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学发,男,1975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生态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克利夫·贝瑞(CliffordE.Berry,1918-1963)。他是电脑发明过程中电脑的发明者约翰·阿塔纳索夫的助手。
亚瑟·阿斯金(1922年9月2日-2020年9月21日),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美国科学家。在贝尔实验室工作期间,阿瑟·阿什金研究微波、非线形光学和光学俘获,其被认为是激光辐射压力之父,与热拉尔·穆鲁、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学奖。
汪承灏:物理学家,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声学学会第一、二届事事。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山东临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5年获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徐至展,1938年12月16日生,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江苏常州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现任该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并任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还担任《Chinese Optics Letters》主编,国际量子电子学理事会理事,美国光学学会Fellow等。1997-2010相继担任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谢家麟(1920年8月8日—2016年2月20日),九三学社社员、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领导研制成功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加速器研究室主任,兼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部副主任,副所长,八七工程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加速器工程总顾问,国家高技术主题专家组顾问,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高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2012年2月14日,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6年1月,获小行星永久命名。2016年2月20日,谢家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随机分析和金融数学研究,在概率论、鞅论、随机分析和白噪声分析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建立了局部鞅分解引理,为研究随机积分提供了简单途径;给出了一类可积随机变量凸集的刻画,该结果在金融数学中有重要应用;用统一简单方法获得了指数鞅一致可积性准则;提出了白噪声分析中新框架。
于渌,理论物理学家。出生于江苏镇江。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国立哈尔科夫大学理论物理专业。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从理论上预言含顺磁杂质超导体中存在束缚态,开拓了磁性杂质对超导体影响的系列理论与实验研究。参与倡导闭路格林函数研究,给出了描述平衡与非平衡统计物理的统一理论框架。提出导电高分子准一维系统中孤子型元激发应满足的拓扑性边界条件。与他人合作,用骨架图展开方法计算了连续相变临界指数,准到小参量ε的3阶;发展黄昆的晶格驰豫理论,研究了准一维导体中局域性元激发的动力学和物理效应;用自洽方法研究了空穴在反铁磁背景上的运动;研究并预言电阻在转变温度附近有极大值;用规范场理论研究了高温超导体的理论。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俞昌旋,男,中国物理学家,归侨,祖籍福建省福清市人,1941年7月生于印度尼西亚,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后留校任教至今。其中1980-1982年、1989-1991年、2000-2001年美国参加合作研究,1993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培养博士10名,硕士17名),1994-1998年,任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其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等离子体诊断的研究与教学工作。2017年5月23日4时5分俞昌旋在合肥逝世,享年76岁。
叶叔华,女,著名天文学家。原籍广东顺德,生于广东广州。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1981-1993年任台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现是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主席、第七届荣誉委员、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主席。第三届中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委员。1998—2003年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十届中国人大常委会常委。
物理学家。北京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从事物质磁性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首次合成具有ThMn12 型结构富铁的新相并通过中子衍射研究明确了该结构的特点与形成条件。最早研制成功多元Nd2 (Fe、Al、Co)14 B型磁体,可同时提高磁体的矫顽力和居里温度。发现了 Nd-Fe-N系和 Pr-Fe-N系新型永磁材料并首先确定了多种不同类型稀土氮化物的晶体结构,阐明了在稀土-铁金属间化合物中的间隙原子效应。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福家(1936.6.11-)浙江镇海人,生于上海。核物理学家。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丹麦哥本哈根尼尔斯.玻尔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周又元,1938年生于上海,1960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即分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1985年晋升为教授,1991至1995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1997年起任中科院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发表论文117篇,其中在国际一流杂志(Ap.J, A&Ap., M.N.R.A.S)发表13篇,在《中国科学》发表10篇。
