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来,男,1932年(壬申年)12月出生于山西安邑。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12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离休。
张培信(1916年-1964年),1916年3月生,河北省徐水县人。8岁起上学读书,中学毕业后回家务农。1955年5 月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4年12月28日在河北省无极县因煤气中毒逝世,终年48岁。
彭飞(1914.10—2006.10),男,土家族,湖南省永顺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军事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司令部顾问,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原司令员,离休干部(副兵团职待遇)。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路德维希·安德烈亚斯·克芬许勒Ludwig Andreas von Khevenhüller(1683-1744)欧根亲王的亲信将领,伯爵、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元帅,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的猛将。积极主动,行动果断而足智多谋。
纪明葵,男,1948年9月28日出生。1968年入伍。现任国防大学训练部副教育长,少将军衔。战略、战役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纪明葵教授自76年开始军事外交、战略、战役、指挥和军事运筹学科的研究,先后培养了上至总统下至上校级外国军官数千名。参预了军事外交政策、法规的制定。提出了战略危机和地区危机控制理论、战略决策理论、军事领域合作理论、现代战役研究、军事运筹基础模型建设理论。并组织完成了国家"863计划"----306主题科研计划,完成了"9478工程"、"971工程"、"昌平一号工程"。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军教学科研一等奖多项,获特优教员、全军育才奖、全军外训先进个人称号。第三届(2006)中国发展百人奖获得者。
德亚格尔·科尼柳斯(1925— )1925年8月17日生于奥斯特堡,荷兰陆军上将。
肉孜·吾守尔 (1939~2011) ,男,维吾尔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多浪河》、《接班》,诗歌集《太阳颂》、《边塞诗歌》等。
朝觉院(?~1621年),本名于八,又名茶阿。德川家康侧室。
王涤欧(1904~?),男,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毕业。别号镇亚,湖南祁阳人。军委会特训班毕业。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第五连排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十师连长,副营长。于1946年7月退役。
肖道生,1916年8月13日生,湖南茶陵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参加革命,任秩堂乡儿童团团长、茶陵县儿童局书记、少共区委书记、少共湘赣省委宣传部干事。
朱卿云,男,是河北省完县(今顺平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宣传员、队长、指导员、教导员、区队政治处党总支书记、支队副政治委员、团副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南京军事学院政治系学员、教学组组长、教授会主任,总政治部国防科学工作部副部长,国防科委政治部主任,核试验委员会副主任,试验场区党委秘书长、政治部主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副政治委员,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副政治委员等职。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仁治3年11月22日(1242年12月15日)-文永11年8月1日(1274年9月2日)〕是鎌仓幕府第六代征夷大将军。他是后嵯峨天皇之长子、母亲是藏人木工头平栋基之女平栋子、后深草天皇、龟山天皇之异母兄。着有《柳叶和歌集》。
早年为蔡锷部下,在1915年12月,与蔡锷、唐继尧等人一起通电讨伐袁世凯。后任训练总监部军学编译处主任编辑,1936年2月4日被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授予陆军少将。
向文琳,琉球国武术家,擅长于琉球国的武术,其间曾向京师善扑营的教官学习刀枪、拳法等武术。
郭雨林(1907-1983),别号予洁。1908年11月出生于湖南汉寿。有祖遗田产40亩,后因其父长年病卧,家无劳力,田地逐年变卖,家境渐衰。有兄弟三人,其为长兄。1926年10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兵团司令部少将参谋长,整编六十六师少将参谋长。郭雨林于1983年7月病逝,享年76岁。
1951年生于成都,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四川省农工画院副院长,四川省巴蜀诗书画研究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成都市花鸟画会副秘书长,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罗敬辉系河北献县人,1933年9月出生,1949年2月入伍,195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西省军区原政委。2017年8月20日在太原逝世,享年84岁。
南启祥,1936年2月出生在山东省鄄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所在的村子离黄河只有3里路,也是有名的黄泛区。祖上传下来的一亩薄地,一年下来打不了多少粮,全家的日子过得实在太苦了。赶上发洪水,黄河西岸的榆树叶也被人都吃光了,全家经常逃难。8岁那年,南启祥的母亲离开了人世。从此,父亲又当爹又当娘,父子俩相依为命。
阎有来(1892——1942),娄烦镇范家村人。民国29年(1940)晋西事变后,阎有来被选为范家村村长。
厄尔·惠勒(1908一1975),第六任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陆军上将。生于华盛顿。1932年毕业于西点陆军军官学校。1935年晋升中尉。1942年毕业于指挥与参谋学院,晋升上校。1944年任第六十三步兵师参谋长。1950年毕业于国家军事学院...
