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去奢,字尔逊,号柱河。宁晋县曹伍疃村人(古唐城),后世誉为“档案之父”。明朝天启四年(1624)举于乡捷。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泾阳尹。宫至礼部主事。清初,被朝廷召为御史,凡所陈奏,多见采纳。清顺治乙酉(1645)任江南学政,以敦士习,正奏,为先务,屏却陋规,分廪贫士。主持清朝江南的第一场乡试一一南京乡试,诞生了清代历史上的第一名状元。清顺治七年(1650),升任大理寺左寺丞。壬辰年(1652)予告故里。清顺治十五年(1658),祀为乡贤。
[p][b]彭汝寔[/b],字子充。明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明朝官员。[/p]
[明](公元一四三六年至一五一二年)字惟立,号碧川,鄞县人。生于明英宗正统元年,卒于武宗正德七年,年七十七岁。师事兄守陈,学行相埒。成化十四年(公元一四七八年)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南京吏部右侍郎,加尚书衔致仕。守址博极群书,撰有碧川文选四卷,《四库总目》与浙元三会录,并传于世。 杨守址(1436年-1512年),明朝政治人物,曾任《大明会典》副总裁,人称“杨太史”。<br/>
饶礼,明成祖永乐年间的名吏,为政宽恕,深受老百姓的爱戴。
      叶惠仲,台州临海人。兄刑部主事夷仲,尝雅为方孝孺所知,有文名。惠仲亦不愧其兄,时称「二叶」。惠仲尝以知县充修史官,考革除二年会试,后升知府。永乐元年二月二十二日,被戮。时六十四,妻萧氏为奴。
吴沉,字浚仲,兰溪人。元国子博士 吴师道子也,以学行闻。太祖下婺州,召沉及众多会食省中,日令二人进讲经史。已,命沉为郡学训导。沉尝著辩,言“孔子封王为非礼”。后布政使 夏寅、祭酒 丘浚皆沿其说。至嘉靖九年,更定祀典,改称“至圣先师”,实自沉发之也
张璁(公元1475年-公元1539年),字秉用,号罗峰,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龙湾区普门村)三都人,明朝嘉靖年间重臣,“大礼议”事件中重要人物,明朝大改革的开启者。因避讳由世宗钦赐名为孚敬,字茂恭。官至内阁首辅。世称“张阁老”,因在位期间清廉奉公,又被赐称为“太师”。卒谥文忠。著有《礼记章句》、《大礼要略》、《罗山奏疏》、《罗山文集》、《正先师孔子祀典集议》、《金縢辨疑》、《杜律训解》、《敕谕录》、《谕对录》、《钦明大狱录》、《霏雪编》、《嘉靖温州府志》等。
吕调阳,字和卿,号豫所,谥文简。广西桂林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廷试一甲第二名(榜眼),初授翰林院编修,后任国子监祭酒,官至礼部尚书。万历元年,担任恩科文科主考官时,张居正的次子张嗣修中探花。神宗时,官至文渊阁大学...
邹应龙,字云卿,号兰谷,兰州皋兰人。明穆宗隆庆初,邹应龙以副都御史总理江西、江南盐屯,迁工部右侍郎。
朱兴隆(-134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哥,元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朱兴隆先后去世。朱兴隆的妻子王氏带着儿子朱文正逃荒而走。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后,王氏带着朱文正去投奔。朱文正被朱元璋待如己子。...
汤应曾:邳州人,外号“汤琵琶”,明朝万历年后的北方著名琵琶演奏家。 据王猷定《汤琵琶传》记载:汤应曾一生贫困,未曾娶妻,对母亲极为孝顺。幼时对音乐就很敏感,听到歌声就哭,等学会了歌,唱完又哭,母亲问他为什么这么悲伤,他说是为歌所动。 汤应曾早年随军在嘉峪、张掖、洒泉等地,熟悉军旅生涯,弹奏《楚汉》(即《十面埋伏》)时表现非常深刻。 明末回归江苏故里,流落淮浦(今江苏涟水西)、桃源(今江苏泗阳)一带,不知下落。他的生卒年月未见记载,
陶尚德,字祖容,号剑峰,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出生于星子粟里,为陶渊明41世嫡孙。曾任刑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考中进士,历任内黄、泾阳知县,多有善政。泰昌元年(1620)提升为御史。他耿直、清廉,勇于扶正压邪。熹宗时,上书论述时政八事曰:“宫禁渐弛,言路渐轻,法纪渐替,贿赂渐章,边疆渐坏,职掌渐失,宦官渐盛,人心渐离”,均切中利弊要害;又与杨涟等上书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贪污行径,魏党大恨,诬其受熊廷弼贿万金,下镇抚狱,受尽酷刑,冤死狱中,与同遭冤杀的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并称为“东林六君子”。崇祯初,袁化中才得平反,赠官太仆卿。福王时,追谥“忠愍”。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安徽休宁(今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元末(1367年)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避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后因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采纳而闻名。
明朝皇亲。明英宗朱祁镇第九子.