周毓麟 ,数学家、应用数学家。主要研究偏微分方程理论及计算数学,特别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及其数值解方面有重要贡献,并对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作出突出贡献。原籍浙江镇海,生于上海。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物理数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对非线性发散方程(组)进行了系统的长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完整而深刻的结果,作出了重要贡献。对Landau-Lifshitz型方程进行的全面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知名学者的重视,在计算数学、流体力学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完整地建立起离散泛函分析的基本理论,并将偏微分方程中的内插不等式等应用于有限差分理论中。
张仁和,男,汉族,1936年11月5日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中国共产党党员。1958年自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到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工作至今,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际声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中国海洋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张仁和院士还兼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临界点理论与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多重解方面,建立和发展了孤立临界点∞维Morse理论;以同调类的极小极大原理为基础,纳入这一新的Morse理论,使几种不同形界点定理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框架,由此发现若干新的临界点定理,尤其是成功地运用这一理论研究了Hamilton系统周期轨道、Riemann流形间的调和映射的个数等问题。在自由边界问题方面,把一大类数理方程自由边界问题抽象成带间断非线性项的偏微分方程,并发展了集值映射拓扑度和不可微泛函的临界点理论等工具,成功地研究了油井中的水锥问题、受控热核装置中磁面平衡问题、障碍问题等。
张殿琳,物理学家 1934年11月13日生于陕西三原,籍贯陕西临潼。195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张涵信,1963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副理事长。用摄动法成功地解决了当时国际上难以解决的钝头体高超声速绕流及其熵层问题,发展了钝头细长体绕流的熵层理论,提出了高超声速流动中第二激波形成的条件。
张淑仪,1935年12月生于浙江温州。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后留校攻读声学专业研究生,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并长期从事超声物理和光声科学研究。1985年曾应邀为美国韦恩大学访问副教授、1988年和1990年曾分别应邀为法国巴黎理化学院和日本东京大学访问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自1992年-2001年任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所长,现(曾)任中国声学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声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光声光热常务理事会理事,国际理论物理中心顾问,国际无损评价中心联合会理事。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裕恒是1938年在江苏省宿迁市出生的,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章综,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50年代解决了铝、铜、镍三元合金系中δ相晶体结构的疑难问题,首次发现单相区内晶体结构可按一定规律变化,从而修正了“一个单相只能有一种晶体结构”的传统观念。60年代在软磁铁氧体多晶和单晶的多项研究中获创见性成果。70至80年代在特殊用途小型接收天线研制、科技管理工作和担任中子散射谱仪国际合作项目中方负责人方面作出重要贡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光达,1939年10月生于陕西省西安,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所教授。在粒子物理学的强子物理和量子色动力学等方面,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首次从QCD轴矢流反常的基本关系出发,研究了h,h¢与赝标重夸克偶素之间的混合及现象学,解释了J/Ψ的辐射衰变实验,对Ψ(2S)的预言与之后的实验一致。
赵忠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1941年出生,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9年因“液氮温区氧化物超导电性的发现”获国家自然科学奖集体一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7年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邹广田, 物理学家。生于吉林长春,原籍吉林怀德。男,1938年7月18日生 196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高压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高压科学与技术协会副主席。
郑厚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专家。1942年出生于江苏省。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 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973”计划IT前沿中的量子结构、量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在半导体低维物理的系统研究中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揭示了量子霍耳效应的尺寸效应、量子霍耳电势分布特性,提出和研究了用分裂栅实现准一维电子气的办法和特性。在空穴多体作用诱导的磁阻现象、各类共振隧穿现象、量子霍耳区的磁阻现象及扩散系数、朗道态密度测量和低维激子光谱等方面作出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现为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院长。