郑效锋(1916-1993),原名郑德风。湖南省耒阳县人。一九二八年参加湘南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公安第九师政治委员,公安部队干部部部长,广东军区干部部部长,公安军内卫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院副院长,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雪中(张达),字通明,1899年出生于江西乐平。中国国民党陆军中将,汤恩伯嫡系将领。
陈钟书于1891年出生,云南安宁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早年入滇军,参加了辛亥起义及护国、护法等战争。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陆军第三十八军第九十八师第三旅第六团少将团长、第六十军第一八三师第五四二旅旅长。全国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八三师第五四二旅旅长。1937年9月初,率部赴抗日前线。1938年4月参加台儿庄战役,守卫邢家楼、五圣堂,数次打退日军进攻。24日,在战斗中与日军敌兵相接,连刺十几名日军,不幸中弹牺牲。
孙桐萱将军字荫亭,1895年出生于河北省交河县泊镇(现泊头市)文庙镇碱场孙村一个农民家庭。孙桐萱兄弟四人,他是老二,七岁过继给叔父孙锡荣。孙锡荣读过三四年书,后在泊镇一家商店里写帐。孙桐萱还有两位叔父,在家乡务农。孙桐萱的长兄孙桐章,早年去世。三弟孙桐峰,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在山东聊城任过县长,1973年在天津去世。四弟孙桐岗,是我国早期的著名空军飞行员,后来移居美国。现在天津市重庆道68号是孙桐萱旧居。
李伯颜(1905年-1928年),原名李树信。山东省莱西市夏格庄镇东双山村人。胶东党组织早期创始人之一。1925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学。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建立了莱阳(时莱西属莱阳)第一个党支部。1928年3月在水口村创建莱阳县委。5月,县委开会时被赵百原等人杀害。
郭礼伯 (1905-1978)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号君鸣,江西南康人。三岁丧父,家境清寒,由伯母抚养长大。本县城南国民小学及私立赣南中学毕业后。
胡义宾(1906—1942),字履冰,江西兴国人。中学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团长及第二十三师旅长等职。抗战爆发后,率部在豫南、鄂北地区对日作战。1940年,升任第九十六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3月,率部编入中国远征军,从云南进入缅甸,抗击日本侵略军。4月,中国远征军在平蛮纳与日军会战,日军遭重创。4月28日,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占领缅北腊戍,截断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第二00 师、第九十六师退路。
吴瑶,女,1982年4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影视歌三栖艺人,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代表作有《爱不在服务区》、《天使也掉毛》、《爱就不要装假》、《祝你万事如意》等。
张天霖(1978年10月31日——),本名张骏平,台湾男演员,毕业于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真理大学 运动管理学系。主要演艺工作以电视剧为主,另有广告代言与MV演出,也有跨行书籍著作等。主要作品有《甜柠檬之恋》《叫一声妈妈》《爱的练习题》等。
张纯(?-56年5月13日)字伯仁,京兆杜陵人也。高祖父安世,宣帝时为大司马卫将军,封富平侯。父放,为成帝侍中。纯少袭爵士,哀、平间为侍中,王莽时至列卿。遭值篡伪,多亡爵士,纯以敦谨守约,保全前封。另有同名人士,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罗芳珪(1907-1938)著名抗日将领,湖南衡东人。国民党第十三军89师529团团长。1938年4月6日,台儿庄守军向敌人发起猛烈反攻。89师罗芳珪团冲杀在前,连克敌阵地三处,杀进台儿庄。罗芳珪在前沿阵地指挥战斗,被敌人弹片击中头部和,壮烈殉国,年仅3l岁。
黄正清大革命时期已经是藏族中一位出类拔萃的英俊青年。共产党人宣侠父于1925年至1927年5月来到甘肃甘南自治州,和黄正清关系甚好,对黄正清进行启蒙教育,并对他进一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激发了黄正清爱共产党、爱祖国的情怀,从此黄正清为民族为祖国倾注了他的一生。
滕云 (1939~),广西南宁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理论研究生班。1956年曾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后历任河北大学中文系教师,天津市文联干部,《文学自由谈》主编,天津社科院文学所所长,《天津日报》副总编辑。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叶琪,1909年入广西陆军小学第二期,与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是先后期同学。1911年升入武昌陆军中学,10月10日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骑兵科学习。1916年6月毕业后分派回广西,因不受陆荣廷广西当局所用,后投往湖南督军赵恒惕,经同学何键介绍进入湘军第二师第三旅当见习官,期满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23年由于部队扩编升任第二师第三旅第五团团长。不久升任旅长。
晏道刚(1889~1973年),亦名殿翘,字祖荣。湖北汉川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就读于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7月以学生军排长入伍,后参加武昌起义。1919年10月任湖北督军署参谋。1925年8月任两湖巡阅使署参谋。旋调任陆军第二师参谋处处长。次年8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北伐战争。
朱绶光,字兰荪,陆军上将,1886年生于湖北襄阳。1905年赴日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与阎锡山、程潜、李烈钧等为六期同学。在日期间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并与阎锡山、程潜、黄郛等人组织“铁血丈夫团”,投身革命。毕业回国参加了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1914年任北京陆军大学教官,1917年再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成为民国初年受过系统教育的极少数军事人才之一。1923年回国在陆军部任职,1926年2月应阎锡山之邀赴晋。
孟恒昌(1913-)河北深县人,1935年9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十二期,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八军参谋长。
曾章瑞(1893年-1987年),中国国民党将领。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教导团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素有“驭将之才”声誉。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奉蒋介石密令,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八大金刚”之一,列名“五虎上将”,国民党军政高层“军中圣人”。
少将 国民党第48军176师师长1)李祖霖于一广西陆川吕姓女子结婚后赴军校攻读,然后曾经短暂离开过广西。其最少有三次婚姻史。2)李祖霖应该于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重新返回桂军,加入的是廖磊所指挥的第21集团军。3)他应该是38年之前...
姚轻耘少将 国民党第64军第159师副师长 抗日武装营救恒安石 1944年6月,张兴泰暗中联络当地抗日武装,帮助美国人恒安石(后成为美国首任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和英国军官狄兰越狱成功。 月黑风高的1944年6月9日夜里,在日本哨兵交接班...
马轲,1970年,生于山东淄博。199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借调文化部赴东非援教一年。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四画室,获硕士学位。现为自由艺术家。出生在70年代的马轲,被称为“新生代”画家。他的画既有具象的写实,更有意象、心象随机的抒写,游弋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获得表现的更大空间,却又始终在观念的渗入中寻求着某种社会内涵和生存意义。
查理·威尔逊(1933-2010),美国“冷战英雄”、前得克萨斯州国会众议员、电影《查理的战争》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