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尚煜,明太祖朱元璋孙,永乐元年封受封保安郡王。
柳溥,南直隶安庆府怀宁县(今安徽省安庆市)人,明朝军事将领。安远侯。柳溥入召掌管右军都督府事,总督神机营。
刘守达,字应征,生卒年月不详,明代开州(今濮阳县)人。自幼聪颖异常,有“神通”之誉。弘治十八年乙丑科(1505)第三甲进士,初授青州府推官。
柏贤妃,宪宗年间封为贤妃,姓柏,真实名字未知。在宫中安分守己,诞下皇子。却被当时宫中的万贵妃所欺负。
姚善 (1360~1402年),历史人物,明建文时忠臣。初姓李,字克一,应城南乡姚家嘴人。
洪堪(1383年-?),字子舆,淳安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
姓名:卜云吉 性别:男 出生年月:不详 国籍:中国 时代:明朝 籍贯:常州 民族:不详 身份:进士 卜云吉(生年不详卒年不详-),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明朝政治人物。 卜象干之...
叶苹香[明]女。浙江人。
颜日愉,万历年间举人,农民军冒雨攻城时颜日愉亲自出面抵抗,中箭伤及头颅,死于城中。
瞿士达(?年-?年),字元亮,号芝逵。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明朝政治人物。
柴子遠,明初官員,江西龍泉縣(今遂川縣)十六都人。進士出身。柴子遠於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中式庚午科鄉試,次年聯捷辛未科三甲進士。官雲南楚雄府經歷
庄允诚,浙江湖州府南浔镇人。清朝文字狱受难者。
杨起元(1547~1599),字贞复,号复所。明代广东省归善县塔子湖(今属惠州桥东)人。杨起元是明代名儒,尊罗汝芳为师,以理学著。张居正恶讲学,汝芳被劾罢,而起元自如。
诸燮,明朝政治军事人物,字子相,号理斋,浙江余姚人。诸燮为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二甲进士。历仕兵部主事(嘉靖十七年),邵武同知,主政期间因流惠于民而得好评。曾镇守山海关,“忠贞为国”。精于理学。后因触怒寻访边关的宦...
周玺,字天章,庐州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明朝进士、政治人物。
陈汝錡,字伯容。高安人。他是王安石同乡,十分赞赏王安石变法,以为如果保甲法不废,就不会导致靖康之变,
虞谦(1366—1427),字伯益,金坛人,明初大臣。洪武中,由国子生擢刑部郎中,出知杭州府。
刘思问,明朝政治人物,授苏州府推官,升御史,迁南京右都御史。
吴维岳(公元一五一四年至一五六九年),字峻伯,孝丰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卒于穆宗隆庆三年,年五十六岁。嘉靖十七年(公元一五三八年)进士。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平巨酋,诸夷畏服。维岳尝与李攀龙等倡诗社,为“嘉靖广五子”之一。有《天目山斋岁编》二十四卷,《四库总目》皆其读书天目山时吟咏唱和之作。
赵友能,明朝洪武年间进士,二甲。为官清廉,死于安逸,收到当地人民的纪念,在史书中有赵友能的记载。
孙祖寿(?-1629年),字必之,世代居住在汴梁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其先祖孙贤跟随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打天下有功,授予指挥一职,后随明成祖朱棣北征。明成祖死后葬在长陵,其祖上在昌平长陵卫任职,于是定居昌平县。明末将领,原是袁崇焕的老部下。
慶定王朱台浤(1475年-1551年),明朝第六代慶王,恭王朱寘錖的庶第一子。他在弘治十六年(1503年)襲封慶王,他在位二十一年。嘉靖三年(1524年),朱台浤因賄賂鎮守太監李昕、總兵官種勳而廢為庶人,此後慶國由慶府宗理管理。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上慈壽太后及慈仁太后徽號之名恩准恢復朱台浤冠帶。嘉靖三十年(1551年)朱台浤去世,一年後其次子朱鼒枋嗣位,並追復朱台浤王號,諡曰定。
毛协恭(?年-1647年),字力怀,一字端甫,号亶鞠。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今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明末政治人物。
刘惟谦,明朝太祖年间刑部尚书,太祖洪武元年,制大明令。六年,命刑部尚书刘惟谦等造《大明律》。明年,书成。
朱徽婉(1611年-?),明朝公主,明光宗第八女。庶出,母亲不详。
朱慈爚,崇愍王朱由樻之子,明朝第六代崇王也是最后一代崇王。
朱世珍,即明仁祖,元朝末年句容(今江苏句容)人,明太祖朱元璋之父。父亲朱初一迁居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朱世珍又迁居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南昌王朱兴隆、盱眙王朱兴盛、临淮王朱兴祖、曹国长公主(李文忠的母亲)、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元朝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世珍、陈氏、朱兴隆先后去世。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他被尊为皇帝,庙号仁祖,谥号淳皇帝。陵墓在凤阳的明皇陵。儿子:明太祖朱元璋庙号:仁祖谥号:淳皇帝陵墓:明皇陵。