华裔女科学家陈婉妍发现,利用地球、金星和水星的地心引力能降低飞船的飞行轨道。这一发现让“信使”号探测水星成为可能。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华人科学家,副教授。因主动撤销一篇《细胞》论文而知名。
姜镇英,美国华裔教授专家学者协会监事会长。博士BARSTOW 学院终身教授、科学/数学与健康系部主任。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NAS)院士。
美国华人人文社科教授协会会长、美国俄亥俄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社会学终身教授。
魏宝文,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核物理和加速器物理研究。完成了9~12MeV中子6Li (n,dn)α和7 Li(n,tn)a反应截面测量。领导建成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开拓了中国中能重离子物理研究的新领域。提出了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上续建冷却储存环的计划,并主持了概念性设计。
朱兰成(1913-1973), 江苏淮阴人,著名电磁波专专家。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物理学会院士,IEEE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院士。
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为了证实和传播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献出了毕生精力。由此,他晚年受到教会迫害,并被终身监禁。他以系统的实验和观察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纯属思辨的传统的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开普勒是德国天文学家,数学家。1571年12月27日生于魏尔,1630年11月15日卒于雷根斯堡。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且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廖山涛,教授。湖南衡山人。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曾任职于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195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第四届国际双微讨论会组织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拓扑学、周期变换、微分动力体系的研究。提出典范方程组与阻碍集两个重要概念,并形成探讨微分动力系统的研究体系。
维塔利·金茨堡,俄罗斯物理学家,前苏联科学院院士。他的科学研究工作涉及超导体和超流体、无线电传播、天体物理学、宇宙射线的产生、等离子体、晶体光学等领域。维塔利·金茨堡年轻时曾参与前苏联氢弹的研制工作,因提出了锂氚化合物燃料为苏联氢弹成功爆炸作出了重大贡献。俄罗斯科学家阿尔费夫评论说,维塔利·金茨堡是世界级的科学家,是俄罗斯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2009年11月8日晚,维塔利·金茨堡因病在莫斯科逝世,享年93岁。
毕升(生卒年未详),北宋布衣。湖北英山县人。宋初为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升就去世。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其事迹见《梦溪笔谈》卷十八。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雕板印刷术有了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989年在湖北英山县发现毕升墓碑。
曾邦哲(曾杰),1963年生于湖南娄底,系统遗传学奠基人,1990s年代阐述生物系统的结构论-泛进化理论,国际率先发表系统医药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概念与原理,国际最早提出输卵管生物反应器概念与方法、细胞计算机模型。1999年创建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网,促进了国际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发展,2008年成立国际首家系统生物工程研究所。
阿伦尼乌斯·斯万特·奥古斯特瑞典物理化学家。1859年2月19日生于乌普萨拉,1927年10月2日卒于斯德哥尔摩。17岁时入乌普萨拉大学,主修化学。1878年毕业后留校。1885年他在奥斯特瓦尔德实验室工作约一年,1886~1887年在维尔茨堡继续研究溶液电导实验。1891年阿伦尼乌斯任瑞典皇家工业学院讲师,4年后任教授,1895年任院长。1905年任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1901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1911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外国会员。
阿莫迪欧·阿伏加德罗 意大利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于都灵,1856年7月9日卒于都灵。1792年入都灵大学学习法学,179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当律师。1800年起,开始研究物理学和数学。1806年任都灵大学讲师。1809年任韦尔切利大学哲学教授。1820年任都灵大学数学和物理学教授,不久就被解聘,1834年他重新被聘任为都灵大学教授,直到1850年退休。1804年他被都灵科学院选为通讯院士,1819年当选院士。他还担任过意大利度量衡学会会长,由于他的努力,使公制在意大利得到推广。
弗里德利希·凯库勒是德国化学家。1857年凯库勒提出碳是4价的;1858年进一步提出,碳原子间可以相连成链状的学说。这就开辟了理解脂肪族化合物的途径。1865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学说:苯的结构可想象为6个链形碳原子闭合而成,于是打开了芳香族化学的大门。由于凯库勒的价键理论被应用到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中,19世纪中叶,不仅有机化学在理论上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并且还在德国建立起了庞大的有机化学工业,特别是染料及制药工业。著有《苯衍生物化学》 、 《有机化学教科书》 、 《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等。