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路易·莫佩尔蒂(Pierre-Louis Moreau de Maupertuis,1698年7月17日-1759年7月27日),是一位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是最先搞清楚地球形状为近扁球形的科学家。他也拥有发明最小作用量原理之荣誉。
现代性中的理性主义、普遍主义与本质主义引起人们“冷静的愤怒”,到了让·努维勒这里,他强调建筑的情感、当地文脉以及光线带来的稍纵即逝的诗意,在光影流动间阐释建筑的新可能。
萨哈·哈帝,她的设计才华也不仅止于建筑,还包括了室内设计与产品设计,1985年,哈帝曾为伦敦Bitar品牌,设计过家具与室内装饰。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1951年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市,先后在巴伦西亚建筑学院和瑞士联邦工业学院就读,并在苏黎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卡拉特拉瓦的重要贡献在于他所提出的当代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模式。
孙继荣,男,1957年10月生。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研究员。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王伟雄,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汕头市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汕头市作家协会会员,汕头市青年联合委员会委员,汕头市长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昀,著名建筑大师。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维克多·奥尔塔设计的作品摒弃了传统建筑不注重实用和个性的特点,显露出现代建筑风格的倪端。他坚信,现代建筑应该很好的周围环境的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相互谐调的整体,而不应象传统建筑一样拘泥于建筑形式。
王大闳(Dahong Wang,1918年7月6日-),原籍广东东莞,出生於北京。台湾著名建筑师,早期赴英、美求学,为W.Gropius于哈佛任教时期之学生(与贝聿铭同班)。1950来台湾后,对推动现代建筑发展有重要的启蒙示范贡献。在父亲王宠惠的栽培下,王大闳十三岁入瑞士夏德美中学,一九三六年入英国剑桥大学主修机械,旋即专攻建筑。一九四一年入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攻读。一九四八年定居台北,一九五二年在台北开设建筑师事务所,二十二年间完成不少知名建筑物设计,其中就包括台北“国父纪念馆”。2009年获颁第十三届国家文艺奖。
威廉?韦伯(Wilhelm Eduard Weber,1804年10月24日-1891年6月23日),德国物理学家,毕业院校于哈雷大学,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国际单位制中磁通量的单位“韦伯”(缩写:Wb)是以威廉?韦伯的名字命名的。
王鹏业,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复杂系统和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研究。
谢联辉 植物病理学家。福建龙岩人。1958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福建农业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教授、所长。其成果被誉为是“对世界病毒的研究作出了新的贡献”;发现一种新的水稻病毒―水稻簇矮病毒,受到国际稻病学界的好评;报道的水稻齿矮病毒和东格鲁病毒均系中国新记录。
原广司,1936年出生于日本东北的川崎市,1964年取得日本东京大学数物大学院建筑学科博士学位。 在1960年代时,原广司被认为是日本三名最有前途的年轻建筑师之一,其中Iso和Kuro在大型的公共建筑中树立了他们的风格,而原广司则致力於探寻居住建筑上新的表现。
严讯奇先生是最著名的华人建筑师、近二十年来香港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曾获巴黎巴士底歌剧院设计竞赛第一名,有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二十年前创立了他的设计事务所,在香港和亚洲地区有大量建筑作品。他的设计风格现代、高雅、耐人寻味,在国际上多次获奖。
约瑟夫·夫琅禾费(Joseph von Fraunhofer,1787年3月6日-1826年6月7日)德国物理学家,主要贡献集中在光谱方面。
约瑟夫·约翰·汤姆孙(Joseph John Thomson,1856年12月18日-1940年8月30日),英国物理学家,电子的发现者。以其对电子和同位素的实验著称。他是第三任卡文迪许实险室主任。一幅他正在研究阴极射线管 的肖像挂在实验室的麦克斯韦讲演厅里。不善于具体操作,但对仪器工作原理的理解却是非常敏捷的。
约瑟·亨利(Joseph Henry,1797年12月17日-1878年5月13日)是一位美国科学家,也是史密森尼学会首任会长。他被认为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之后最伟大的美国科学家之一,对于电磁学贡献颇大。
张鎛(1911—1999年),建筑学家,一级工程师。山东无棣人。1934年毕业。1948年任广州穗所主任建筑师。1951年至今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工作,现任总工程师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院建筑结业组组长。是第三、四届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学会第三、四届常务理事,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设计的工程有:友谊医院主楼、新侨饭店、友谊宾馆、自然博物馆、文化部新楼等。曾是国际俱乐部、友谊商店及十六层公寓等现代化建筑物规划设计的顾问。还积极参与了北京市的城建规划工作。
王师,男,1979年10月出生,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2007年7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遗传学专业、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海洋贝类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育种学等领域,在海洋无脊椎生物的高通量低成本SNP分型技术开发,高精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共表达基因网络研究,以及基因组进化等方向上均有开创及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已在主流SCI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