梁潜(1366~1418),字用之,号泊庵,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西门梁家人。历任四会、阳江和阳春知县,以<b>为政清廉</b>著称。
齐泰(?-1402年),本名德,获明太祖赐名泰,溧水人,明初官员。齐泰于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洪武二十八年擢兵部左侍郎,是向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发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变,朱棣在建文四年(1402年)夺得帝位后,逮捕了齐泰并将其处死。
张邦奇(1483-1544),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浙江鄞人,与张时彻为叔侄亲戚,又同为南京尚书,故二人有“叔侄尚书”之谓。与王守仁友善。著述甚富,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两汉书议》等。
孙兴祖,明朝初年军事将领,晋升太子太保,后因为蓝玉案连坐而死。
唐胜宗(1335—1390),濠州(明朝安徽凤阳县广德乡毛城村)人,明朝开国军事将领。
胡闰,字松友,明朝江浙行省饶州路鄱阳县(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明朝政治人物。<br />
徐溥(公元1428年-公元1499年),字时用,号谦斋,袱溪(今宜兴宜城镇溪隐村)人。他曾任明朝首辅一职,后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其性凝重有度,爱护人才,委曲调剂,安静守成。卒后,谥文靖。徐溥撰有《谦斋文录》《四库总目》流传于世。
[约公元一三八三年前后在世](浙江通志及万姓统谱皆作高巽志。此从明史本传)字士敏,萧县人,乔寓嘉兴。生卒年均不详,约明太祖洪武中前后在世。元末,为鄮山书院长。洪武寞妆,徵修元史,入翰林。累迁试吏部侍郎,以事谪朐山。建文初,召为太常少卿。与董伦同主会试,得王艮、胡靖等,皆为名臣。靖难后,遁迹雁荡山以卒。逊志为文醇雅,成一家言;亦工诗,与高启等称“北郭十友”。著有啬斋集二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顾佐(1376-1446年),字礼卿,太康人。建文年间考中进士,永乐年间官至应天府尹,为官刚正,被人比作北宋的包拯。宣德年间多次被弹劾,但顾佐深的皇上信任,又有杨士奇等人保举,顾佐得以每次都能洗刷冤屈。顾佐入内廷办公,独处一间小夹室,不是议政不与官员们群坐。人们称他为“顾独坐”。正统十一年(1446年)去世。
徐辉祖(1368年~1407年),初名允恭,濠州(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初年勋臣、将领,中山王徐达长子。徐辉祖颇受明太祖重用,长初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后袭爵魏国公,掌中军都督府事。靖难之役时,徐辉祖作为南军主将,于白沟河之战中掩护李景隆撤退,全师而还,又在齐眉山大胜燕军。永乐五年,徐辉祖逝世,年仅四十余岁。明神宗时“录建文忠臣”,在南京立祠祭祀,以徐辉祖为首。崇祯十七年,追赠太师,谥号“忠贞”。
内阁首辅(The cabinet grand secretary)是明代对首席大学士的习称,设置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八月。 明中期后,大学士又成实际宰相,称之为“辅臣”,称首席大学士为“首辅”,或称“首揆”、“元辅”。嘉靖、隆庆和万历初期,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职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权力最大,内阁中亦争夺剧烈,次辅不敢与较。清代领班军机大臣之权极重,亦称为首辅。清朝的内阁首辅是指首席内阁大学士,名义上相当于宰相之职,但无宰相之权。
董传策(1530~1579),字原汉,号幼海。南直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土,授刑部主事。嘉靖三十七年(1558)因偕同僚上疏弹劾奸相严嵩积恶误国六大罪,引起世宗震怒,被拘入狱,追究主谋,施以酷刑,几次死里逃生,后谪戍南宁。穆宗即位后,召他回京,官复原职。隆庆五年(1571)改南京大理卿,进南京工部右侍郎。万历元年(1573)改南京礼部右侍郎,同年九月二十一日以言官劾其受人贿赂,遂被罢归田。因苛责仆人引起众愤,被仆人所杀。著有《奏疏辑略》、《采薇集》、《幽贞集》、《奇游漫记》等。