薛显(?一1387),明初将领。萧县(今属安徽)人。元末为赵均用部元帅,守泗州。 均用死,以泗州降朱元璋,授亲军指挥。曾从常遇春攻湖州,大败张士诚,进行省左丞。朱元璋称其勇略冠军,可当一面。从徐达北征,多战功。洪武三年(i370),封永城侯。旋谪居海南
客氏(16世纪-1627年)原名客印月,又名客巴巴,河北人,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被封为“奉圣夫人”。客氏原为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姿色妖媚,为人狠毒残忍、生性。明熹宗继位后,赐婚客氏与魏忠贤,使他们成为“对食”夫妻。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无子而逝,其弟明思宗即位后,籍没宦官魏忠贤及客氏。魏忠贤自杀,客氏被笞死于浣衣局,并在净乐堂焚尸扬灰。
       明末锦州卫人,勇武善射,加入行伍之后,在与后金的作战中极为勇敢,冲锋陷阵总是冲在最前,凭借着战功逐渐从普通士卒提拔为明朝军队的京营游击。京营原是土木堡之变后,为扭转卫所兵士战斗力下降而由兵部侍郎于谦改革兵制招募的一支军队,号称营兵,因为全部驻扎于北京,亦称京营。到了明朝末年,京营将领很多都是靠家庭背景和裙带关系取得职位的官宦子弟,他们对于出身下层忠厚鲁直的周遇吉颇为轻视,周遇吉曾对他们说:“各位都是家世良好的纨裤子弟,只怕将来难以征战疆场,平时为什么不勤于操练以抱效国家,而愧对朝廷的俸禄呢?”
严世蕃(1513—1565年4月24日),字东楼,明代嘉靖皇帝的首辅严嵩之子。为人聪明绝顶,深谙权谋,擅长青词,但作恶多端,最终被徐阶设计,在京城当街处斩。
林氏祠堂 林欲栋,泉州晋江西滨人,生卒年不详,字世隆、武苴子,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甲进乙未联第进士。官至南京光禄寺正卿、工部尚书,以赋性刚直,乐施予闻名于闾里90岁卒。
      陈洽(1370—1426)明代大臣。字叔远,号陋齐,南直隶常州府武进(今属江苏)人,系永乐年间总纂《永乐大典》,人称“两脚书橱”陈济的胞弟。历官兵部给事中、吏部左侍郎、大理寺卿、兵部尚书。宣德初从成山侯王通攻安南黎利,兵败自刭死。与兄陈济、弟陈浚皆有文名。
.明朝人物 <i>沈淮</i>[约公元一五六一年前后在世]字激伯,仁和人。生卒年不详,约明世宗嘉靖四十年前后在世。嘉靖二十六年(公元一五四七年)登进士第。(一1623)字铭镇,乌程南浔马腰人。取得熹宗朱由校信任和重用。不久,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再进授少保兼太子太保。
叶梦熊(1531--1597),字男兆,号龙塘,改龙潭,又号华云。叶梦熊初以文官入道,以廉能著称,旧史志称其“谦能第一”。
蔡昂(1480~1540),字衡仲,号鹤江,直隶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甲戌科进士第三。于嘉靖十九年(1540)八月病逝。赐祭葬如例,赠礼部尚书。著有《颐贞堂集》。
王锡爵(1534~1614)字元驭,号荆石,南直隶太仓(今属江苏)人,太仓历史上官位最高的一品大员。万历十二年至十八年(1584~1600)任文渊阁大学士;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至二十二年五月(1593~1594)任武英殿、建极殿大学士,任职时间前后共5年多。卒后,赠太保,谥文肃,赐葬,敕建专祠。
郁新(?-1405年),敦本,临淮人。洪武年间官至户部度支主事。明成祖朱棣成帝后让郁新管户部事务,制定钱粮的法律。永乐三年(1405年)病死,朱棣为此废朝一天。
      曹良臣(?-1371年),安丰(今安徽寿县)人,明朝军事将领,宣宁侯。其早年率领乡众筑城自保,后归顺朱元璋,任江淮行省参政。跟随大军攻下淮东、浙西,晋升行省左丞。后跟从徐达大军取元大都。后晋升山西行省平章,守通州。另有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教授同名曹良臣。<br />
多斯提,古剑名。亦作“椎成”。《后汉书·韩棱传》:“肃宗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手署其名曰:‘韩棱楚龙渊,郅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李贤注:“《汉官》椎成作锻成。”史书记载还有同名人物,学者画家的介绍如下:
安邦彦(—1629.9),贵州织金那威(今织金官寨)人,明朝末年著名的彝族起义将领。天启二年二月,安邦彦起兵响应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起义,自称“罗甸大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彝族反明大起义,其领导下的起义队伍,波及贵州大部、四川、云南、湖南等地,三次围攻贵阳,一六二九年九月,起义失败,战死于四川。
王嘉胤(?-1631年) 明末农民起义早期首领。府谷县人(今陕西省府谷县黄甫乡宽坪村人)。崇祯元年(1628年),因年荒乏食,会同吴延贵等组织当地大批灾民揭竿而起,公开打富济贫,与官兵相抗,从而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