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瀛鳌,男,(1933—),江苏阜宁人。出身于名医世家。1955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本科。
严用和,字子礼,江西庐山人,约生活于1199至1267年,于南宋庆元至咸淳年间,享年大约七十余岁,临证数十年,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医疗经验。著有《济生方》和《济生续方》二书行世。严用和所撰的《济生方》,原书共10卷,载近70种病证。每病则立论在前,附方于后,有论有方,内容丰富,充分反映了严用和重视脏腑、尤重脾肾,临证重视调理气血阴阳的学术思想。<br />
尚尔寿(1924~2005年)出身于五代世医之家.自幼随父学医。1957年历任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院专家委员,吉林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吉林省中医学会副会长。1985年调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西苑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我国著名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师承其父尚明斋。发表《当代名医尚尔寿疑难病临证精华》等多部专著及论文50余篇。1984年荣获吉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马培之,清代医家。医学专著《外科传薪集》、《外科全生集》、《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等。
         刘翰是中国宋朝时的一个中医,著有《经用方书》30卷、《论候》10卷、《今古治世集》20卷等医学著作。
吴贻谷,1922年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研究员、中医学家、中医药文献学家。吴贻谷出身于中医世家,其祖父一生从事启蒙教育工作,同时兼习岐黄技术;伯父吴越人、父亲吴佛缘则同为本县一代名医。22岁时,吴贻谷便已袭承家业悬壶济世。在数十年文献研究工作中,主编了一系列具有权威性的中医药著作。50年代,在西医学习中医教材的编写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长期坚持中药学工具书的编纂,取得建设性成果。
马淑华,天津评剧院旦角演员,1959年考入天津评剧院少年训练队,从师宋树芳、孙桂君、李宝顺、新翠霞,1966年分配到天津评剧院。 马淑华的声音明亮甜美,演唱韵味浓郁,表演既继承了刘派的刚柔相济,又吸收了爱派、白派的精华。
蔡晓刚,男,1969年2月生,山西省洪洞人。主治中医师;执业医师;中国针灸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
邹燕勤,女,1968年7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现任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专家。擅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间质性肾炎,肾衰竭,高血压肾病损害,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的诊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徐之才,古代医家名。先祖徐熙是南朝丹阳(今安徽当涂)人,人称“东海徐氏”。徐之才是徐文伯之孙,徐雄的第六子,人称徐六,五岁诵孝经,十三岁被召为太学生,后为北朝所俘,官至尚书令,爵至西阳王。史载“武成酒色过度,恍惚不恒,曾病发,自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食顷,变为观世音。”徐之才替他治疗说:“此色欲多,大虚所致。”马上开了汤药处方,“即处汤方,服一剂,便觉稍远,又服,还变成五色物,数剂汤,疾竟愈”。武平三年(572年)卒,撰有《雷公药对》、《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徐氏家秘方》等。
杨志一(1905~1966年),名佩贤,江西省吉安人,中共党员。1922年进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学习,为经方大家曹颖甫先生得意门生,毕业后不久即在上海开设杨志一中医诊所,1937年回到吉安城开业。50年代初期,参加江西省中医实验院筹建工作,曾任《医界春秋》编辑部主任,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临床主任,在江西省中医界有较高的声望。其主要著作有:《胃病研究》、《吐血与肺痨》、《四季传染病》、《大众验方集》、《食物疗病常识》、《儿病须知》、《杨志一医论医案集》、《杨志一——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等。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究,心得颇丰,见解独到,是经方临床的身体力行者。尤其是运用六经辨治急慢性血吸虫病、传染性肝炎、子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膀胱炎以及下利、湿温等病证疗效卓著,值得后学者仿效。
余景和,字听鸿,清代江苏宜兴人,生于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卒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享年60岁。余景和是我国晚清孟河医派名医,为人谦逊,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伤寒功底深厚。其代表作《余注伤寒论翼》以柯韵伯《伤寒论翼》原文为基础,详加注释。书中着重注释六经病解及六经方解,强调辨证论治。现存余氏手稿孤本《伤寒六经病解》与《伤寒启蒙集稿》系《余注伤寒论翼》后三卷手稿。《余注伤寒论翼》刊刻之后广为流传,其注释通俗易懂,可做学习《伤寒论》入门之书。
米伯让(1919~2000),字锡礼,中医内科专家。陕西泾阳人。早年拜关中名医黄竹斋为师,淹通经史百家,精研岐黄仲景学说,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1943年起开业行医。1954年后,历任西北医学院讲师、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陕西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所长,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陕西分会副会长,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