江天一(1602—1645),字文石,初名涵颖,字淳初,汉族,安徽徽州歙县江村人。明末生员,家贫以教书为生。时徽州休宁人金声在复古书院讲学,便拜金声为师。顺治二年(1645),南京被清军攻破,天一助金声起兵抗清,以“杀虏者昌、降虏者亡”为口号,先后收复旌德、宁国、泾县、宣城等县城。后败退绩溪,固守丛山关,因御史黄澍降清并引清军断金声后路。金声虑及天一有老母在堂,劝天一逃走,天一回家拜辞老母和祖庙后,追上金声,一同被清军捕至南京,降将洪承畴劝金声和江天一投降,遭拒。10月8日,与金声被杀于南京通济门外。
刘之纶(?-1630年),字符诚,明宜宾(今四川宜宾)人,明朝官员。<br />
袁泰,明朝政治人物,进士,为官谦直严谨,秉公执法,百姓爱戴。为人刚正不阿,是非曲直必纠。
王之仁(?-1646年)字九如,巴陵人,南明弘光时官至宁绍总兵,统水师。清兵下浙东,曾奉表投降,旋为民众抗清义举所感动而悔之,乃积极拥立监国鲁王,进封武宁侯。虽因与诸军阀争地争饷事,为朝臣所侧目,然奋勇抗清不稍怯。顺治三年(1646年)六月清军渡钱塘江,当江上师溃,众军皆遁,唯之仁一师坚守驻地。当见事不可为,乃率领部分兵员乘船数百艘,携带大批辎重由蛟门航海到舟山,打算同明肃虏伯黄斌卿会师共举。竖立旗帜,大吹大擂的直驶吴淞江口。当地清兵以为他是前来投降的明朝高官,不敢怠慢,立即转送南京。
馮小青,字小青。出生于江苏省,中国“四大才女”之一林黛玉的原型。她擅诗词,解音律。为大妇所妒,徙居孤山别业。亲戚劝其改嫁,不从,凄怨成疾,命画师画像自奠而卒,年十八。近现代著名学者潘光旦先生曾著同名传记《冯小青》。
孙临(1611-1646)字克咸,字克咸,改字武公,兵部侍郎孙晋之弟。明末武官。安徽桐城人,诗人,方以智妹夫。明崇祯初年,与方以智、方文、钱秉镫、周岐等人成立诗社泽社。能文善武,参加抗清活动,在福州保卫战中壮烈牺牲。妾葛嫩娘一同牺牲。
日本肥前平户岛主田川七左卫门之女,郑芝龙在日本时娶为妻。1624年7月14日生长子郑成功,1629年生次子七左卫门。据说郑成功生于平户河内浦千里滨海边大石旁,此石呼为儿诞石,至今仍立“郑成功儿诞石”纪念碑。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王重光(1502年-1558年), 男, 汉族,字廷宣,山东新城(今桓台县新城镇)人。 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十六年(1537年)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升户部员外郎。
陈煜,男,汉族,2000年出生,湖南娄底市人。曾在各种音乐比赛中享有高名誉。他善于用吉他弹出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代表着00后孩子们顽皮、大胆、自信、机智的鲜明性格。在众多大型舞台上,他优雅的歌声一次又一次打动观众。陈煜还被大家称为第二个潘长江。同时也被大家称为少年天才。
明朝第九代益王,是朱和壐的儿子,何时袭封益王已不可考,但应为明郑政权所封。
曹端妃(?--1542年),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中年时期的宠妃之一;进士及第、后任福建三明知府曹察的爱女,相传名为曹洛莹,美貌过人。嘉靖十五年册为端妃,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宫变"时遭到诬陷,被方皇后凌迟处死。曹端妃因此成为史上遭受最惨酷刑罚的妃子。
段民(1376年-1434年),字时举,南直隶武进人。明朝政治人物、进士。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曾参与平顶山东唐赛儿的祸乱,曾今参与<<五经四库全书大全>>的修纂。宣德九年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徐妙锦,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达的第三个女儿,为人贤良聪慧,天生丽质,舞文弄墨,满腹诗书,且沉鱼落雁宛若天仙,更有甚者称其比其姐仁孝皇后更为出色。后传说曾出家为尼。
朱常治(1587年10月10日-1588年9月5日),明神宗第四子、母恭恪皇贵妃郑氏。万历十五年九月乙未(1587年10月10日)午时生,万历十六年七月乙丑(1588年9月5日)寅时薨,年仅二岁。万历年间追封为沅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