在微中子质量上作了先驱研究,并提出马约拉纳方程式。
生于印度旁遮普邦农村,卒于英国牛津。就读于旁遮普大学和剑桥大学,1952年在剑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以后任伦敦帝国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1956~1974年任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委员,1961年又先后任巴基斯坦总统首席科学顾问和科学委员会委员。1971年任联合国科技咨询委员会主席。1959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3年当选国际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协会副主席。他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名誉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林秀华,男,汉族,1942年10月出生于福建永泰,厦门大学物理系教授。长期从事半导体及光电材料器件的科研与教学。196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学专业半导体专门化(五年制)。曾任福建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厦门市政府采购咨询专家,厦门市光电行业协会专家组成员,厦门光电企业高级顾问,《现代物理知识》通讯员。1991年“磷化镓发光二极管电极制备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后又被国家科委列入1992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并颁发国家科技成果证书,1994年在青岛第8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优秀项目奖、金牌奖,1996年在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银牌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被EI、SCI国际检索杂志收录文摘11篇。
王普,核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家。早期研究用热中子轰击Al核产生的人工放射性。1939年发现了核裂变的缓发中子,为核裂变反应堆的建造以及原子能的和平利用铺平了道路。还在核乳胶在高能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低能X射线谱分析以及宇宙线中不稳定粒子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他为山东大学的创建和恢复做出了贡献,在山东大学物理系建立了原子物理教研组和核乳胶实验室,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邹冰松,男,1964年2月出生,湖南望城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1987年7月在中科院高能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7月在中科院理论物理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在瑞士国立粒子物理核物理研究所PSI做博士后。1992年至1998年受聘于伦敦大学。在英国国立卢瑟福实验室工作。于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第一批“知识创新工程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现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对地脉动源作了深入的研究。1914年,指出地核的存在,并测定了地核界面(后命名为古登堡不连续面)在地下2900㎞附近。测定了地下100-200㎞深处的低速层(古登堡低速层)。与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合作导出改进后的地震走时曲线,创立了里氏震级,并确定了震级、能量、地震烈度和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1945年他正式定义了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把里克特定义的地区震级标度推广到远震和深源地震。
哈密顿·W·R(Hamilton·William Rowan,1805.8.4--1865.9.2),1805年8月4日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865年9月2日卒于都柏林.力学、数学、光学方面的专家。
米泽斯(1883年4月19日-1953年7月14日),奥地利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1907年米泽斯在维也纳获博士学位;1909-1918年任斯特拉斯堡大学应用数学教授;1920年任柏林大学应用数学教授和应用数学所所长;1921-1933年是《应用数学与力学杂志》的创始人与编辑;1933年,离开德国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任教;1939年到美国哈佛大学任教;1944年任该校戈登麦凯空气动力学和应用数学教授;1953年7月14日卒于美国波士顿。米泽斯早期的工作集中于空气动力学,尤其是边界层流理论和机翼设计理论。
赖曼(Theodore Lyman,1874年11月23日-1954年10月11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哈佛大学任教,在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两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家,氢原子光谱中赖曼系的发现者。他在研究生涯中致力于远紫外光谱的研究,1954年10月11日在波士顿逝世,终年80岁。
罗伯特·阿德勒(RobertAdler,1913年12月4日-2007年2月15日),美国物理学家、发明家。阿德勒的主要发明是电视机用无线遥控器。
远藤誉,女,博士,日本国著名的女物理学家,教育学专家,社会学家,作家。
雷式祖, 1937年5月10日生于广西南宁。自1959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等学校(华中工学院、襄樊大学、襄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襄樊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2002年退休,历时43年。早年曾跟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学习量子场论和统计力学。在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勤奋好学、孜孜不倦,曾担任过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电动力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高等物理学方法等七门课的主讲。即使在担任高校领导职务的15年中,仍然在教学和科研上默默耕耘、从未停息。主要著作有【高等物理学方法】【量子场论导论】等177万字,主要译著有【高等量子理论】【第二类超导体】等65万字。发表自然科学论文30多篇、管理科学论文10多篇。曾担任华中工学院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华中工学院理论物理组副组长、襄樊大学副校长、襄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湖北省高等学校职称评委会物理学科组成员、华中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襄樊市物理学会理事长、襄樊市发明协会会长。等。
沃尔特·布拉顿(Brattain,Walter Houser) 美国物理学家。1902年2月10日生在中国(父母是美国人,20世纪初来到中国并生下了他)厦门。 布拉顿的少年时期是在牧场上度过的。他1924年毕业于惠特曼学院(在华盛顿州沃拉沃拉),1929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同年,他进入贝尔电话实验室,成为一名物理学研究人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那里从事潜艇磁探测的工作。 他同肖克利和巴丁共同获得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7年,他接受惠特曼学院的聘请,担任了自己母校的教授。
约瑟夫·斯蒂芬(也译为约瑟夫·斯特藩),奥地利籍斯洛文尼亚裔物理学家和诗人,他的研究涉猎了七个科学领域,其中包括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热辐射等等。在他的学生时代曾在斯洛文尼亚发表过自己的诗集。
(WolfgangPauli1900—1958)奥地利出生,于1946年入美国籍。物理学家。1925年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即一个原子内不能有两个电子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用以解释原子光谱和原子核外电子的周期性排布。为此194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4年提出中微子的概念[由E·费密(Fermi)命名],1956年中微子被观测到。
李基镇教授(1960.05.16),韩国物理学家、童话作家、漫画家,韩国西江大学物理系教授,昌成洞画廊馆长,韩国西江大学理学博士。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span>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年3月31日-1971年7月1日</span>)是英国很多团体的名誉成员,同时又是美国、法国、瑞典、中国、荷兰等国的科学院名誉院士,还是法国矿物和结晶学会名誉会员。曾获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奖章、皇家奖章、美国矿物学会的罗布林奖章。他25岁时荣获了诺贝尔奖,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span>
MartinL.Perl(1927—)马丁·佩尔因发现了t轻子,弗雷德里克·莱因斯(FrederickReines,1918—)因检测到了中微子,共同分享了1995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朗福德(Rumford,Benjamin Thompson,Count)美国-英国物理学家。1753年3月26日生于马萨诸塞州沃本恩;1814年8月21日卒于法国的奥特伊尔(巴黎附近)。
梅伦尼(Melloni,Macedonio)意大利物理学家。1798年4月11日生于帕尔马;1854年8月11日卒于波蒂奇(靠近拿不勒斯)。
博尔特伍德(Boltwood,BertramBorden)美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
费密,E.(Enrico Fermi 1901-1954) 也译为费米,美国物理学家。他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有第一流建树,这在现代物理学家中是屈指可数的。100号化学元素镄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费密一生的最后几年,主要从事高能物理的研究。在他领导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堆,为原子能的利用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1949年,揭示宇宙线中原粒子的加速机制,研究了Л介子、μ子和核子的相互作用,提出宇宙线起源理论。1952年,发现了第一个强子共振──同位旋四重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