刘鸿恩(1821年-1887年),字位卿,号春舫,河南尉氏县人。清朝官员、中医学家。刘鸿恩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式丁未科张之万榜二甲第二十名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后辞官返乡,潜心钻研医道,著有《医门八法》,专论八纲及外感杂症诊治用药。因用药善使乌梅,故人称“乌梅先生”。
王雪苔,男,曾用名王政和,1925年12月21日出生于辽宁省义县。1955年12月中央卫生部中医研究院成立后,历任针灸研究所学术秘书室副主任,中医研究院编审室副主任,文献资料研究室与医史研究室总负责人,针灸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并被聘为卫生部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针灸针麻专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医专业组成员兼针灸组组长。曾在《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针灸》、《中医研究》等10余种期刊和《中国中医药年鉴》担任编委或顾问,在国内一些省、市和香港、台湾以及越南、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等地的中医针灸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担任名誉职务。1999年离休后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世界针灸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于2008年9月2日凌晨2点零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韦讯,道号慈藏,约生于唐贞观十八年,唐京兆府(今陕西关中)人,曾为道士,精医术,曾为侍御医,与当时名医张文仲、李虔纵齐名,曾奉诏与张文仲为苏良嗣诊疾。
魏指薪(1896~1984年),山东省曹县人。出生于世医之家,为第21代伤科传人。幼年就读于私塾,年青时随父魏西山学习中医骨伤科医术,后与胞兄魏从龙、堂兄魏从先等一起行医。
夏墨农(1890~1950),字和庄,浙江德清人,为夏氏四世医。初设诊于乡里,后迁吴兴,抗日战争期间移居上海行医。擅长外科,尤精疔、疖、痈、疽、流注、瘰疬诸证,重视祖传外敷药物的应用,善用外科内治法和扶正祛邪法,别有心得。对外疡主张早期切开,手术定位准确,大小适宜,深浅得度,刀法神速,有“飞刀”之称。临诊注重整体,内外兼施,灵活多变,以盐腌法敷“鳝拱头”,挂线法治痔管,黄洗法医皮肤病等,简便有效。行医40余年,名噪一时,门生颇多。
奚九一(1923年-),男,汉,江苏无锡人,中西医结合脉管病专家。
1977年生于河北平山,本科学历, 中共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 承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在武装警察部队某部服役, 现居石家庄市。1999年1月20日《热河晚报》以 “塞外警营小才子” 为题, 1999年第4期《电影教育》以“ 一个甘做大厦基石的人”为题, 2007年11月16 日《大众阅读报》第八版以整版篇幅,,2008年6月13日《河北日报》,2008年5月8日《石家庄新闻网》作品频道“河北画家”,先后刊登了报道他才艺和先进事迹的文章。
徐春甫(1520~1596),明代医学家。甫一作圃,字汝元,号东皋,字汝元(或作汝源),号思鹤,又号东皋。祁门(今属安徽)人。出身于诗书之家,父、祖俱业儒。早年攻举业,因苦学失养,体弱多疾,遂改攻医,师事当地医家汪宦。博览医书,通内、妇、儿等科。
谢海洲(1921-2005),男,河北秦皇岛人,字鸿波。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现代中医药大师。其出身于中医世家, 1990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于尔辛(1931年-),男,汉族,上海市人。原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工作,现已退休,教授职称。195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毕业,进肿瘤医院放射科任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
严苍山(1898~1968)名云,浙江宁海人。家学渊源,幼受庭训,从祖父志韶学习中医。后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后主持上海四明医院医务,开展急性热病中医住院治疗。民国16年(1927年)参与创办中国医学院并在该院执教。民国20年被聘为中国国医馆发起人。抗日战争期间,任上海仁济善堂董事,负责难民收容所医疗工作。曾受左翼作家柔石延请为鲁迅治病。解放后,组织卢湾区第二联合诊所,兼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上海中医学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当选为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姚培发(1921~1999年),男,浙江余姚人。1942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学工作。 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教授、姚培发主任医师,在杏林园地上默默耕耘了50多个春秋。他治学严谨,勤求古训,精研《内经》、《伤寒论》,长期致力于老年病、高血压、肝病、老慢支等疾病的专题研究,遣方用药,颇有独到之处。
        杨永璇(1901-1981年),男,上海市南汇县人。幼读诗书,长而习医。17岁受业于浦东唐家花园王诵愚先生门下,白天随师临诊,听讲授课,晚上挑灯夜读,选篇背诵,悉心钻研,好学不倦,勤求古训,博览群书,学医数年,尽得王氏真传。1921年返回周浦以“针灸疯科方脉”悬壶应诊。
杨甲三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针灸学家、针灸教育家,六十多年来精勤不坠,殚思竭虑,探微索奥,尊求古训,博览群书,致力发展针灸学术.其创三边三间取穴法、毫针单手压式进针法,深得穴理,精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根植临床,勤奋耕耘六十多年,至八十高龄仍亲历亲为,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以针灸名世,精于方药,针药并用,每起沉疴.杨甲三教授一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忠诚党的中医药事业,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做人光明磊落,真诚坦荡,做事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不务虚名为人师表,谆谆教诲,倾注心血生活克勤克俭,朴素无华待病人热情周到,善解病痛.倾毕生精力于针灸临床、教育和研究,是为我辈之楷模。
张卿子,名遂辰,号相期,钱塘学派的开山祖 明末清初名医
周仲瑛,家世业医,自幼随父著名中医专家周筱斋教授学习医术,出道后悬壶乡里。为求医术精深,又先后就学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1956年毕业后留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先后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副院长等职,1983年调任南京中医学院,任院长,现为该校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重点学科“中医内科(急难症)学”的学科带头人,是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七届人大代表,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药品审评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首批授予的全国著名中医(500名)之一。先后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研究生教师称号。
张伯臾(1901~1987年),别名湘涛。上海市川沙县人。早年从师于浦东三桥镇王文阶先生,1921年录取于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毕业后回浦东家乡行医。1924年又承业于江南名医丁甘仁,并在仁济善堂任中医内科医师。1925年重返故里开业。建国后参加上海市邑庙区第一联合诊所,1956年进上海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曙光医院任内科医师,1978年任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授。
张子和,名从正,号戴人。睢州考城人。中国金代医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医著编成《儒门事亲》15卷,另著有《三复指迷》《张氏经验方》等。
张文仲,洛州洛阳(今洛阳市)人。年轻时就与洛阳人李虔纵、京兆(今西安)人韦慈藏以医术高明而闻名于世,曾任侍御医、尚药奉御之职。他善疗“风疾”,成为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宫廷内著名的御医。《旧唐书·方伎传》载,“自则天、中宗以后,诸医咸推文仲(李虔纵、韦慈藏)等三人为首”。
前凉桓公张重华(327年—353年),字泰临,是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君主。为前凉文王张骏之二子,宽和懿重,沈毅少言。父卒,时年十六。以永和二年自称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假凉王,赦其境内。尊其母严氏...
张赞臣(1904-1993年),名继勋,以字行,晚号壶叟。江苏武进蓉湖人。世操医业,家学渊博,幼承庭训,受其父伯熙公教诲,在医学方面奠定了基础。精内、外、妇、儿、五官各科,尤以外、喉科见长。创制“金灯山根汤”、“养阴利喉汤”、“前胡玉屏汤”及外用“喉科牛黄散”、“银硼嗽口液”等多种喉科验方。
朱琏(1909--1978),字景雩。女。针灸学家。江苏溧阳人。建国后,历任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副司长、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兼针灸研究所所长。
朱小南(1901-1974年),原名鹤鸣,江苏南通人,邑名医朱南山长子。幼年读书于乡,后随父南山习医,刻苦勤奋,悉心钻研。20岁时,悬壶于上海,统治内,外,妇,儿各科;中年以擅治妇科而著称。1936年协助其父创办新中国医学院,先任副院长,后继其父任院长,并组织“鸣社”,定期聚会,旨在研讨学术和昌明医学。建国后,朱氏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兼任上海中医学会妇科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
朱春霆(1906~1990),字维震,江苏嘉定人,为黄墙朱氏中医六世医。其父芝孙精于中医内、外科,饮誉淞沪。业务鼎盛,声誉卓然。曾运用一指禅功治愈名画家吴昌硕半身不遂顽症,吴挥毫泼墨作《秋菊图》一帧谢赠,一时传为杏林佳话。
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近70载。
赵献可,生卒年不详。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鄞县人。善易而精医;好学淹贯,医德高尚,往来民间,能承父业,治病不问高低贵贱,不计礼酬。著有:《医贯》、《内经钞》、《素问钞》、《经络考》、《正脉论》、《二体一例》,以《医贯》流传广而影响大,系医论著作。
甄权,隋唐年间著名针灸医家,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公元541年),卒于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
陈无择(1131—1189),名言,以字行,原籍宋青田鹤溪(今景宁县鹤溪镇)人。长期居住温州,行医济世。他精于方脉,医德高尚,医技精良,学术造诣深遽,除从事医学理论研究之外,并多著书立说。因此,不但求医者众,而受业者更是纷至沓来。由于他的名著《三因方》为永嘉医派奠定了学术基础,因此,陈无择也就成了永嘉医派的创始人。
郭玉(公元1~2世纪),东汉广汉郡(今四川新都县,一说广汉县)人,是汉和帝时最负盛名的医学家。郭玉的医术、医德和对针灸与诊法的贡献,为朝野所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